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当向学生介绍语用学理论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使他们能够更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本文主要论述了语用学理论中的会话含义理论以及合作原则,并提出了一些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语用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语用学口语教学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056-01
1 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英语口语能力的教授与学习中投入了巨大的经历和大量的时间。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英语发音和口语的流利程度,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虽然许多学生能在笔试中取得理想分数,但在实际的英语语言交流环境中,却不能成功地完成口语表达任务,并且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简单思想;而有的学生口语表达尽管很流利,却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各种语用失误,这成为影响学生口语交流的重要障碍。
2 语用学理论
2.1 语用学
语用学是一门关于语言应用的学说,它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同样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语用学实际上是研究在不同的语用语言能力涉及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何自然,2001)也就是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会使用“说话者意义”,“语句意义”或者“语境意义”,这种意义更多的依赖于说话者是谁,听话者是谁,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总而言之是取决于语境。例如:有人对你说:“You are a dog!(你是一条狗!)”你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是什么意思?)”你很清楚句子中各个词的含义,也明白句子的结构,但你不知道说话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或意图;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图,并用“What do you mean?(你是什么意思?)”来驳斥对方的说法。这就要取决于当时的语境了。
2.2 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是语用层面上的意义,它构成了语用学的基础。会话含义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逐字逐词表达的字面意义,而是说话者要表达的真实意义或真正意图。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而合作原则恰恰在解释会话含义的产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2.1 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
格莱斯认为在常规情况下,人们的交谈不会由一串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人们交谈时或多或少都会为合作而付出一定的努力。因为交谈的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是一个彼此都接受的谈话方向。这种目的和方向,也许在谈话的开头就明确,例如讨论问题时最初的建议;或是目的不太明确的,如闲聊;或是在交谈的过程中逐步明晰起来的。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的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便是合作原则。为了进一步解释合作原则,格莱斯在合作原则下面构建了四条相应的准则及其次准则:(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evance):要有关联,要切合题意。(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明白清楚。①要通俗明白,避免晦涩。②要清楚明了,避免歧义。③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④要井井有条,避免杂乱。
2.2.2 准则的违背
格莱斯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交际者并不是时刻遵守原则和准则,一旦说话者违反了准则及其次准则,听话者就会超越话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因此,人们在交谈时,常常会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故意违反准则及其次准则,目的是传达一种潜在的真正会话含义。
(1)数量准则的违背:A:What time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k?B:Sometime tomorrow morning.
显然B违背了数量准则。A的问题是想得到B的确切答复,但B的回答却很模糊,没有回答出A所希望得到的具体时间,即:答语中没有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的违背:A:What will you do if you can’t pass the exam?B: I’ll eat my shoes.
显然B违背了质量准则。因为每一个都清楚地知道鞋子是不能吃的,所以可知B回答的目的是:我一定能通过考试。
(3)关系准则的违背:A:Hey Sally,let’s play marble.B:How is your homework getting along Johnny?”
显然B违背了关系准则。因为B没有回答是否可以去玩,却问及A的作业做得怎样,所以B回答的目的是为了提醒约翰没有完成作业不能去玩。
(4)方式准则的违背: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B:OK, but I veto C-H-O-C-O-L-A-T-E.
显然B违背了方式准则。根据方式准则话语表达要简洁明了,可是B却故意逐个字母地拼出巧克力一词,其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听懂,只让A明白。
3 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3.1 对于语用学知识的了解
学生通过对语用学知识的学习,可以知道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种话语的含义。所以,一旦缺乏语用学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就会产生困难,从而难以理解对方话语的言外之意。
3.2 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加强跨文化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造真实的交流环境,选用适宜学生使用的口语教材,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原声影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开口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与本民族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他们在懂得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语言,很多时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在国外从事语言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给予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精确的指导,并邀请外国友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会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和传授语用学理论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会话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Levinson,S.C.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 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 and Semantics,Academic Press,1975(9).
关键词:语用学口语教学会话含义理论合作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a)-0056-01
1 英语口语教学现状
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英语口语能力的教授与学习中投入了巨大的经历和大量的时间。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英语发音和口语的流利程度,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虽然许多学生能在笔试中取得理想分数,但在实际的英语语言交流环境中,却不能成功地完成口语表达任务,并且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简单思想;而有的学生口语表达尽管很流利,却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各种语用失误,这成为影响学生口语交流的重要障碍。
2 语用学理论
2.1 语用学
语用学是一门关于语言应用的学说,它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一门新兴学科,同样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语用学实际上是研究在不同的语用语言能力涉及正确使用语法规则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在一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语言形式以实施某一交际功能的能力。(何自然,2001)也就是说,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会使用“说话者意义”,“语句意义”或者“语境意义”,这种意义更多的依赖于说话者是谁,听话者是谁,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说这句话,总而言之是取决于语境。例如:有人对你说:“You are a dog!(你是一条狗!)”你会反问:“What do you mean?(你是什么意思?)”你很清楚句子中各个词的含义,也明白句子的结构,但你不知道说话人说这句话的意思或意图;或者,你知道说话人的意图,并用“What do you mean?(你是什么意思?)”来驳斥对方的说法。这就要取决于当时的语境了。
2.2 会话含义理论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运用语言的理论,是语用层面上的意义,它构成了语用学的基础。会话含义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逐字逐词表达的字面意义,而是说话者要表达的真实意义或真正意图。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什么,而是说话人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然而合作原则恰恰在解释会话含义的产生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2.2.1 合作原则及其四条准则
格莱斯认为在常规情况下,人们的交谈不会由一串不连贯、无条理的话语组成,人们交谈时或多或少都会为合作而付出一定的努力。因为交谈的参与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一个或一组共同的目的,或者是一个彼此都接受的谈话方向。这种目的和方向,也许在谈话的开头就明确,例如讨论问题时最初的建议;或是目的不太明确的,如闲聊;或是在交谈的过程中逐步明晰起来的。为了实现成功的交际,人们总是有意或无意的遵守着一条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便是合作原则。为了进一步解释合作原则,格莱斯在合作原则下面构建了四条相应的准则及其次准则:(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①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②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evance):要有关联,要切合题意。(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明白清楚。①要通俗明白,避免晦涩。②要清楚明了,避免歧义。③要简明扼要,避免冗长。④要井井有条,避免杂乱。
2.2.2 准则的违背
格莱斯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交际者并不是时刻遵守原则和准则,一旦说话者违反了准则及其次准则,听话者就会超越话语的字面意思去理解话语的会话含义。因此,人们在交谈时,常常会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基础上故意违反准则及其次准则,目的是传达一种潜在的真正会话含义。
(1)数量准则的违背:A:What time are you going to the park?B:Sometime tomorrow morning.
显然B违背了数量准则。A的问题是想得到B的确切答复,但B的回答却很模糊,没有回答出A所希望得到的具体时间,即:答语中没有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2)质量准则的违背:A:What will you do if you can’t pass the exam?B: I’ll eat my shoes.
显然B违背了质量准则。因为每一个都清楚地知道鞋子是不能吃的,所以可知B回答的目的是:我一定能通过考试。
(3)关系准则的违背:A:Hey Sally,let’s play marble.B:How is your homework getting along Johnny?”
显然B违背了关系准则。因为B没有回答是否可以去玩,却问及A的作业做得怎样,所以B回答的目的是为了提醒约翰没有完成作业不能去玩。
(4)方式准则的违背:A:let’s get the kids something.B:OK, but I veto C-H-O-C-O-L-A-T-E.
显然B违背了方式准则。根据方式准则话语表达要简洁明了,可是B却故意逐个字母地拼出巧克力一词,其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听懂,只让A明白。
3 对口语教学的启示
3.1 对于语用学知识的了解
学生通过对语用学知识的学习,可以知道在日常交际中,说话人有时故意违背合作原则,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表达某种话语的含义。所以,一旦缺乏语用学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在与人交流时就会产生困难,从而难以理解对方话语的言外之意。
3.2 提供真实的交际情景,加强跨文化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造真实的交流环境,选用适宜学生使用的口语教材,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英语原声影片,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开口的兴趣;同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与本民族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他们在懂得文化的基础上去学习语言,很多时候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在国外从事语言教学有经验的教师,给予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精确的指导,并邀请外国友人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会对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向学生介绍和传授语用学理论知识,让学生真正了解会话含义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 Levinson,S.C.Pragma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3] 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 and Semantics,Academic Press,19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