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一道美食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外婆的记忆都变成了一个字——糖。
  外婆来家里的时候,日子变甜了,空气变甜了,世间所有的一切都变甜了,因为外婆每回都会带上她家自产的甘蔗糖来。四四方方一大块糖,硬得像砖头似的。母亲用刀背敲下一小块塞进我嘴里,我就那样含着一个香甜的世界,等糖一点一点慢慢消融,最后剩下沙质一样的颗粒,也要用舌头和牙齿细细地品味一番。
  甘蔗糖,在那个年代对一个孩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美好的名词。而且外婆来的时候,我还能吃到香软的白米饭,不掺杂一点红薯的白米饭。那时候物质比较匮乏,大米不够吃,每回做饭母亲都发愁,不得不往白米饭里面掺红薯,否则一家人就吃不饱。就这样母亲还得想着再节约一点大米。她在灶台上放了一个小罐子,淘米煮饭前她从盆里抓一把米放进罐子储存起来,等外婆来时就可以用罐子里的米煮一餐又香又软的白米饭了。
  外婆知道我吃腻了红薯饭,很想吃一顿白米饭。于是,她回回都推托说自己吃不惯不掺杂东西的米饭,把白米饭留给我吃。她笑眯眯地坐在桌子前看着我吃白米饭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是那么恬静而温柔。
  母亲心疼我们,便变着花样做零食给我们吃。她把红薯焖熟后装在木桶里,用棒槌捣成红薯泥,再撒上一把黑芝麻(有时候母亲让我帮忙干这件事),然后,用木铲把它涂在一块比红砖大一点的木板上(木板被磨得油光滑亮),摊成薄薄的一块,最后把它翻过来,晒在干稻草上。晒上两三天就变成脆脆的、甜甜的、有嚼劲的小零食,上面还有太阳的味道。
  我把红薯片撕成小块带到学校去吃,有时候也用火烤软了,卷起来吃。过年时母亲用山茶油把红薯片炸得焦黄香脆,咬一口就发出“咔嚓”的脆响,香酥的植物油直往鼻孔里钻,我常常忍不住一邊吃,一边深深地吸气,嘴里嚷着:“真好吃呀!”
  母亲不忙时,会用红薯炸“螃蟹”给我们吃。她一边削红薯皮,一边教我和姐姐:把红薯切成丝,裹上面粉加点细盐,用油炸出螃蟹形状。我们吃的时候就更开心了,假装自己在吃海鲜大餐。而且我还会拿着“螃蟹”和姐姐决斗一番。
  如果赶上村里放露天电影,母亲一定会在天黑前炒一碗绿豆给我们吃。晚上,孩子们挤挤挨挨地坐在月光下,看电影吃绿豆,嘴里不断发出细微的响声,仿佛蟋蟀在草丛中跳跃。吃绿豆看露天电影似乎成了一种标配,就像现在看电影吃爆米花一样自然。
  而春天里,实在没什么可吃的,田野便成了我们的果园。野山莓、油茶树花蜜、高粱秆和鲜嫩的茅草根都成了我们的零食。寻找食物的惊喜和吃到嘴里的甜一直停留在我的记忆里,直到今天,想起来仍然让人感叹和心动。
  小时候我觉得母亲是一位魔术师,因为她总能变出食物来——在我们饥肠辘辘或者失意烦闷的时候,塞给我们吃的,带给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惊喜,让我们的胃和心变得温暖又妥帖。
  童年的日子虽然清苦,却明亮、质朴而快乐。在母亲的庇护下,我们不谙世事地生活着。其实,当初的日子远远比我后来了解的还要艰难。
  我的童年就像一道美食,它香、甜、软、糯或酸、辣、麻、涩,无不糅合着阳光、露水、星星、花草和泥土的芳香,无不渗透着母亲在艰苦日子里的隐忍、乐观和柔韧。这是母亲送给我们的一生中最好的礼物。
  (选自《儿童文学·选萃》2019年第1期)
  作者将自己的童年比喻成一道美食,很新颖,也暗示了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从对外婆的记忆写起,从外婆写到母亲,从甘蔗糖写到红薯饭、红薯片、炒绿豆等,将“我”童年时代吃过的外婆和母亲做的美食娓娓道来,亲切自然。过去,物质不丰富,人们的生活远远没有今天幸福,甚至可以说是苦的,所以作者说“外婆来家里的时候,日子变甜了”,日子是因为外婆的到来而“变甜”的,不是原本就是甜的。艰苦的日子,外婆和母亲为“我”奉献了这么多的“美食”,这足以反映出她们对“我”绵绵不尽的爱。文章结尾点题,既解释了为什么将童年比喻成一道美食,也升华了文章主题,告诫我们:艰苦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学会隐忍、保持乐观。
  本栏目插图:高育红
其他文献
我小时候读书不多,是因为没有书读。我家祖上没有读书人。曾祖父练过武,院子里那尊石锁,据说就是他老人家用的,挥来舞去,可能和玩哑铃差不多。曾祖父过世后,石锁没人玩得动,就用来顶门、拴牛。祖父不识字,一双大手,是捏锄头把的。到了父辈才有人在祠堂里开蒙,念书识字。二叔把认得的字,都写成“一手好字”。三叔从学校里跑出来参加游击队,在部队学得许多本领。四叔务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这些书留下了他
【训练主题】  我们每天可能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小区里锻炼身体的爷爷奶奶,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公交车司机,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警察……从这些人当中选择一个人,把他的特点写具体。  【指点迷津】  这是一道写人的作文题。写人的作文一般是通过对人物在事件中的行为、活动的细致描述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和个性,你可以写一个或几个典型事例,可以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  那么,怎样才
在小区的玩伴中,有一个是与我十分要好的朋友,他名叫王艺萧。他的名字很文艺,但他却有着虎头虎脑的气质和豪爽的性格,而且和我一样,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有时还喜欢探索一些新的玩耍“项目”。  王艺萧众多的“玩具”当中,有一把非常好用的手工刀。虽然刀的造型像变形金刚,一眼望去还显得有点粗糙,但迎光一看,刀面闪闪发光,刀刃非常锋利。由于这把刀大小合宜、折叠自如,裁纸更是整齐平滑,不留一点毛边,所以叠飞机、
【摘 要】为改变单元习作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状,课堂上引入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学生借助素材思维导图,让选材更有料;借助构思思维导图,让思考更有序;借助草稿思维导图,让表达更有据;借助修改思维导图,让评改更有效。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习作素养自然也得到了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选材;构思;表达;修改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单元习作教学是重中之重。但在现实中,它仿佛
♀ 自我介绍  嗨,大家好!我是江西省新余市暨阳学校六(3)班的肖可悦,一个漂亮的阳光女孩。认识我的都说我是“获奖小达人”,我至今已获奖七十多项。我的文章也有上百篇在《少年先锋报》《中国校园文学》《课堂内外》《小猕猴学习画刊》等数十家报刊发表呢!在精明的数学老师—爸爸眼里,我是几道算术题:可爱 调皮=我,乐观 开朗=我,自信 优秀=我。而在极富想象力的语文老师—妈妈眼中,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动物园:
我的家乡建三江是一个美丽又富饶的地方,有鳞次栉比的高楼、整洁宽敞的柏油马路、风景优美的公园……但我最爱的还是人民广场。每到节假日我们都会到人民广场尽情地滑旱冰、滑蛇板。我们还牵着风筝在广场上高兴地跑呀,跳呀,给美丽的广场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人民广场位于建三江的中心。走近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二生肖柱。石柱是用大理石制成的,呈半圆形。十二根石柱上分别刻着代表十二生肖的十二种动物,有张牙舞爪的龙,
又到了谷黄时候  一轮圆月挂在故乡窗口  院边 桂花飘香  房后 银杏挂枝头  老人 磕响旱烟袋  一只猫 追逐一条狗  门前的渭子溪哟  波光里晃动着一朵朵乡愁  责任编辑:黄艳秋
讀诗句,写成语
期刊
两场酣畅雨,下至清明,便晴空万里,皓洁天宇。三天假期,工作在北京的老同学田建君,带家人回陕南汉江一游,我便租船陪伴同行。  上午,我们从古称小汉口的汉阳镇码头顺汉江而下,雨后江上薄雾袅袅,两岸野花点缀的青山撩眼而过,迎和一条碧波卷浪的宽阔水面。此景让建君一家惊喜得凫趋雀跃,站立船舱外乐不可遏,时而鼓圆鼻孔、张开大嘴豪吸河风,恨不能吞下这片天际;时而手捧江水,品咂狂饮,恨不能喝尽这条江流。那酣畅淋漓
总是愿意相信美好  相信春天从未离开  燕子诉说着南方,呢呢喃喃  细雨感动得落泪,淅淅沥沥  总是愿意写下每一个梦  寄给想念的人  把月亮和星星搂在胸前  夜晚也因此变得温和甜美  总是愿意把心交给童话  睁开眼睛看雪花洁净的舞  让风穿过透明的心  熄灭欲望的火焰和虚伪的灰尘  总是愿意相信美好  相信你说过的每一个字  青草香气中我微笑着苏醒  靜静等待阳光推开明亮的窗子   〔选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