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共同富裕道路的艰辛探索

来源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i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认为最大限度为人民谋利益,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最高价值标准。他认为坚持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以社会主义为其制度安排,以人民利益为其价值标准,以消除两极分化为其关注重点。但他并没有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和发展战略,发展生产力主要靠政治挂帅,突出阶级斗争,大搞群众运动,并且错选了一条过分注重公平、没顾得上效率的同步富裕发展之路,其结果事与愿违。 Mao Zedong believed that maximizing benefits for the people and realizing common prosperity is the socialist goal of value and the highest value standard. He believes that if we stick to the path of common prosperity, we must take socialism as its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take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as its value standard in order to eliminate polarization as its focus. However, he did not explicitly implement the motivational mechanism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ommon prosperity. He emphasiz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mainly depends on politics, emphasizes class struggle and vigorously promote the mass movement. He also mislabeled the simultaneous and affluent development that was overly fair and unsuccessful Road, the result i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其他文献
邓小平社会主义政治文化观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批判与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观的创新与发展,还是对当时世界形势和中国国情及时反映和把握,自觉反映了中国政
马克思和尼采在基督教的态度上同样举起了批判的旗帜,由于他们所处的立场和所运用的方法不同,对待基督教批判的后世影响也就不一样.本文简要分析了马克思和尼采对基督教批判
党内民主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它涉及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研究、学习邓小平同志的党内民主思想,对于新时期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现和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理论联系实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叉,并予以创新,形成了毛
马克思主义科学哲学是以实践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它从改变"现实世界"的高度,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在科技、社会和人的关系中现实地蕴涵着哲学内容.因此从科技
力求矫正引导有"逆反心理"学生走出困惑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之一,更是教书育人的根本职责所在.
语言中词汇的发展最快,语义的变化最为明显.一种语言语义的发展演变往往折射出其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本文欲以文学作品为依托,以社会发展为背景,探讨"红"字在现当代文学作品
"三三三"制即"三能三干三品".此模式完全适合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通过"三三三"制的培养模式,中职学校可以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毕业生.
邓小平农业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特征是具有战略性、规律性、时代性.在新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要长期坚持,决不能动摇;要稳定农业基本政策,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坚定不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只有讲好与时俱进的道理,采取与时俱进方法,确立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