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志华:中国是匹克最大的市场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厦门举行的匹克2010至2011冬春新品订货会上,匹克的国际化战略一如既往地与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赛续约,并与新西兰奥委会、塞尔维亚篮协达成战略合作。这种将多个强势资源顺势“纳入囊中”的操作方式,正是匹克国际化战略一直坚持的多元化思路。
  多年来,不断致力于打造国际化品牌的匹克,就像一个在外打拼的孩子,远赴世界各地,不断地努力奋斗,尽可能地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一切都是为了回到中国这个大家庭里,并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其实,每个在外奋斗的孩子都是值得肯定的,更何况匹克是载誉而归。
  
  从18美元到310克的升级
  
  匹克如今风光无限,第一个将中文广告牌放在NBA赛场,签约12名NBA球星,与另一高端篮球赛事资源FIBA达成战略合作。不过许志华给记者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2002年许志华带着匹克去拉斯维加斯参展,这是在外经贸委的组织下,和中国展团一起去。但是匹克的一双篮球鞋是18美元,而2米外隔壁展厅内企业售价的篮球鞋却只有2.2美元,这让许志华意识到匹克的弱势。许志华表示,虽然那会儿一张单都没有签到,但是他也因展会了解到了国外的市场,开始有意识地走品牌国际化的道路。
  如今匹克在众多国际一线品牌中已占据一席之地。据许志华介绍,匹克不仅重视品牌的提升,同时也注重产品品质的升级。“在和国际品牌的产品差异上,我们已经缩小距离。”许志华称,匹克新款篮球鞋重量仅310克,比耐克的最好的篮球鞋还轻,其实通过技术的研发,产品品质差距非常小,不做奢侈品,不做小众产品,做大众的消费品,中国的品牌发展才更有机会。
  
  从NBA到奥运会的扩张
  
  2007年8月,匹克在北京宣布与伊拉克奥运队达成战略合作的消息时就已经透露出,匹克有意在篮球之外的领域,与国际品牌进行多品类的直接竞争。而本次订货会上匹克与新西兰奥委会的合作也是进军奥运会的战略性举措。据悉,匹克将为新西兰代表团提供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2010年首届夏季青年奥运会(8月在新加坡举行)及2010年的英联邦运动会(10月3日-14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各种专业装备。新西兰国家奥委会市场营销部部长特里·戴利(Terry·Daly)代表新西兰国家奥委会主席,在签约现场表达了对于匹克的肯定和双方合作的美好展望。
  来自新西兰的罗斯·戈登(Ross Gordon)在接受《中国市场》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新西兰扮演代理商和战略顾问的角色,这次合作,是将匹克和新西兰的体育事业相结合。而他也看好匹克在新西兰的前景:“匹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品牌,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及不一样的设计、市场和更多潜在客户。而匹克20多年来的成就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品牌。”
  
  从国外到国内的回归
  
  2005年匹克启动国际化战略,与休斯顿火箭队合作,真正开始了品牌国际化的进程。许志华说,有一次他在美国NBA赛场碰到了一位老华侨。当得知许总来自匹克后,老华侨激动地说,匹克是第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企业,作为一个中国人,他十分自豪。
  打造国外的美誉度就是为了更好地为中国市场服务。许志华表示,虽然匹克现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但是最终目的还是回归到中国这个大的市场。他认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国际化程度和市场深度已经和纽约、香港、东京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虽然进军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许志华乐观地表示匹克将通过在二、三级城市的铺垫进而打入一级城市,完成匹克的回归。许总透露:今年匹克将新增1000个专卖店,以做深、做实为策略,立足二、三级城市。同时在渠道上作进一步细化,为更好地回归中国市场打下基础。(编辑/俞晓兰)
其他文献
大集不应只是短暂的舞台剧。大集经济更应在新的城市、新的市场扎根,生长,四季常青……这是主办方、参展商以及消费者的共同意愿。    “大集的东西好是好,但大集过后,我们如何不出北京市就能买到各地的产品?”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很多消费者提出类似的问题,这背后涉及的是如何把红红火火大集的短期效益转化成长期的经济增长点。  其实,面对如此火热的场面,很多商家看到了走出家门以外的广阔市场。他们在开阔眼界、品
在商品交易过程中,保理业务对买卖双方都具有风险控制与短期融资功能。新疆保理业务在迅速增长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供给主体少、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保理业务规模与进出口总额不相
作者简介  迟福林,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2002年被中组部、中宣部、国家人事部和国家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大学的客座教授或特聘教授。    摘要:
通过传统微生物学方法,从广西玉林市广西玉林师范学院西校区池塘里土壤中筛选到一株甲烷利用细菌HG06,能以甲烷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无机培养基上生长。通过形态观察及16S rRNA编
为寻找合适的产脂肪酶野生菌,以期能高效的催化合成生物柴油。通过添加橄榄油作为惟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油污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酶活力值
在总结现有的国内外圆形柱脚刚接节点的大偏心理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求解柱脚平衡方程,应用计算机编程技术,经过大量的计算及曲线拟合,总结出一种方便工程人员使用的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