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f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建设背景
   江苏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机制问题;二是教师的积极性还未得到充分调动;三是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程度不高,信息技术的应用依然停留在较浅层面。
  二、具体措施
  (1)整合网络。以江苏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为依托,以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建成覆盖全省高速互联的江苏省教育骨干网。
  (2)建设江苏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平台技术架构为三横三纵:三横有基础设施层(IaaS)、平台层(PaaS)、软件服务层(SaaS) ;三纵指统一管理服务、统一安全服务、统一标准规范。平台应用体验分为三屏四类:三屏即终端设备——计算机、手机、电视;四类应用指学习应用、资源应用、行政应用、个人应用。
  (3)优化资源。建设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教育管理信息库、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全省教育优质资源和教育管理信息的开放和共享。
  (4)凝聚队伍。建成多样的、开放的、可更新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体系,提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业务机构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的信息化应用能力,并通过推动信息化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的骨干队伍。
  (5)创立机制。建立一个有效的贯穿信息化管理、应用和服务环节的技术保障体系,建立以公益性为主、市场化为辅的经费保障机制以及兼顾公平与效益的网络运行机制,确保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近期工作展望
  进一步优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江苏教育科研网在基础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的网络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施金教工程。进一步抓好平台建设和应用队伍的建设,以培训和比赛活动为抓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和应用水平。探索完善平台运营机制,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增强区域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提高平台服务技术保障水平。
  (根据现场录音及PPT整理)
其他文献
温州高利贷泛滥既有供给的原因,也有需求的原因;既有政策的原因,更有制度的原因,而更深层次却反映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陷入困境的真实现实。高利贷等地下金融繁衍生殖源于金融市场
台风“纳沙”来势迅猛,狂风夹裹着骤雨,毫无商量余地地扑到海岛的每一寸土地。整个海口为了安全考虑,已经播发了学生停课的通知,海南大学也在其中,这是张玉苍生平第一次遇到台风。这个出生在北方内蒙大草原的汉子,此前对台风的认知只是通过电视电影等媒介,现在,他来海南仅一月有余,却结结实实地感受了一把。  “海南的气候还不错,适应得还行,只是没想到台风会这么厉害。”略带北方口音的张玉苍爽朗地笑。下午,他从学校
土地采用保护性耕作方法,可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蓄水能力,提高雨水利用率,培肥地利,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耕作次数,降低生产成本,各种农作物增产明显。 The method o
文章提出了一类针对煤矿企业矿级计算机网络建设的方案,分析了影响网络互联出口选择的主要因素,提出以太网光纤接入、XDSL接入、DDN接入等多类网络出口类型,选取树型网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