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学困生成绩策略初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新的教学成果。但是,凡事有美中不足,语文教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学困生令语文教师感到头疼,但这也为语文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并要采取符合学困生心理需求的教学形式,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自信,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初中语文学困生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在教学中改善学困生心理素质和学习现状的基本教学策略。希望本文的一些教学观点可以为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语文成绩;教学策略
  虽然现在提倡学生综合发展,让学生在学习中有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形成。但是,语文包罗万象,知识内容丰富,给部分学生学习带来了实际的学习压力,加上缺乏专人的指导,导致他们成为了学困生。有些学困生不是智力方面有缺陷,而是在某一科学习中的能力暂时跟不上。当前初中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学困之处体现为:认识的汉字较少、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写作时错字连篇、回答问题没有主题,等等。针对学困生的这一学习现状,语文教师要给予高度的重视,要给予学困生学习方面的指导,让学困生看到语文学习的希望,并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成绩。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提出了在教学中提升学困生学习素质的几点建议,详情如下:
  一、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信心
  部分初中语文学困生是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中,他们往往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思路,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为此,语文教师要尊重学困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并力争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可以照顾学困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层提问的方式,这样可以照顾学困生的自尊心,逐步提升他们的自信。
  比如,在讲授《孙权劝学》的时候,笔者采用了分层提问的方式。针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笔者提出的问题是“文中哪个字体现了主人公的智慧?”但是在问学困生时,考虑他们的基础较弱,但是又要体现他们的课堂地位,让他们积极思考,笔者提出的问题是“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当学困生回答正确之后,笔者继续鼓励他们模仿文本主人公的说话语气和神态等。如此,学困生的学习动力被激发后,笔者及时给予他们激励性评价:“继续加油,我觉得你们的表演越来越棒了!”这样,得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较为理想。
  二、宽容学生缺点,使他们感受爱
  学困生是班级中的特殊人群,往往是教师的教学重点。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带有明显的功利心理,对学困生关注较少,这无形中打压了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也降低了课堂的整体教学质量。在提倡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师更要学会用公平心对待学生,要用宽容的心去发现学困生的优点,并用优点带动学困生形成更多的优点。
  比如,在班级中,部分学困生虽然学习基础不好,但是他们乐于助人,在班级活动中都会很积极地参加。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笔者在全体学生面前夸奖学困生的宝贵精神。在笔者及时发现学困生的亮点并给予他们表扬后,学困生感受到了笔者在关心他们和关注他们,在课堂提问相关的语文问题时,他们总是积极地回答。如此,班级中的学困生得到有效的转化,他们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
  三、实施主动辅导,提升学习基础
  针对学困生语文成绩不理想的现实,笔者认为,与部分学困生平时缺乏主动提问的习惯的有关,并且部分教师对他们的主动关注较少。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多关注班级的学困生,要给予他们及时的辅导,与他们进行亲切的互动等。
  比如,在讲授《岳阳楼记》这篇文言文时,学生学习起来比较难,部分学困生更无法掌握文本的主旨。为此,笔者在课下及时将班级的学困生召集在一起,亲切询问他们具体哪里没学会,然后专门给他们“开小灶”。如此,班级的学困生认识到了笔者并没有放弃他们,激发起了他们的学习动力。所以,他们在后来的文言文学习中,更愿意主动将自己的问题说出来,让教师真正帮助他们渡过学习难关,打牢语文基础。
  四、设置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压力也在增加。但是,他们依然渴望教师能给他们创设灵活的课堂环境。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游戏活动,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比如,在刚上课的前几分钟内,笔者一般不着急讲新的内容,而是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竞赛游戏,让学生进行背诵古诗词比赛、书法比赛,等等。如此,将班级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为正式授课提供了十足的动力。
  总之,班级学困生是语文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人群,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促进学困生的身心发展。只要语文教师不放弃每个学生,相信学困生会爱上语文,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能力形成四步法在培养初中语文学困生学习自信心的运用研究”(课题编号:2019hzkt323)成果]
  参考文献:
  [1]沈晓红.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探究及转化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S1):241-243.
  [2]刘卫东.怎样提高农村初中学困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內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6):54-55.
  [3]陆小燕.初中语文学困生成因及转化策略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12):11-12.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认识角》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学习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含义,体会角的基本特征,并感知角的大小。题目共安排了两个学习内容:第一个学习内容是在观察实物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认识角的形状,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第二个学习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
【摘要】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区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育模式,为了保证区域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进一步做好对区域活动的多元化构建,以确保幼儿可以获得良好的认知体验,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文章以幼儿教育工作为基础,从“根据幼儿教育要求,做好多元教育区域构建”、“了解幼儿兴趣需求,布置多元区域活动环境”及“发挥互动引导作用,开展多元区域体验活动”几个方面对如何进行区域教育活动的多元化构建策略予以讨论,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教学的信息技术也日趋发达,而在教学中讲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教学的有效融合早已司空见惯,微课就是在这新时代教学下的又一个衍生物。微课在很多的教学中都被引入。特别是小学课堂,微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理解新知识、解决一些重难点。而且微课具有时间短、内容精的特点,学生在线上可以重复的观看,进一步掌握知识点。在疫情下的中国,各校积极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
科学的发现与创造需要大胆的猜想,猜想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一些科学课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怕学生猜想无依据,偏离课堂内容,超出了自己的把控范围,往往省略猜想这个环节,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那么,怎样正确引导学生敢于猜想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点燃猜想火苗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如何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敢于猜想呢?首先,教师要始终保持学生为主体理念,从
2016年底,教育部、发改委、旅游局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将之置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战略新高度。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之下,各相关服务力量在研学服务、共建方面推进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作为中宣部直接指导的中央级出版传媒权威媒体平台,旗下设成长教育周报。该周报重点关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教育资源与服务,尤其通过对
【摘要】随着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了英语阅读对于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如何利用好英语绘本这个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了很多英语教师探索的课题。有效地进行基于绘本的语篇教学,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促进学生的文化理解,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核心素养  在过去的十
【摘要】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三年的学生已经日渐成熟,但相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则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要在基于清晰认识学生情况、融合育人理念目标的基础上,灵活采用一定的教育策略,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班主任;学生发展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行为习惯、思想意识、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
【摘要】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规律,灵活地运用各种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正确地指导学生书写规范的汉字,从而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断提高写字的效率,让学生自觉地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关健词】小学;写字;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
[摘 要]高校基建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构建与自身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本文在梳理目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对J大学基建管理改革模式的案例分析,对高校基建工作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基建项目;管理模式;案例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4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