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8例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5~54岁(平均45岁).临床上表现为深部软组织内缓慢性生长的肿块,其中大腿/臀部3例,右上臂/肩部2例,胸壁和背部2例,小腿1例.大体上,肿块呈结节状,境界相对清楚,直径2.0~10.5
【机 构】
:
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广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广州军区总医院病理科,528000,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光镜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对8例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表型检测.结果患者均为成年人,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35~54岁(平均45岁).临床上表现为深部软组织内缓慢性生长的肿块,其中大腿/臀部3例,右上臂/肩部2例,胸壁和背部2例,小腿1例.大体上,肿块呈结节状,境界相对清楚,直径2.0~10.5 cm(平均6 em),切面呈灰白色,质地坚韧或有弹性.组织学上,肿瘤由形态一致、小至中等大的圆形或多边形上皮样细胞组成,多呈单个或狭窄的条索状排列,夹杂于大量嗜伊红色、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之间.部分区域中也可排列成巢状、片状或腺泡状.高倍镜下,瘤细胞的胞质透亮或嗜伊红色,核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也少见(<1/10HPF).另在2例肿瘤的局部区域,细胞密度明显增加,核有显著的异型性,核分裂象也易见,类似经典的纤维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瘤细胞弥漫强阳性表达波形蛋白,灶性或弱阳性表达上皮膜抗原,不表达细胞角蛋白、S-100蛋白、HMB45、肌动蛋白、结蛋白、CD34、bcl-2、CD30和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等标记.随访6例,3例复发,1例发生肺部转移.结论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是纤维肉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尽管瘤细胞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也少见,但肿瘤可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临床上应视为一种低至中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处理,组织学上则应注意与一些具有上皮样形态和硬化性间质的肿瘤相鉴别。
其他文献
患者男,49岁.因间断性头痛3个月于2011年12月3日入院.头部MRI:双侧额部可见团片状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楚,T1加权像上可见条弧状高密度影(图1),病灶周围可见片状长T1、长T2水肿带,双侧侧脑室前角明显受压变形、移位,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明显强化.脑血管CT成像显示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右侧大脑中动脉受压弧形移位,呈抱球样改变(图2).患者否认有肿瘤病史.入院后经全身检查未见其他部位肿瘤性病变.
患者女,61岁.因无明显诱因间断黑便2周于2012年12月16日入院.患者大便呈黑色柏油样,每日1~2次,每次量不大,伴发头晕、出汗,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不适.患者自述曾有腹部外伤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体检:全身皮肤黏膜稍苍白,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存在.胶囊内镜显示:上段空肠见活动性出血,出血灶不能显示,未见明显肿物和溃疡,肠腔中可见大量血水样物,部分黏膜血管异
棘皮动物微管相关样蛋白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like 4,EML4)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KRAS突变后的又一特异性肿瘤驱动基因,近期,针对EML4-ALK为靶点的克唑替尼(crizotinib)在治
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八届全国学术大会2004年4月3~6日在济南举行.出席代表共570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由英国皇家病理学院主席James Underwood、Leeds大学Phil Quirke、Liverpool大学Christopher Foster和伦敦Royal Marsden医院Andrew Wotherspoon组成的英国皇家病理学院代表团、日本和歌山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升高,糖尿病角膜病变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糖尿病角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再生延迟、角膜敏感性下降、神经营养性角膜溃疡等症状,这主要与糖尿病条件下角膜上皮基底膜成分变化、半桥粒连接数量下降、糖基化终末产物沉积、角膜神经末梢损害以及氧化应激等异常有关.本文主要对糖尿病角膜病变临床特征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机制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糖尿病角
患者男性,10岁.因双眼视力下降,于2012年10月8日来甘肃省张掖市石学良眼科医院就诊.父母非近亲结婚;母亲孕期无感染病史,足月产,无宫内缺氧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无其他疾病史.全身体检:一般状况良好,发育正常,无指趾畸形.眼部检查:双眼裸眼视力均为0.1,矫正视力右眼为0.5(-3.00 DS),左眼为0.8(-3.00 DS)。
患者男,61岁.大便带血伴次数增多 2年.曾在当地医院治疗无好转,于2003年 7月 1日入我院治疗.体检:老年男性,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下腹可触及一个肿块,轻微触痛.电子肠镜检查:结直肠黏膜面布满大小不等的息肉样物,最大的约3 cm×3 cm,表面未见溃疡.临床诊断:腺瘤性息肉,恶变不能排除.
患者男,46岁.发现右手中指肿物2年.最初约黄豆大小,无明显症状,最近肿块逐渐增大并胀痛,关节活动受限,遂于2012年6月11日来院就诊.X线片示:右手中指中节骨旁类圆形肿物,向曲侧和桡侧膨出,与骨皮质界限不清,髓腔内不规则密度增高影,似有软骨样物,骨膜不完整.肿物大部分为透射线的区域,内有分布不均的环状及絮状不透光区域(图1).以软骨瘤行手术切除,将中指及肿物全部送病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