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及动态MRI评价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的关系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mantou_37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采用静、动态MRI观察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盆腔器官位置和肛提肌的形态和功能,探讨肛提肌损伤与盆腔器官脱垂(POP)的关系。

方法

前瞻性收集经阴道分娩后6个月的初产妇51例作为产妇组,未孕、未产的35名女性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行静态及动态盆底MRI检查。参照MRI诊断POP的标准将产妇组分为产妇POP组及产妇正常组。在静态MRI上行肛提肌损伤评分,根据双侧肛提肌总分判断损伤程度(无损伤、轻度损伤及重度损伤);测量动态和静态MRI上肛提肌以下指标,包括耻骨联合下缘至直肠后壁肛直肠连接处的距离(H线)、H线末端至耻骨尾骨线的垂线距离(M线)、肛提肌裂隙(LH)、提肛板角(LPA)、双侧髂骨尾骨角(ICA)。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比较产妇POP组与产妇正常组间动态MRI肛提肌测量指标间的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产妇组与对照组、产妇POP组与产妇正常组间肛提肌损伤程度的差异。

结果

产妇组51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44例、轻度损伤5例、重度损伤2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32例、轻度损伤10例、重度损伤9例;对照组35例中,耻骨直肠肌均无损伤,髂骨尾骨肌无损伤32例、轻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1例。2组间耻骨直肠肌损伤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3),髂骨尾骨肌损伤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POP组24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20例、轻度损伤2例、重度损伤2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14例、轻度损伤6例、重度损伤4例;产妇正常组27例中,耻骨直肠肌无损伤24例、轻度损伤3例,髂骨尾骨肌无损伤18例、轻度损伤4例、重度损伤5例。耻骨直肠肌、髂骨尾骨肌损伤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88和0.559)。产妇POP组和产妇正常组用力状态下LH分别为(6.7±1.1)、(5.0±0.6) cm,用力状态下LHA分别为(41.6±12.6)、(24.2±5.5)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2和0.004)。其余静态和用力下肛提肌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经阴道分娩会造成初产妇的不同程度肛提肌损伤,发生POP的初产妇伴肛提肌功能减弱。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成人蝶窦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及并存颅内高压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证实的成人蝶窦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的CT与MRI资料。男11例、女19例;年龄31~64岁,平均(50±8)岁;1例仅行CT检查,4例仅行MRI检查,25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影像结果评价指标包括:漏口显示率,漏口部位、大小及数量,窦口邻近结构改变(蝶窦积液及脑膜脑膨出情况),伴随的颅内高压影像征象(蛛网膜颗粒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DWI的ADC值诊断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癌,穿刺Gleason评分(GS)≤3+3=6,并进行了前列腺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资料。患者均行前列腺DWI检查。以前列腺癌根治术病理标本为参照,选择T2WI上相应部位的低信号区,放置ROI,测定病灶ADC值。根据前列腺癌根治术标本GS,将穿刺GS≤3+3=6患者分为中、高级别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含4
目的探讨卵巢碰撞瘤的影像表现和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8例卵巢碰撞瘤患者资料。7例行盆腔CT扫描,其中5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扫描,其中2例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1例妊娠患者仅行MRI平扫;2例同时行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不同类型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构成成分的密度(信号),并将肿瘤影像与病理表现进行对照。结果8例均由2种不同卵巢组织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降低儿童颈部CT扫描方案的辐射剂量,尤其是甲状腺区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对比ASIR技术(A组)和滤波反投影(FBP)技术(B组)的颈椎CT扫描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2组各70例患儿,年龄、性别分布匹配。A组采用Discovery CT750 HD (GE Healthcare)进行颈椎CT扫描,预设噪声指数14 HU,B组采用VCT 64(64 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