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0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年一贯制也称“初中起点大专”,生源来自省内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和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生源地域文化不同,加之参差不齐的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导致学生的个体差异大,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了解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角色的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从而促进平安、和谐校园的建设。
  本研究以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医药工程系为例,了解五年一贯制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五年一贯制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本文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2014级至2016级共83名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用SPSS19.0按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是否为学生干部3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设定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通过分析三个年级除精神病性、躯体化、人际关系外,其他各项得分均体现出2016级高于2015级,2015级高于2014级,2014级高于全国常模;除躯体化外,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其中焦虑和偏执两个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学生干部,除强迫和抑郁两个因子外,其他因子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对五年一贯制学生不同群体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疏导和治疗问题学生,培养健全人格的技能型人才。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全系五年一贯制22名女生全部参与,采用分层随机方法,选取医药工程系2014级至2016级五年一贯制学生,发出问卷90份,收回有效问卷83份,总有效率92.2%。
  2.方法
  本研究采用SCL-90量表对三个年级选中的对象进行团体测评,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学生独立完成。数据用SPSS19.0对SCL-90的总分、总均分以及軀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恐怖、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等9个因子,共11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数据用表示,对于所有样本数据使用t检验来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不同年级的心理卫生状况
  五年一贯制2014级、2015级、2016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全国常模的比较,见表1。
  三个年级总分、总均分、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除精神病性外,其他各项得分均体现出2016级高于2015级,2015级高于2014级。
  2.不同性别的心理卫生状况
  五年一贯制男生、女生心理卫生状况的比较,见表2。
  除躯体化外,其他分类指标评分中男生均高于女生,焦虑和偏执两因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各分类指标中的得分与全国常模相近。
  3.不同角色的心理卫生状况
  五年一贯制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心理卫生状况的比较,见表3。
  学生干部在11项分类指标中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其中除了强迫和抑郁两因子之外,其他各项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非学生干部在各分类指标中的得分与全国常模相近。
  三、讨论
  五年一贯制学生的SCl-90测评中总分、总均分、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常模。这与赖晓红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的研究中结论一致,此年龄段的职业院校学生评定指标明显高于全国常模。主要原因与五年一贯制学生和通过普通高中学习而升入高职的学生相比,存在年龄偏小、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差、逆反心理强等。
  除躯体化外,男生分类指标评分中均高于女生,其中焦虑和偏执两因子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与于永宏的结论相一致。可能与我校五年一贯制生源大部分来自省内与当地的风俗有一定关系,从以往我们对本校的五年一贯制学生基本信息调查中发现,女生往往来自多子女家庭,普遍比同年龄段男生心理成熟,在学习成绩、各类综合类竞赛中的表现均优于男生。在违反校规校纪方面,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男生造成的。
  学生干部在分类指标中得分均高于非学生干部,这与李玉梅、叶青,李锐等研究结论一致。学生干部是连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需要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另外学生干部之间的竞争压力也大。五年一贯制的学生干部面对自身的理论课、实操课、各种技能竞赛、各种技能证考试的同时还要面对学生干部工作带来的压力,部分学生干部面对动机冲突、沟通不畅、过分在意他人评价,抗挫折能力差,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四、结论
  五年一贯制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需要、发展任务不相同。根据其成长特点,加强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人际交往、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教育与指导,对学生干部要做到选拔得当、表达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培养跟得上,引导学生干部进行自身剖析提升心理品质。在学校层面,领导重视,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体系,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
  责任编辑何丽华
其他文献
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兴专业,是艺术设计理论与电脑操作技术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室内环境设计、服装美术设计、商业美术设计、包装设计和日用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等现代工艺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给中职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现在中职学校正面临大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学质量决定着—所学校的命运,美术设计与制作
电类专业课程是中职学生掌握电类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职业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电类专业课包含有较多电工电子实践操作内容,学生动手的机会多,按理说应该是学生较为喜欢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有效性比较差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忽视了师生之
一、对“学军、尚道、匠心” 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一)诠释  1.学军:学军就是职业学校通过半军事化管理,通过与驻军的军校合作,开设军体课,对学生进行军训,来培养学生的军人作风、军人品质。通过学军,创建新型职业院校的管理理念、体制、机制、规章制度,从而培养学生最基本的世界观、人生观。  2.尚道:尚道包括崇尚道德与崇尚宇宙间之道理,即崇尚科学。  (1)崇尚道德中的“尚”为“尊崇”、“崇尚”;“德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目标是培养能满足现代林业发展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向技能型人才,其中,小班区划是必备技能。现代林业生产实践中,小班区划是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性工作,小班区划要求高、工作量大,传统的现地对坡勾绘区划方法存在人为主观性、效率低、不够科学客观等问题,而随着无人机、3S技术、PDA等技术应用日渐普及,小班区划工作也进入了精准林业新时代。在传统的教学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形
二十一世纪应该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最迅速、最蓬勃的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高频推出,令职教人欢欣鼓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支持政策,推进校企一体化育人。”国家文件中涉及到中观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实属罕见。同样,我们看到:《201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开展
在这个科技日益革新,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身上若是没有“微”元素,似乎要被时代淘汰,微博、微信、微电影、微杂志占据着我们生活的“头版头条”,我们似乎可以一天不说话,但却无法离开“微”生活。在“微”风的吹拂下,“微时代”不期而至,教育界也开始研究和探讨这“微”革命背后的神奇力量。不难发现,自2011年佛山首创“微课”开始,微视频微课在教育界似乎呈现出一种繁荣的发展态势,各种比赛数不胜数,各种门户网站资
现代学徒制是通过校企合作,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对学生进行的全日制在岗培养。近年來,现代学徒制开始在国内许多高职院校试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学徒制探索实践的重要内容。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根据自身特点立足通信行业,致力于为通信行业培养专业人才,2015年,学院与呼叫中心行业就培养专业人才开展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开启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收到了良好的成
在中职院校的操作类课程中,有效地应用微课,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专业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因此,教师应该有效地利用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本着点睛式启发原则、多角度分层原则和科学资源整合原则,辅以自身的教学手段,开展好教学活动。  一、微课在中职操作类课程教学应用优势  (一)有效提升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在学校内设置了相关的操作类专业,因为操作类专业在社会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广泛性和普
现代职业教育教材可以从应用形态上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和专业核心课程教材三个大类。它们虽然具有职教教材的共同属性,却有着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因而在开发要求上具有各自的基本规定性。下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修订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第2版)、《动漫美术基础》(第2版)这三类三种中职教材为例,对此进行基本探讨。  一、公共基础课程文化型教材  语文课程作
一、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可见,中职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除了需要具备较高的岗位操作水平,还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如何在培养中职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又能促进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