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6382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与运用恰到好处,有助于检查反馈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问的角度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着频繁发问、目标不明、问题过小、不区分对象等误区;而科学安排提问,则可解除这些误区,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策略探讨
  数学课是思维体操课,如何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课堂提问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课堂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又可调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提出优质高效的问题有怎样的策略呢?作为一线的教师,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下面就我对这个问题进行的一些初步探究。
  一、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学习“圆的认识”时,我在让学生看课件比较了不同形状车轮的汽车后提问:“人们为什么把车轮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或者三角形的呢?”学生对这种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感兴趣,在急于弄懂的心理驱动下,就会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去思考、去分析。
  又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我首先出示用两块颜色不同的硬纸板剪成的大小不同的两个梯形,提问:“哪一块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对第一个问题通过观察很快就回答出来了,但对第二个问题“大多少”就不好回答。此时此刻抓住学生渴望了解大梯形面积比小梯形面积大多少的心理要求,很自然地进入新课。这样设计提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学生学好这部份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提问要给学生留有探索的空间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样课堂提问也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这样就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问题过大、过难,学生难以回答,就会失去思维的积极性。因此,问题要难易适中,要考虑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
  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做到这样一组题:
  4×9 9= 6×9 9=
  5×9= 7×9=
  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只要求算出结果,那显然要求太低,但是要让他们说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我就在学生算完后提问:“谁能模仿这两组题自己编一组?”这一问,为学生思考两题的联系搭建"阶梯",提供了克服困难的机会,把学生推倒了探索、发现的前沿。最终,他们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取得了成功。
  三、提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
  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为了使课堂提问具有针对性,教师备课时,每设计一个提问都应考虑:要解决什么问题;该不该问;在什么地方问;怎样问等等。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第一个班级上时,我只是问:“圆到底有几条对称轴呢?请你们自己动手折一折。”结果学生还是折出原来自己想的条数,教学又返回到原地。在第二个班级上时我就问:“圆到底有几条对称轴呢?请你们自己先猜测一下,然后动手折一折,比一比谁找到的对称轴最多。”结果学生就不停地折了又折,真正感受到可以折出很多很多条,我就顺势说出“数也数不清,我们就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前后提问只是多了一句“比一比谁找到的对称轴最多” ,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这样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使这条“不通畅的路”一下子“通畅了”。
  四、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要课题。要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探索中解决数学问题。
  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及培养,不仅有赖于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以及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且还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只有科学地设置问题情景,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教学状态,才能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
  要做到这一点,应充分考虑到问题设置的原则。难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一定的难度,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活动,要使他们通过努力达到可以“跳一跳、摘挑子”的跨度,问题的设置应有主次、轻重之分,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注意问题的内在联系以及知识的前后衔接、坡度。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密度,问题的设置应疏密有间,有一定的停顿时间,以适应学生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点。一节课不能提问不断广度,问题的设置,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应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将活动的水平定位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才具有教育的价值。因此,教师在进行学生主体实践活动设计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作出准确的判断。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最主要的手段,是发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让课堂提问更有效,这是每一位教师理应重视的问题。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使课堂提问不拘于形式,更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史凤琢.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07,(08)
  [2] 陶俊丰, 刘殿仁.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七式[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7,(12)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在诊治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种类增多,器械价格升高,管理和维修的难度增加,这都是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设备的维修,往往是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部分,比如缺少管理制度、维修人员的技术不够、维修的资金投入过少等等,使得医院的医疗设备很大程度的影响了正常治疗的进行。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的难点内容,并且提出了现代化的管理措施,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其中计算教学、方程教学和图形教学中如何进行小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使用的范围逐渐扩大,而手机的APP因自身的便捷性、功能性以及方便的用户体验,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
拼音教学在小学语文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拼音学习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高段语文的学习。古往今来的方言差异导致广粤地区的人们对拼音的掌握难度很大。作为深圳的语文教师,深
【摘 要】文明施工管理不仅是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形象和整体实力以及素质的重要体现,而且还关系到市政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加强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 文明施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市政工程项目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文明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经济效益  0.引言  文明施工一般是指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现场保持良好的
【摘 要】10kV配电网作为我国现阶段配电网的重要形式之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用电,配网正常运行程度已经成为直接反映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相关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考核标准。文章对我国目前10kV配网运行出现的故障进行论述,并就故障出现的问题提出管理措施,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故障问题;管理措施  1.我国10kV配网运行故障分析  根据我国供电企业发生停电故障,自然灾害造成
【摘 要】地面气象测报预审工作的执行中,会遇到许多常见性问题,例如自动站降水的A文件、J文件起止时间不一致,日照观测中的时间表问题,以及数据的替代等,在计算机技术普遍运用的当下,还是不能抛弃人工的预审,要在人机结合预审的共同进行下,将这一工作做好做到位。本文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希望能够对日后的预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面气象;预审;人机结合  0.引言  在地面气象测报预审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迅猛,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设计风格与设计模式也逐步走向同化质,中国室内设计正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中国室内设计需要中国传统文化,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出现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以前下降了,主要表现在计算正确率下降,口算速度减慢等等。通过分析课堂中常见的误区,结合教学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纠正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而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首先要使学生喜欢你,只要学生喜欢你,就一定喜欢你教的课!教学行为是教师素质的外化形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