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电工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ju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职业学校中,《电工基础》是电工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他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它是抽象性、实验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而职业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作深奥难明,于是厌学、畏难情绪油然而生。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课堂上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让学生学会学习,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电工基础》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用语言文字、挂图和模型等向学生传导信息,面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行,但是却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抽象、不直观,特别是对于抽象的事物难以表述等。而多媒体技术正好弥补了这些不足,它可以创设问题情景,使原来抽象乏味的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与观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是目前最好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依附于书本知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众,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携带繁多的教具进入课堂,而是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
  相结合的电子课件,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在《电工基础》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很多重点、难点,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即使花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也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现在有了多媒体技术,课堂上遇到抽象乏味、难以理解的问题,就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学片通过多媒体投影,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或影像演示出来,便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理解,并加深印象。比如在“电动势、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教学中,电动势的形成是学生最难接受的知识点。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叙述和传统挂图,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非静电力移动正电荷这一难点,通过一个程序控制正电荷在电源两极间移动的速度和数目。这样,正电荷运动的立体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为突出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应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以教师为主导,重视培养自学能力”的教学环境。古人云:“学则须疑”。有疑才有问,怀疑是发现、设想、思考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电工基础》课一般通过举证电类自然现象、生活现象,观察实验现象,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使思维活跃、开拓起来,无拘无束,充分发挥才智,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创新的探究之中。《电工基础》中有关磁场性质的内容,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设计课堂演示过程:(1)磁铁靠近大头针和小木杆;(2)通电与不通电导体周围放杂乱无章铁屑;(3)直线电流、环形电流产生磁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场力作用;(4)切割磁力线时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生电流等等。学生直观看到种种现象时,自然而然会在头脑中生出疑问:“磁体为何吸引大头针不吸引小木杆?电、导体、磁场,有什么关系?导体为什么会自动移动?学生急着要搞清楚怎么回事,渴求解决问题,思维闸门被打开,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感性认识,学生将要进行的学习、创新活动也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质疑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教师引导学生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学贵有疑”,只要新课伊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那么定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激进学生创新的波澜!
  
  ●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电工基础》实验实习,避免操作事故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在学生实验前,老师要反复讲解、强调实验时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等,并且还要反复示范操作要领,特别是学生人数较多的班级,老师的讲解、示范的时间几乎要占用三分之一以上的课时。由于第一次接触这些实验,不少同学感到很茫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如果引入多媒体技术,这个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比如,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实验,何时闭合或断开开关,如何调节稳压电源,都有一定的难度,并且有严格操作规程。为了让学生对整个实验流程的操作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个实验的实验步骤、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制作成分段的带有目录形式的VCD教学片给学生观看。从而大大方便了同学们对实验步骤的了解和操作规程的掌握,使他们实验起来从容自如、得心应手。电工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例如单相变压器的空载和短路实验,空载实验在低压侧通电进行测量,短路实验在高压侧通电进行测量,如果在实验中把变压器的高、低压侧接反,就会造成意外的触电事故。而多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渲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从而避免因错误操作引起的事故。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很多,但具体实施时还需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采用,都应从教学内容出发,都应为教学目标服务。因此,课前要钻研教材、理清重点难点,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点,这样才能有目的地选择适用的手段帮助上好课。其次,在分析好教材的基础上,有目的地选择教材和辅助手段。多媒体的应用贵在精而不在于多,不能把能找到的所有材料不加选择地全部用上,否则,只会让人感到是材料的堆积,而非为协助课堂教学而用。最后,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媒体的使用只是为协助教师上好课,教师的讲和导仍然是很重要的。应明确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多媒体处于从属地位,是为学生的学、教师的导服务的,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作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手段像一缕温馨的风,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气息,又似一种动力源,给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进而推动教学的全面改革。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用最新、最好的教学手段优化课堂结构,更有效地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人们越来越发现,网络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与丰富的教学资源,它推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
本文主要研究两种不同混凝土外加剂对胶凝材料相容性分析,通过选取C30和C50两个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在不同掺量下净浆的流动度和60min流动度,通过流动度的变化得出两
● “无缝”整合,体现学科本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设计中,学生单一地从课文文本中获取知识,产生的疑问无法解决、想深入地理解和感悟维吾尔  族的风土民情更是困难重重,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来满足其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网站学习平台的提出、使用恰好与本课的教学目的“无缝”整合。在本课中,雷老师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深思,在“梳理特点”、“深层品悟”、“拓展延伸”等各环节中,以网站为信息交流
叙述了小型铝合金壳体潜水电泵的基本概况,包括大致构造、各主要铝合金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以及该行业目前总体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