肤色多变防“类癌”

来源 :家庭医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女士的皮肤近来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皮肤的颜色会不断快速地变化。面部皮肤先莫名其妙地变红,然后扩散蔓延至颈、肩、上臂、胸部,约数分钟后变为紫红色,继而转为苍白,而后又恢复正常。除去这种瞬息多变的肤色外,她无任何其他不适。虽然多次去医院诊治,医生告知可能与更年期综合征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后又因右下腹反复隐痛去医院检查,医生用手触诊后发现有一个肿块,但X片检查、肠镜和CT检查,未发现异常。当时并没有将右下腹的疼痛与肤色多变联系起来,只是怀疑结肠肿瘤而予以手术探查。不料一剖腹,在阑尾部位发现有一肿块,病理诊断为类癌。
   类癌又称类癌瘤,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肿瘤,此种肿瘤能分泌5—羟色胺(血清素)、激肽素、组织胺等生物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这一组症状称为类癌综合征。除阑尾类癌外,大部分类癌发生于男性,90%以上的类癌发生于胃肠道,主要见于阑尾和直肠,少数发生在肺、支气管、胆道、卵巢等。
   肤色多变是类癌的重要特征。类癌病人常有肤色瞬息变化的现象,多半由潮红转紫红再转为苍白,从数分钟到半小时不等。支气管类癌引起的潮红历时较久,可达数小时甚至数天。每周发作数次、数十次不等,一般随病情恶化而发作频繁。此外,情绪激动、吃含酪胺量高的食品、注射钙剂和儿茶酚胺类药物时也能促发症状。长期发作的病人,面、颈处见有毛细血管扩张,小静脉扩张,出现青紫色斑纹。肤色多变是类癌的早期表现,通过这一重要征兆,及时全面检查,对及早发现类癌有重大意义。
   类癌患者肤色多变是因为它能产生一种小分子多肽类或肽类激素,其中的血清素对周围血管和肺血管有强烈的收缩作用,而缓激肽则有显著的扩张血管作用,因而皮肤血管不断收缩或扩张,导致肤色改变。
   正常情况下,由食物中摄入的色氨酸仅2%左右被用于5—羟色胺的合成。但在类癌病人中,60%的色氨酸可被瘤细胞摄取,造成血清素合成增加,烟酸合成减少。烟酸的不足可引起皮肤干燥、粗糙、脱屑等症状。
   类癌除上述的肤色改变这一重要特征外,还有一些不能忽视的蛛丝马迹:肠蠕动亢进,可有明显的肠鸣音,大便次数增多或经常腹痛;发作性哮喘;心脏瓣膜病;关节僵硬疼痛;指间关节受侵蚀等。这些病态如果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而且伴随着肤色改变,就更应高度警惕类癌的存在。
   类癌是一种发展缓慢的恶性肿瘤,一般缺乏恶性肿瘤常有的消瘦、食欲减退、发热等症状,也不出现特异性的异常检验结果,故不易被发现。类癌综合征,尤其是肤色的瞬息多变是类癌的最为典型的表现,一旦有此现象,必须做全身检查,以阑尾、消化道和呼吸道为主。
其他文献
每逢春节来到,人们兴高采烈地走亲串友,各种场合尽兴娱乐,大吃二喝.但千万记住要适度,以免发生乐极生悲的事情.一忌过度兴奋:家庭、亲朋好友会餐、集会、游玩、旅游等场合,高
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学生会参与校园民主治理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学生会参加学校民主管理或治理的途径不多,学生参与多集中在民主协商阶段,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层面相对较少。
婚姻是爱情的归宿。两个人相遇了,然后牵着手向婚姻的围城走去,城内的日子不再是惊天动地,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平常与琐碎。城的坚实与否、城内风景如何,往往并非取决于建城者
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肌的血管,正常情况下冠状动脉的管腔内膜光滑,弹性良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之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以及吸烟等危险因素,都会使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冠状
摘 要:文章基于CDIO概念,通过对我们目前中职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学实际分析后指出,中职电工、电子对于CDIO模式的应用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条件.同时通过分析还提出我们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做法,那么CDIO教育模式在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就变为现实。关键词:中职电工; 电子; CDIO; 应用; 可行性简析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
文章叙述了西安曲江新区二期开发建设范围内的杜陵遗址保护区概况,针对曲江二期杜陵片区,笔者建议实施以"汉文化"为"钥匙",以"全球视角下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展示"为"杠杆"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