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高坡苗语地名研究

来源 :贺州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t_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贵阳高坡苗语中的一地两名现象进行探析,其中一种地名为一般性指称,另一种为诗歌指称,属于不同的认知框架。一般称和诗歌称之间存在稳固、形象及韵律等方面的差异;诗歌称还存在两地共用一名的现象,该现象源于两地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或典型特征的相似性。诗歌地名的命名理据主要为转喻,突出地理实体的区域特征、方位及人的体验;通过转喻机制命名的一般地名多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族群名称等来指称,充当记录族群记忆、族际往来等历史文化的载体;一般性地名的命名理据主要为隐喻,多与身体部位、生活工具等建立联系,突
其他文献
通过对贺州市马山窑址发掘出土资料的研究发现,马山窑烧造年代为南宋中期,延烧时间不超过十年。贺州地区宋代青瓷窑业主要以民窑为主,器物类型以日常生活用具为大宗,产品主要
明代小说《金瓶梅》《西游记》《禅真后史》《型世言》"三言""二拍"等或通过漫画般地刻画或工笔细描塑造了众多使人印象深刻的庸医形象,他们或技术不精,或医德阙如,或两者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