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说写兴趣的培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说话和写话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说话是写话的前提,只有抓好说,才能促进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思想。由此可见,这是要求学生学会写出真情实感。在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学生在说话和写话中存在很大困难,尤其是我们乡下的学生,有的甚至连普通话还说得不够流利。为了能让学生顺利克服这一难关,我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说话和写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学生的说写创造条件
  由于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情感因素的感染,为了顺应儿童的心理,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巧妙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的情况,使学生有兴趣且主动地进入口语训练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我结合农村小学教学的特点,去挖掘有利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资源。例如:到大自然中去创设情境,进行实物展示、角色表演、教师语言描述等等,这些都能刺激学生的说话兴趣,为学生的写话创造有利条件。就拿我教二年级《秋游》这篇文章来说,我布置学生预习时注意观察我们家乡秋天的景物。同时,我还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带学生到校园外走一走,看一看,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田野有什么事物,天空是什么颜色的等等。当学生们看到野外美丽的景色时,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老师,你看,那黄澄澄的稻子多美呀!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呢。”有的又说:“老师,你看,那一大片马蹄田多绿呀!”我于是引导他们说:“是呀!很绿,绿得像什么呢?”忽然,一位学生说:“像地毯。”“对,比喻得很恰当。你们再抬头往天上看,天空是什么颜色。”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地面上田野里有黄澄澄的稻子,绿油油的马蹄苗。你们想象得到,这样的秋天景色有多美呀!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家乡美丽的秋色图。就这样,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走了一圈。回到教室里,我指导学生们把自己眼中最美的景色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看谁眼中的秋天最美。不一会儿,就有个别学生交上来给我检查。这次,我发现,亲自带学生到野外去观赏了大自然的秋景,学生的话题多了,内容丰富了,写出来的句子也较真实。
  二、抓住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说写兴趣
  教《秋游》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乡的美丽景色,接着就出示挂图,让学生欣赏秋天的美景。画面上出现了蓝蓝的天空,各种状态的白云,金黄的稻子,火红的高粱……然后我就提问:“同学们,这幅图的景色美吗?”“很美。”“你认为哪些地方最美?请说给老师听听。”于是有学生说:“我觉得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真美。”又有一位学生说:“那金黄色的稻子也很美。”我先肯定了他们说得好,然后我请学生拿起笔,把课文中描写美丽秋天景色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再读一读。指导学生按顺序观察秋天的图画,找出相应的描写秋天的句子。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的畏难情绪减少了,课堂就出现了踊跃举手发言的现象。
  三、结合课文训练,让学生先说后写
  抓好低年级学生说话和写话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础环节。课内利用看图说话的内容训练学生的读写能力。听、说、读、写的最高境界是写作能力。因此,我充分利用课文的看图说话内容,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在指导学生看图时,具体步骤是:1.要求学生读懂题目要求。2.看懂简单挂图,用几句话表达图意。要求把话说完整。3.将几幅图的内容用一段话完整表达。4.指导学生将说的这段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5.教师评改。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对看图说内容也比较感兴趣,经常争着举手发言,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
  四、联系写话,结合识字训练寻找写作内容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没有词汇就没有丰富的语言。在教学中,本着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注重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识字时,我坚持指导学生组词或口头造句的练习,让学生不断积累词汇,能说出更多不同形式的完整句子,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加深对字、词的理解。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培养学生的说写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我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写出来,并带学生深入生活,把日常生活中的事写出来。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养成写日记的习惯。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使学生获得了写话的源泉,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写话的模式。写话就是写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同时,我还告诉学生,生活中也有许多事情可以写出来,看谁最细心,观察能力最强,写出内容最有趣。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上来了,知道通过日记的形式,把自己开心的、伤心的、讨厌的、害怕的事情写出来,初步懂得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话也要按顺序和抓住特点。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学者对企业边界的研究视角始终放在企业的规模上,对企业边界的复杂变动情况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企业的边界具有两重性:一是由土地、劳动、资本等有形资源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外作业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变,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是满足和发展个人爱好等多方面的智力需要。”因此,课外作业设计、安排妥当,可以使学生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反之,会使很多学生把完成课外作业当成苦差事去应付。那么,如何设计好课外作业,掌握布置技巧,充分发挥课
课程改革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新课改理念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沿着这个方向,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找准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要求。  一、抓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  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
新时代下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优质、多层、多样的现代职业教育,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随着信息技术驱动教育创新,教育信息化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使学校、教与学关系、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推进,基层法律服务对实践教学提出了越来越迫切的要求。法学实践教学对基层法律服务意义重大,应该针对目前各高校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重新构建法学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符合基层需要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关键词]基层法律服务 法学 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张守波(1975- ),女,黑龙江黑河人,黑河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黑龙江 黑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案例:教师让学生画理想苹果并把作品挂在黑板上展示评比,大都学生都是按照现实生活中苹果的本来面目精心创作,可有位学生居然画了个“四四方方”的东西。教师很惊讶地赞扬该学生的作品很有个性,请他谈谈自己创作时的想法。“我们家经常买苹果,但我讨厌那些圆圆的家伙,因为它们老是从茶几上滚下来,我不得不爬到桌子、柜子下去捡,太麻烦了,要是有方苹果……”“很好,还有没有别的理由呢?”“方苹果比圆
某省教育厅相关人员表示,该省已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汉语言文学等专业列入预警名单,如果这些专业连续3次进入该项名单,将可能停止招生。据介绍,为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该省教育厅建立了本科专业预警及退出机制。那些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需求量明显下降、毕业生就业率較低的本科专业,将进入预警名单,面临淘汰。  学生辛辛苦苦考上大学,除了想学到更多知识外,恐怕更希望将来能有个好工作。若是几年大学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