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环,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研究和实施热潮最初起于基础教育的改革,现在已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本质上是能力教育,而计算机教学强调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将计算机当作信息工具使用,具有独立判断如何使用工具、何时使用工具的能力。
现如今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也都设置成为必修课,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环,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软件做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 “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情况。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大大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二、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结构思维,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它要求用结构化的思想,把复杂问题进行剖析、分解,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计算机语言程序是模块化的,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模块去解决,是计算机程序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学习,学生们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学完后,用C语言设计一个应用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搞一个题目,把一个题目分成几个模块,同小组同学再分工去做,一个大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去解决。这种方法既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又容易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是指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计算机语言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在程序设计中,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其次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最后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描述的过程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多个数中求最大数的问题,分析想像拿第一个数和以后的每一个数比,找到多个数中的最大的,把它换到第一个位置,再拿第二个数和以后的各数依次去比,找出第二大的,依此类推。可见用计算机语言经常编写程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意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摈弃了以往数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X= X+1,这在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 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 导致学生从小学至初中直至高中,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而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和创造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能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 艾明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6,3
[2] 刘薇,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刍议,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 素质教育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TP3-4;G712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它的研究和实施热潮最初起于基础教育的改革,现在已扩展到高等教育领域,使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素质教育本质上是能力教育,而计算机教学强调的就是教导学生如何在各种不同环境下将计算机当作信息工具使用,具有独立判断如何使用工具、何时使用工具的能力。
现如今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正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在各级各类学校也都设置成为必修课,且由于计算机教育贴近现实,有着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因此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环,计算机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 计算机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所谓计算机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能用字处理软件做一些文字编辑的能力,使用数据处理软件统计数据的能力,甚至使用因特网获取信息的能力等。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功能性文盲”是指那些受过一定的教育,会基本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图表,不能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交流与管理,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计算机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 “功能性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在浩如烟海的因特网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情况。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认为各种外语、计算机资格认证和驾驶执照是通向世界的通行证。因此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大大增加学生就业机会。
二、计算机教学中的素质培养
1.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结构思维,是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它要求用结构化的思想,把复杂问题进行剖析、分解,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计算机语言程序是模块化的,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模块去解决,是计算机程序的思维方式。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学习,学生们习惯于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来逐个解决,久而久之,从根本上形成了良好的结构思维的品质。比如C语言程序设计学完后,用C语言设计一个应用软件,在设计过程中分成几个小组,一个小组搞一个题目,把一个题目分成几个模块,同小组同学再分工去做,一个大问题化解为几个小问题去解决。这种方法既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又容易把问题解决,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了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是指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计算机语言课的教学过程就是以抽象思维为基础的。在程序设计中,首先要考虑适当的算法,其次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一般规律,最后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出来,这个描述的过程就是抽象思维的过程。在程序设计中大量的使用了猜测、归纳、推理等思维方法。比如在多个数中求最大数的问题,分析想像拿第一个数和以后的每一个数比,找到多个数中的最大的,把它换到第一个位置,再拿第二个数和以后的各数依次去比,找出第二大的,依此类推。可见用计算机语言经常编写程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在创造活动中或者在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有创意的思维。它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提供新颖独创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在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程序设计有别于常规思维,在程序设计中大量摈弃了以往数学中所形成的常规思维模式。比如累加程序和大量的赋值语句中使用了X= X+1,这在数学中无法成立的式子极具新鲜感,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三、 计算机教育促进其他学科的发展
计算机教育作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能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比而言,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学内容过于陈旧,基础过于厚重, 导致学生从小学至初中直至高中,竟还无法窥其现代数学之一斑。而计算机学科利用最新的科技手段、最现代化的方法研究新旧问题,这一点正好能作为数学教育的补充和完善,引起数学教育界的重视,促进数学教育的改革。从广度上看,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学习四项。计算机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还应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操作计算机,以帮助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些优秀的辅助学习课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解题策略,开发学生心智,在实践运用中也有上佳的效果。
总之,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激励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其积极主动参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才能和创造思维,养成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从长远看,能增加学生未来的择业机会,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从大处看,能促进我国高新科技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科技大国。
参考文献
[1] 艾明晶,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计算机教育,2006,3
[2] 刘薇,在计算机教学中融合素质教育刍议,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