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Kamada等创建的双袖套法是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的经典方法,其难点在于要充分显露手术野、快速高效地进行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有不少学者对双袖套法进行了改进[1,2],我们采用"开放灌注四牵三缝二横一拉"法行大鼠肝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机 构】
:
363000,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普外科,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363000,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175医院普外科,363000,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amada等创建的双袖套法是进行大鼠原位肝移植的经典方法,其难点在于要充分显露手术野、快速高效地进行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有不少学者对双袖套法进行了改进[1,2],我们采用"开放灌注四牵三缝二横一拉"法行大鼠肝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腺病毒携带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前S2抗体基因预防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感染移植肝的作用.方法将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前S2抗原人源化抗体基因(Ab-H-HBV-S2)克隆入5型腺病毒穿梭质粒载体,在293细胞中重组,产生重组型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冷保存时的大鼠供肝,获得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前S2抗体(简称为:前S2抗体)的表达.观察前S2抗体在体外保护人原代肝细胞不受HBV感染的效果.结果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影响移植患者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的报道日渐增多,与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相比,其GVHD发生率、严重程度、危险因素及在临床防治上是否存有差异,各家报道不一.我们对我院1997年至2002年所施行的15例Allo-PBSCT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
心脏停跳后,心肌受到缺血性损伤,心肌的硬度逐渐增加,有经验的心外科医生可凭手的触觉来判断.而采用硬度测定系统可以更准确测定组织的硬度.本实验在对猪心肌组织介电特性测定的基础上,测定心肌硬度,对无心跳供者心肌活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使用前列地尔(PGE1)后对心肌硬度和介电特性的影响。
近年来,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达7%~30%[1].我院自2001年12月至2003年11月为18例患者施行了肝移植,现结合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方法。
患者,男性,33岁.因腰区隐痛,体检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9月17日入院.入院检查:甲胎蛋白(AFP)9814.7 μg/L,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血常规示:WBC 8.4×109/L,Hb 154 g/L,PLT 101×109/L.肝功能检测提示:丙氨酸转氨酶(ALT)67 U/L,乳酸脱氢酶(LDH)1522 U/L,碱性磷
目的 研究血红素氧合酶-1(HO-1)抑制T淋巴细胞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粘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HO-1质粒转入血管内皮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蛋白质水平检测HO-1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用γ-干扰素(INF-γ)活化血管内皮细胞;用CFSE标记植物血凝素(PHA)活化的Jurkat T细胞;采用粘附阻断实验观察转染HO-1的血管内皮细胞和Jurkat T细胞间的粘
目的 对肝性脑病行原位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的监测指标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3年10月至2004年8月间终末期肝病合并肝性脑病患者18例,患者肝移植术中行气管内全身麻醉,麻醉诱导给予异丙酚、芬太尼和维库溴胺,尽量不给或减量给予咪唑安定.患者均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监测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酸碱平衡和生化情况、凝血功能、体温和肝肾功能.给予脱水,维持满意的尿量,补充凝血物质和给予抗炎性药物治疗
目的 总结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病情况、诊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间肝移植术后发生的4例肝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可能的病因、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结果患者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时间平均为21 d(12~32 d).所有患者肝动脉假性动脉瘤均因破裂大出血均行剖腹探查,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有膈下积液,其中腹腔局部感染3例,真菌感染2例.合并胆漏1例.
目的 评估心脏移植术后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心内膜心肌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心脏移植术后不同时期对8例心脏移植患者共行16次(每例2次)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的心内膜心肌活检,活检取材在手术室进行,取材部位为右心室靠近心尖处以及室间隔的右心室面.结果 8例患者中,3例分别于术后第18个月、第24个月和第32个月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他患者病理诊断为轻度慢性排斥反应.16次取材,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在多普勒
脑死亡是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在其早期常伴有血流动力学改变,暂时的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肌的组织学损伤,这可能成为移植心脏心力衰竭的原因之一.本实验以猪原位心脏移植为模型,探讨供心经历不同热缺血时间冷保存后能量、结构与移植后心脏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