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体验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来源 :美与时代·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er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促进艺术理论与学生个体经验相融的有效教学策略。艺术教育本身就偏重于感性认知,因此与情境体验式教学颇为契合。高职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尽情地感受美、欣赏美、品味美,以此来激发和唤醒学生对艺术美的内在热情,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能力,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层级,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美术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典型的教学策略,在促进艺术知识和学生个体经验密切融合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毋庸置疑,艺术类课程教学更偏重于感性认知,更关注学生的艺术感受与体验。美术作为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定位、教学目标与情境体验式理论确实高度契合。教师可以尝试以情境体验式理论来指导美术教学实践,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于其中感知、品味和欣赏,激发并唤醒学生对艺术的内在热情,使其更积极主动参与到具体学习之中。笔者结合自身一线教学实际,就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做了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希望能够为推动高职艺术专业教学改革提出几点有益建议。
  一、充实与丰盈: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及其
  在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情境体验是指主体在一定情境中通过亲身感受、实地领会来逐渐认知事物的实践过程[1]。美术作为高职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带领学生分析、总结和研究艺术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艺术鉴赏与艺术创作活动的艺术类学科。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有差异性的生命体,他们生命的成长与完善要遵循一定的渐进性、多样性和过程性原则,因此,学校所实施的美术教育应当是学生个体生命得以充实和丰盈的过程。尤其是艺术专业学生更为感性,亲身感知和体验到的美更容易在他们的内心形成深刻的认知和理解。美术是培养学生内在素质的重要课程,本身就重视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可以说,美术课堂先天就具有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法的优势,情境体验式教学与高职美术教学十分匹配。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手段创设艺术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美好的艺术氛围和情境中充分进行艺术探索,亲身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获得“美”的浸染和熏陶,提升他们的审美层级和艺术境界。
  二、人文与生活:美术教学开展情境化教
  学需要实现的几點转变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运用情境体验式教学策略时,需要以学生为情境体验的核心,在立足于高职院校办学实际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真实情感和现实生活为依托和支撑来创设情境,如此才能更贴合情境体验式教育的要求。建议可以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发挥情境体验式教学的效用:
  (一)情境创设生本化
  情境体验所针对的目标和服务对象都是学生,所以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情境和审美经验出发来创设情境,避免于“空中”建“楼阁”,导致创设出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与感知的“情境”,空入“情境”而无“体验”。例如,在带领学生开展素描训练前,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具备典型特征的人物视频,使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看到这些人物的动态造型,进而再让动态的人静下来,最后成为落到画板上的人物素描,在动静态的强烈对比中,引发学生思考,如何捕捉典型人物的“形”和“神”,并借助纸笔记录下来?引导学生真正理解素描技巧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练习。
  (二)感知体验生活化
  虽然艺术高于现实生活,但艺术毕竟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在所创设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感知体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生活实际,帮助他们通过一双善于发现美的双眼来审视自身所处的这个环境。例如,在带领学生开展艺术创作之前,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艺术赏析,无论是教室中的艺术角,还是校园中的落日余晖,甚至是寝室前那一弯的小径,都可以成为可供学生欣赏的美好景致,定格为他们心头笔尖的别样风光,在画布上“绽放芳华”。
  (三)教学环境技术化
  教学环境是高职美术情境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支撑。当前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为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情境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也成为教师所青睐的教学手段,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凭借着在音、视、听方面的表现力与便捷性,成为构建情境的关键技术手段。教师在构建情景体验式课堂时,在完善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开展情境化教学必然会事半功倍。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均已配备了多媒体教室,采购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并配备了各类软件,教师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微课、音视频资源等确实更为便利。同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还要进一步更新情境体验教学的教学理念、制度以及评估手段等,确保整个教学环境有利于情境体验式教学的实施。
  (四)情境体验合作化
  体验虽然是生命个体的自我完善与成长的途径,但学生这一群体又天然具备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特征。尤其是在美术教学时,学生若只是自己去体验和感知,感受很可能过于单一和浅薄,如果能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交流与互动,很可能会产生更激烈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融。教师可以尝试在创设情境时,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鼓励组内学生发表自己对“美”的体会,聆听他人对“美”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思想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提升他们对“美”的感悟与理解,更好地实现美术的教学效果。
  三、建境与入境:美术教学开展情境化教学的
  有效策略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身“亲历”某一情境,并由此而产生相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方式[2]。在美术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教师主要从如何建境和引导学生入境这两方面来考虑。基于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尽可能地使学生亲身感受、体验和参与到“境”中,更为深入、全面、透彻地理解和接受“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策略:   (一)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在情境体验式教学中,学生只有放开自己,才能够轻松入境、充分感知。因此,美术的课堂氛围十分重要。在师生关系建设中,教师是天然具有优势的一方,教师应当充当好师生关系改造的主导者,努力营建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美术课堂上应当时时、处处都充盈着“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装饰班级,还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艺术之美,使学生乐于入境、乐于体验。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淋漓尽致地抒发和表达个人感受,这也有益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美术课堂也由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它融图文、声音、影像等于一体,完美地实现了较好的情境创设效果[3]。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以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将一个近似真实的情境模拟出来,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中“畅游天地、跨越古今”。例如,在带领学生描绘北方雪景时,教师播放雪景的剪辑视频,有经典电视剧《红楼梦》中宝玉茫茫然归于大雪深处之景,有冰城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的飘雪梦幻之景,有绘画名家的雪景名作,这些极具感染力和震撼力的艺术之美让学生沉醉其中并赞叹不已,也由此产生了强烈的创作意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
  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更有助于学生进行体验和感知。建议教师结合美术的具体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创作示范、艺术表演及艺术作品展等,使学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实现稳步提高。笔者在课上为学生亲身做示范,同时还会定期播放艺术大师进行创作实践的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艺术创作的全过程。笔者还鼓励学生在班级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艺术创作和作品介绍,展现他们自己的风采,不仅促成了学生之间的艺术交流,也增强了学生的艺术自信。最后,笔者组织了班级或专业组艺术作品展览,将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给更广泛的人群欣赏,这将在学生的内心中留下追求和创造艺术之美的美好印记。
  学生是生命鲜活的个体,每一生命个体都应当绽放出各自的精彩。从本质上来看,情境体验式教学所强调的是人对外部世界的探索、认识、发现,以及在这种探索、认知和发现之中如何更好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4]。而美术教育也正是一种为了使每一个生命个体丰盈和充实起来的教育类型,美术教学的过程应当是师生之间共同感受和品味的人生体验。综上,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美术教学中实施情境体验式教学自有一种水到渠成的妙趣。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具有完整生命表现的人,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感悟、内化;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做好学生的指路人、欣赏者的角色,做到善待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体验情境,巧妙设计体验任务,促使每个学生在情境之中更富有創造性、个性化地感知,力争确保学生在感知和体验的过程中完成生命的建构和完善,为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个性彰显,以及生命活力的丰沛涌动,做出最大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沛.浅析新时期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4):248.
  [2]李晶.“欣赏—合作—体验”高职高专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1(6):147-148.
  [3]马雨兰,苟忠义.高职美术教学中学生作品鉴赏能力提升途径[J].知识经济,2020(16):143-144.
  [4]董晶,段长春,温倩慧.浅谈高职院校的体验式教学策略:以《构成艺术》课程教学教改为例[J].新西部理论,2015(6):156-157.
  作者单位: 云南轻纺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美术教育事业的多元化发展,速写作为造型基础中最重要的艺术课程却被逐渐忽视。由于传统的速写教学模式使学生被动、机械、毫无感情地绘画,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速写课程的
苏汉臣的婴戏题材绘画创作出了韵味独特、别具一格的孩童形象,其中的男婴形象最为经典,其作品融精湛高端的技法、浓郁华丽的色彩、严谨细致的造型于一体。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
数学被公认为是藏族学生的"软肋"。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对造成藏族大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发现语言障碍、思维方式的影响及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低下等是造成藏族
依托工作室使各专业之间融合发展的教学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美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构筑素质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艺术实践平台,培养
指出了白腰鹊鸲是广泛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的雀形目鸣禽,其鸣声清脆悦耳,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关于白腰鹊鸲的繁殖生态学研究。白腰鹊鸲繁殖期间是利用已有洞资源来筑巢的次级洞巢
指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森林资源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促进林业发展,应该确定最佳的轮伐期,在满足市场上对林木需要的同时,避免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森林火灾
广西龙胜地区瑶族蜡染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外来文化的入侵,导致瑶族蜡染艺术面临着传承困难等种种窘境。在国家推行"非遗文化进课堂"的政策
西夏文书法分为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其中楷书和草书在日常使用中较为普遍,因此更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人们书写的真实状态,其书法风格明显继承于东汉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汉字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