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归宿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hua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妮宝贝塑造了两种都市人群,一种是都市白领,一种是“城市边缘人”,而她主要表现的就是“城市边缘人”的精神世界。本文就以安妮宝贝的小说为例,论述她小说中“城市边缘人”的精神世界的表现、原因和他们的归宿。
  关键词:城市边缘人;精神世界;精神归宿
  作者简介:杨海涛(1982-),女,汉族,四川省射洪县人,文学硕士,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语言文学、语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1
  安妮宝贝这样定义她小说中的“城市边缘人”:“不归属于任何一个团体,没有固定的工作、居住和城市,靠某种专业能力谋生,长期处于孤独和不安定之中。他们有着强大而封闭的精神世界。性格分裂并且矛盾……”[1]
  安妮宝贝说,真正的小说,它探索人性微妙和幽暗深长,带领读者深入本质和核心。安妮宝贝关注的就是人的情绪、感情、欲望等细微和隐秘的东西。我认为这正是她的独特、独到和深刻之处。
  一、城市边缘人的精神世界
  安妮宝贝刻画出了城市边缘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残缺的,也是充满矛盾的。
  “孤独”或“寂寞”是安妮宝贝几乎每篇小说都会出现的词语,是城市边缘人普遍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困境。
  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是城市边缘人的精神特征。他们尊重自己的内心感觉,不以世俗标准指导自己的言行。他们大多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只尊重自己的喜好,只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在乎别人的看法。
  追求自由是他们的突出特征。这些城市边缘人不喜欢世俗的约束,不喜欢为任何人改变自己。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工作,居无定所。正如《莲花》中的苏内河所说,“我对生活的要求简单,只需要保全自由,来去自由。”
  虚无感一直充溢在安妮宝贝的小说中。小说中的边缘人相信宿命,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找不到工作的意义,找不到爱情和婚姻的意义。《彼岸花》中的乔说,“我至今未确定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金钱肯定不是,爱情也不是,事业也不是,生命也不是。”[2]
  二、精神世界的形成
  城市邊缘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怎样形成的呢?我认为,一是现代都市环境的影响,二是现代文明的弊端造成的。
  现代都市是欲望化和牢笼化的都市。正如她在《告别薇安》中所说:“大街上到处是尘土和物质的气息”除了物欲横流,现代都市里還洋溢着对金钱、权力、地位、身份和身体等方方面面的欲望。为了追逐物质和金钱等等,人们步履匆匆,追求效益和速度,所以都市的节奏很快,人与人的关系也很实际和淡漠。
  现代都市突出的特点还有牢笼化。现代都市给人们提供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品和选择,但同时却也禁锢了人的精神。为了获得物质和金钱,人们忙忙碌碌,被迫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所以不是物质为人服务,而是人被物质所奴役所禁锢。都市让人的精神变得不自由,所以韦伯称都市为“牢笼”。
  现代文明和科技带给我们越来越便利、丰富的生活,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工作压力增大,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人与人的关系利益化,人的精神变得贫乏……
  三、何处是精神的归宿
  安妮宝贝小说中的人物很多都没有找到自己最终的最好的归宿,包括情感的归宿,生命的意义,而是陷入了困境和绝境。那些渴望温暖,为爱付出生命的城市边缘人,大多在世俗的藩篱中精神崩溃,选择了自杀。有人说安妮宝贝的小说让人悲观失望。而我认为,正是那些至情至性为爱付出生命的人,让我相信爱情的存在,真情的可贵。正是那些在生活的情感的困境里苦苦挣扎的城市边缘人,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不如意。安妮宝贝无疑揭示和批判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态,而文学的意义就是要揭示出人生的不如意,安妮宝贝的写作无疑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在《素年锦时》以前,安妮宝贝写的爱情几乎都没有走进婚姻家庭。如《彼岸花》中,女孩南生深爱着和平,却不能和和平在一起。《莲花》中,苏内河和美术老师的浓烈爱情,由于不可能得到世俗的认可,终究成了爱情悲剧。而在《素年锦时》中,安妮宝贝写了一个童话般的故事,建构了她心目中理想的生活模式:重光遇见了欣赏自己的清佑,他们过上了的平静的幸福的婚姻生活,并且有了小孩。所以到了《素年锦时》,安妮宝贝似乎改变了对婚姻的怀疑,开始相信婚姻和家庭,她或许试图从平淡安稳的婚姻家庭中找到精神的归宿。
  那么,怎样的都市环境更适合我们生存?我们的精神归宿究竟在哪里?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呢?安妮宝贝留给我们的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思。
  注释:
  [1]Maya Lin:安妮宝贝访谈录:《它如同深海》2002.09.05。
  [2]安妮宝贝:《彼岸花》,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01页。
  参考文献:
  [1]安妮宝贝. 告别薇安[M]. 短篇小说集,南海出版公司,2000年1月.
  [2]安妮宝贝. 八月未央[M]. 短篇小说和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1年1月.
  [3]安妮宝贝. 彼岸花[M]. 长篇小说,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
  [4]安妮宝贝. 二三事[M]. 长篇小说,南海出版公司,2004年1月
  [5]安妮宝贝. 莲花[M]. 长篇小说,作家出版社,2006年3月
  [6]安妮宝贝. 素年锦时[M]. 长篇小说,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5年05月.
  [7]戎丽霞. 从《彼岸花》看安妮宝贝小说中的虚无意识.安徽文学[k].2007年第6期.
  [8]Maya Lin. 安妮宝贝访谈录: 它如同深海. 2002.09.05.
其他文献
摘 要:《骆驼祥子》自问世以来,广受国内外读者欢迎。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集中反映了不同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所受到的阻滞、碰撞、误解、扭曲等问题。本文拟从《骆驼祥子》的两个英译本分析其体现的创造性叛逆。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骆驼祥子》;归化;异化  作者简介:张群,女,汉族,江西宜春人,文学硕士,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西方文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
摘 要:宋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先秦以来实行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也随着繁荣起来,歌楼酒馆等娱乐产业随即遍布城市之中。为了满足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宋词和宋话本在宋代萌芽并且迅速发展。宋词和宋话本服务的对象是宋代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其内容和语言上必然采用更容易被市民阶层所接受的市井生活和民间口语,以娱乐功能为主。由于中央集权的加强,上层士大夫有很多
你屬于你的花蕊  花瓣扇动我的身体  花蕊吮吸我的血  我变成透明的蜡烛  高处的火焰  是献给你的吻  命运卷作一个圆筒  中空的形状,适合我  花瓶一样拥有你
作者简介:翟紫君(1993-),女,汉,河南人,西北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1  许鞍华导演的《倾城之恋》拍摄于1984年,由当时明星红人周润发、缪骞人主演,演绎了这一段张爱玲的最著名的爱情小说。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个动听而又不近人情的故事,也是一对世俗男女的“勾心
摘 要:人生如漫长河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全看自己的内心选择。本文着重讲述了在阅读了史铁生的作品《命若琴弦》之后的深刻感想,沉淀自我的内心,树立更加坚定的信仰和目标,身处困难之中能更具力量前行。  关键词:人生磨难;命若琴弦;负重前行;坚定信仰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9-0-01  史铁生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尊崇的当代作家
摘 要:作为《红与黑》中的男主人公,于连一直以其独特的形象与经历吸引着评论家与读者的目光。当其作为一个罪人受到审判并最终落得悲剧下场时,尤其引得众人的唏嘘,这种对于连的同情,既是书中人所共有的,也可以说是读者所共有的。而一个罪人之所以可以引起群体的怜悯之情,却并非只是因为他坎坷的经历,他在受审时的“表演”也对此有所助力。本文将通过戈夫曼的“戏剧理论”,主要从前台的胜利和剧班的失败两个方面对于连的审
摘 要: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以20世纪六十七十年的日本后工业时代为背景,通过一个青年的恋爱经历,写出了一代人的精神危机,并以其特有的成长主题和破译某种心灵密码的作用,给予广大读者心灵归属感和精神力量。  关键词:希望;精神危机;回忆  作者简介:苏热,男,1997年07月出生,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民族:蒙,籍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研究方向:《挪威的森林》人物意象。  
2008年,路内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这个以“路小路”为人物主角,以戴城为城市背景的故事,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蔓延。2009年的《追随她的旅程》是《少年巴比伦》的前传,还在创作中的短篇小说集《十七岁轻骑兵》,在某种意义上是《追随她的旅程》的前传和番外篇,刚刚出版的这部《天使坠落在哪里》被称为这个“追随”三部曲的终结篇。3部长篇小说以及还在创作中的短篇小说集,把路小路和戴城的故事,从19
摘 要:何其芳的《墓》以其细腻的文风,缥缈的希望与恬淡的愁思呈现出一种略带沉郁的失落感。而文中主人公铃铃与雪麟情感世界所折射的忧伤与落寞虽有共通之处,但这种情感指向在本质是却是异质的精神世界错位。一个源自精神原乡的乌托邦想象追求,一个则是斥诸现实的乌托邦世界幻灭后的迷茫与焦虑。在各自的精神诉求中充当着精神想象世界中的他者。  关键词:精神想象;乌托邦;失落感;他者  作者简介:赵敏(1993-),
摘 要:《斯通家史札记》是当代加拿大文坛极负盛名的作家卡罗尔·希尔兹的代表作品,该书通过记述女主人公黛西从出生到死亡的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主人公黛西孤独忧伤的情感世界和空虚苦闷的心路历程,表达了以她为代表的西方妇女自强不息,自立于社会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本文运用社会主义女性主义的异化理论对文中女性进行解读,旨在分析出造成女性孤独心境的原因以及女性在对待异化所展现出的反抗策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