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斯柏森”课题——理论意义、学术价值、研究可行性及预期成果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丹麦著名语言学家叶斯柏森一生学术著作等身,其研究涉及语音学、普通语言学(含个别语言研究)、语言史、语言哲学、语言习得、心理语言学、国际语、外语教学等诸多领域,其著名的“三品说”曾给中国汉语学界带来深刻影响。叶氏著作大多居于语言学经典名著之列,历来为语言学界广为阅读和引用,魅力经久不衰。开展叶氏理论研究具有学术与现实双重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精神医学与普通医学毕业班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6PF对266例精神医学系毕业班学生及310例普通医学生进行调查,并与大学生常模比较.结果精神医学系毕业班学生男、女生乐群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因子分低于普通医学生(P<0.05或P<0.01);聪慧性、稳定性、恃强性、自律性因子分高于普通医学生(P<0.05或P<0.01);精神医学系毕业班学生男、
我们在精神科临床中发现不少抑郁症病人伴有慢性胃炎,而这方面报道不多.为探讨伴有慢性胃炎的抑郁症病人抗抑郁疗效特点,本文作了以下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30例肺癌行一侧全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综合性心理行为干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检测相关免疫学指标.结果本组病人术后1天NK细胞活性、CD4+、CD4+/CD8+、IgG、IgM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对照组降低较实验组明显.实验组术后NK细胞活性、CD4+、CD4+/CD8+、IgG、IgM水
目的 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事件与睡眠时相的关系。方法 分析68例健康志愿者的多导睡眠图资料,确定睡眠呼吸暂停事件发生的睡眠时相。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事件在睡眠各期均可出现,但多见于浅睡眠期,以2期最明显。呼吸暂停发生的睡眠时相分布在个体发生次数的多少、不同呼吸暂停程度及男、女性别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睡眠呼吸暂停事件明显多见于浅睡眠期,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