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蒂尔辞职,马来西亚政权再更迭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on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3月1日,马来西亚新任总理穆希丁·亚辛宣誓就职。

  马来西亚政坛长期存在激烈的政党内部派系斗争,权力竞逐近期又一次表面化,从2月23日出现“政变疑云”到2月24日马哈蒂尔递交辞呈、希望联盟(希盟)瓦解,再到2月29日最高元首阿卜杜拉任命穆希丁·亚辛为新总理,短短一周时间政局风起云涌。3月1日,新总理宣誓就职,然而政局依然不稳,这场权力角逐尚未完全落幕。

政治斗争风云再起


  2018年5月,马哈蒂尔领导的希盟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国民阵线(国阵)自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以来连续胜选的神话。马哈蒂尔就任总理后,曾承诺执政两年后将总理职位移交给公正党领袖安瓦尔。2020年伊始,希盟内部再次就总理职务交接问题向马哈蒂尔施压。2月21日,希盟理事会召开协调会,就马哈蒂尔何时将总理职位移交给安瓦尔展开讨论。各盟党间和党内派系难以达成共识,一度传闻马哈蒂尔遭“逼宫”。此前,马哈蒂尔再次承诺在马来西亚顺利承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后“交棒”,但并未给出确切交接日期。
  2月23日,“喜来登夜宴”拉开权力游戏大幕。团结党、公正党阿兹敏派系、马来民族统一机构(巫统)、伊斯兰党等朝野政党领袖在前往国家王宫后,齐聚喜来登酒店密会,马哈蒂尔并未出席。24日,马哈蒂尔在与安瓦尔、林冠英等希盟领袖会面后,于当天下午1时突然宣布辞去总理和希盟总主席职务,团结党主席穆希丁随后宣布团结党退出希望联盟,公正党也宣布开除阿兹敏等11人党籍。一时间,马政坛巨震,希盟土崩瓦解。当晚,最高元首阿卜杜拉接受马哈蒂尔的辞呈,解除内阁任命,并根据联邦宪法第43条第二款第一项任命马哈蒂尔为“过渡总理”,马来西亚一时进入“无内阁过渡政府”状态。
  希盟瓦解实属必然。团结党对联盟受行动党和非马来人支配早有不满,而联盟内部对于改变族群政治现状并无共识,团结党退盟只是时间问题。突如其来的政府瓦解不仅让股市暴跌,更引发余震连连。一是改变了政治格局,马哈蒂尔摆脱了“交棒”掣肘;二是朝野政党质疑“过渡总理”的期限及合法性;三是各党纵横捭阖,争夺议员支持,推举新总理人选;四是巫统、伊斯兰党、马华公会等政党机器启动,为可能到来的闪电大选厉兵秣马;五是希盟地方政权岌岌可危,七个地方州中,有一个州已然发生政府更迭,一个州的议会陷入悬峙,三个州的政权面临易手。

马哈蒂尔的误算


  人们一度认为,马哈蒂尔辞职的主要原因是各党领袖“逼宫”和团结党内政治暗流,令其疲惫不堪。但随着朝野两大政党联盟都表示支持马哈蒂尔作为领袖继续担任总理一职,另一种看法开始发酵,即马哈蒂尔欲组建一个横跨朝野的“联合大政府”,以改变马来西亚长期奉行的威斯敏斯特议会制度,改变政党政治模式和政治规则。
  然而,这可能是马哈蒂尔政治生涯中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错棋。这一政治努力一方面忽略了巫统和伊斯兰党与行动党和诚信党无法开展合作的现实——马哈蒂尔认为朝野各联盟席位数均不过百,最终还需他来整合,从而形成联合政府;另一方面,马哈蒂尔不愿接受巫统内某些涉及贪腐的党员,拒绝巫统作为一个整体加入“新联盟”,此举严重打击了马来民族主义者对他的信心。2月26日,新在野联盟与原希盟撤回了支持马哈蒂尔的声明,或推举新的人选,或呼吁解散议会重新大选。对此,马哈蒂尔又提出3月2日召开议会特别会议,由全体下议员选举总理。
  面对政坛巨浪,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史无前例地决定在总检察长、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和政府首席秘书的共同见证下,召见222名下议院议员,面询三个问题,即,是否坚持此前支持马哈蒂尔的立场,解散议会还是组建新政府,马哈蒂尔、安瓦尔或穆希丁谁担任总理更为合适。2月28日,最高元首还召集了马来统治者非正式会议,认可议长关于不召开特别会议的决定。由此,马政坛风向再次突变。阿兹敏派系加入团结党,随后团结党宣布改变立场,推举穆希丁出任总理,当天下午巫统和伊斯兰党也宣布支持穆希丁。29日,希盟发现形势异常,为确保联盟生存立刻达成内部协议,决定安瓦尔不入内阁,推举马哈蒂尔再任总理,并宣布此决定拥有多数议员支持。至此,马哈蒂尔辞职、代职、再谋任职的“三连奏”达到高潮。
  就在希盟看似峰回路转之际,国家王宫发表声明称,王宫已收到各党提名总理人选,最高元首經斟酌认为,穆希丁得到多数议员支持,委任其为马来西亚第八任总理。3月1日上午,穆希丁宣誓就职。这一任命充分体现了王室对马政治的影响力。王室认为总理遴选刻不容缓,希望尽快结束政治危机。

政治动荡并未终结


  72岁的穆希丁·亚辛是马来西亚政坛耆宿,毕业于马来亚大学,20世纪70年代开始从政,经历丰富,性格坚定而有原则,是一位马来民族主义者。他曾担任九年柔佛州务大臣,根基深厚,历任内阁青年和体育部、国内贸易部、农业部、国际贸易和工业部、教育部部长,并曾在纳吉布执政时期担任政府副总理。由于在“一马公司”案中抨击党内领袖,他一度被免职并开除出巫统。随后,他同马哈蒂尔组建团结党并任党主席,在上届大选中击败了国阵,重组政府并担任内政部长一职。
  穆希丁执政是马来西亚族群政治、马来人分裂和党内派系斗争的结果。这是一场各方为追求政治机会而开展的权力角逐,与意识形态和政策偏好无关,始于公正党内安瓦尔与阿兹敏的派系争斗,最终导致希望联盟整体崩塌。这种党内派系斗争仿佛是“传染病”,一旦在竞争中处于弱势,不甘失败的派系便会设法扩大盟友,于是党争蔓延至整个联盟内部,正是公正党的斗争引发了政治动荡,党内分裂、联盟瓦解接踵而至。部分原因在于年轻的希望联盟缺乏内部自我调节机制,派系斗争与领袖间相互博弈持久存在。目前看,新政府的成立并不能终结政治乱局,族群政治与派系斗争将是未来马来西亚政党政治的核心矛盾。
  对马哈蒂尔而言,斗争似乎并未结束,这位“亚洲政治寿星”在70年权力游戏中曾两次走上政权巅峰,亲手“罢免”三位总理。目前,下议院议长已宣布原定于3月9日的复会日期将推迟到5月18日。由此,马哈蒂尔领导的反对党近期将无法在议会对穆希丁发起“不信任投票”反攻,逼迫新总理辞职并解散议会。而穆希丁将有更充分的时间组建内阁,巩固自己的政治联盟,推动国家经济,并吸引更多选民支持。
其他文献
继3月14日英国宣布驱逐23名俄罗斯外交官并限其一周内离境后,作为回应,俄外交部3月17日宣布驱逐23名英驻俄外交人员。3月26日,美国宣布将驱逐60名俄外交官,关闭俄驻西雅图总领馆,以显示对盟友的支持。与此同时,欧洲20多个国家也纷纷“站队”表态,并同样采取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实际行动,声援英国。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3月25日表示,英国对俄罗斯的指责类似敲诈,“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蛮横行为”。
中国在地区层面影响力的迅速上升引发了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都将中国作为首要制衡或遏制目标。美国的战略调整引发了中国周边秩序的解构与重组。当前,中美博弈是影响地区秩序发展方向的关键性因素,而新冠疫情的暴发成为“发酵剂”,加剧、加速了中美战略竞争态势。同时,在新冠疫情冲击下,抗疫合作的阶段性成果、RCEP的签署,既反映了周边国家对于区域经贸合作
英美开启自贸协定谈判  5月5日,英美两国正式开启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当天,英国国际贸易大臣伊丽莎白·特鲁斯与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通过视频会议开始为期两周的首轮谈判,约有100名英美官员参与。  从贸易角度看,英国希望通过英美自贸协定增加对美出口汽车、陶瓷、威士忌酒和奶酪等优势产品以及扩大投资和金融服务贸易的机会,而美国则寻求借此消除英国对牛肉等农产品进口的关税及技术壁垒,并打开英国医疗系
赵纪周:事情的缘起是2019年10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宣布将从叙利亚北部撤军,允许土耳其“接管”该地区以采取进一步的长期行动。随后,土耳其以反恐为名迅速对叙利亚库尔德武装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军”阵地发动打击。这件事触怒了法国总统马克龙。10月20日,马克龙在接受英國《经济学人》杂志专访时表示,目前欧洲的处境如同站在悬崖边缘,北约内部已经不存在任何战略决策层面的协作。马克龙说,美国事先并未与北约
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习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欧盟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中方愿同欧方携手努力,推动“后疫情时代”中欧关系更加稳健成熟,迈向更高水平。  习近平强调,中国既是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度,又是充满活力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和平不要霸权。我们一切政策和工作的出发点就是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我们将沿着和平
2021年7月22日,以色列外交部宣布,以色列作为观察员国加入非洲联盟。  7月22日,以色列外交部宣布,以色列作为观察员国加入了非洲联盟,这将有助于以色列和非盟国家在抗击新冠疫情和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虽然以色列已与包括部分阿拉伯国家在内的非洲国家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其取得非盟内部身份仍遭到诸多地区国家的质疑。以色列曾在非盟前身非洲统一组织中拥有观察员国身份,但当该组织在2002年解散
5月30日15时22分,两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宇航员鲍勃·本肯和道格·赫尔利乘坐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龙"飞船,由"猎鹰9"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升空。大约12分钟后,飞船与火箭顺利分离,飞向国际空间站。5月31日10时16分,"龙"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两名宇航员将在那里停留一至四个月,与空间站的其他
2020年是南海形势由“治”向“乱”演变的一年,美国等域外国家及部分南海周边国家并未因新冠疫情在南海放缓兴风作浪的步伐。展望2021年,中美南海博弈的延续性和争端当事国间海上利益争夺的突发性,使得南海局势由“乱”及“治”的前景不容乐观。极不平静的2020年  受域内外因素交织作用影响,2020年南海形势在总体维持可控的同时,逐步由“趋稳向好”向“动荡不安”转变,虽总体仍然可控,但局部失控的可能性增
1月11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古巴重新列入“支恐国家”名单,理由包括古巴为恐怖分子提供庇护、干涉委内瑞拉和地区事务等。美国曾在1982年将古巴列入“支恐国家”名单。2015年,随着美古关系缓和,时任奥巴马政府将古巴移出该名单。  1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将于1月26日起取消针对部分国家的旅行限制措施,包括欧洲申根区成员国、英国、爱尔兰和巴西等。不过,当选总统拜登的过渡团队随即表示就职后将继续实施这
2月5日,马尔代夫总统亚明宣布马尔代夫进入为期15天的紧急状态。据相关报道,在亚明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后数小时,前总统加尧姆于2月6日凌晨被马尔代夫特警队以腐败和蓄谋推翻政府的名义逮捕。同时,警方还以涉嫌腐败逮捕了马尔代夫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阿卜杜拉·赛义德和法官阿里·哈米德。加尧姆与现任总统亚明是同父异母兄弟,2008年之前曾五次連任马总统,但亚明执政后兄弟俩反目。目前,加尧姆是马尔代夫反对党联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