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减少居家养老失能老人并发症的效果研究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mi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照护模式与普通居家养老的对比研究,探讨家庭医生团队服务减少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发生肺炎、褥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选择上海市徐家汇街道86例居家养老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长期、全方位、一体化照顾,对照组不采取干预措施,随访3、6和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入院情况。

结果

随访6个月时,两组失能老人褥疮[4.9%(2/41)比28.9%(11/38),χ2=8.311]、肺炎[2.4%(1/41)比21.1%(8/38),χ2=6.769]和深静脉栓塞发生率[2.4%(1/41)比15.8%(6/38),χ2=4.35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2个月时,褥疮[2.4%(1/41)比42.1%(16/38),χ2=18.374]、肺炎[4.9%(2/41)比28.9%(11/38),χ2=8.311]和深静脉栓塞发生率[7.3%(3/41)比28.9%(11/38),χ2=6.32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失能老人的褥疮痊愈(6/7比0,χ2=18.555)、褥疮恶化(0比11/16, χ2=9.224)、肺炎痊愈[5/6比4.3%(1/23),χ2=18.092]、肺炎恶化[0比52.2%(12/23),χ2=5.340]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深静脉栓塞好转(1/3比0,χ2=3.949)、恶化(0比8/11,χ2=5.091)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居家患者再入院率[2.4%(1/41)比36.8%(14/38), χ2=15.175]、并发症患者再入院率[1/12比43.8%(14/38), χ2=4.87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可减少居家养老的失能老人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减少患者再次住院的次数,提高居家养老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其他文献
报道1例手指血管平滑肌瘤,结合临床表现和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
期刊
为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顺序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因存在睡眠呼吸相关问题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年龄>5岁的451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AHI是否>5分为OSAHS组和非OSAHS组。每位患儿家长均完成一份Vanderbilt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父母评定量表(VADPRS)行为部分和一份CONNERS多动指数表(CIH),通过评分评
期刊
回顾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因外阴阴道不适、反复泌尿系感染、性交痛就诊的110例女性自然绝经后期患者的临床资料。58例用雌三醇软膏治疗(A组),52例用保妇康栓+皮肤康洗液治疗(B组),随访6个月,观察阴道健康评分、泌尿系症状、盆底肌肉松弛度变化,综合生殖泌尿系统、盆底萎缩情况行治疗前后的多系统综合再评估,符合绝经期女性泌尿生殖综合征诊断。A组绝经年龄(49.3±4.0)岁,绝经时间(1
观察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经我院神经内科诊治的非典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非典型BPPV组)和典型BPPV患者(典型BPPV组)各30例,手法复位前后采用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评分。手法复位方法根据半规管受累类型选择。两组受累侧壁、性别、年龄、继发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复位前DHI子量表总分值高于复位后[(11.8±2.8)与(2.5±1
睡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对精神、情感、机体免疫和细胞生长与修复等都有重要作用。睡眠障碍是临床常见的主诉之一。通过分析睡眠障碍分类和诊断标准新修订的内容,阐述睡眠障碍的评估方法和干预手段,为临床医生诊治睡眠障碍提供依据。
目的分析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眼部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5年8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164例GPA患者的眼科临床资料。结果164例患者中眼部受累者48例(29.3%),男女比例为1.4∶1,平均年龄(45±15)岁;首诊于眼科者9例(5.5%);巩膜炎、眼眶病变和边缘性角膜溃疡是最常见的GPA眼部表现,分别为26例(15.9%)、22例(13.4%)、15例(9.1
目的调查全科医师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的诊治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探讨社区在冠心病规范化治疗中的不足。方法2014年7—9月,根据慢性稳定性冠心病诊治的相关指南和管理共识意见拟定问卷,按照上海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地域分布分3层,每层随机抽取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其中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全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冠心病的诊断、药物治疗、血运重建和特殊类型冠心病的相关问题。结果共有363名全科医师参与
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组致命性的免疫功能紊乱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HPS两大类。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难度大,疾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预后差。诊断主要依据HPS-2004方案诊断标准。治疗首选依托泊苷、地塞米松、环孢素。本文主要就HPS相关病因、诊治及预后相关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