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建设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模式的新趋势,在素质教育畅行天下的当今教育界,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试卷卷面上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与升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因此,在学生基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黄金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更加重要。本文将就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展开讨论,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如今的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位,而是仍旧延续以往那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单纯重视课本知识的灌输,将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及学生生活隔离开来,只会督促学生死记硬背,并未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免使他们在接触家庭、集体、社会时遇到各种问题不懂得如何处理。因此,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没有把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没有针对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做出深入研究,对课程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很多教师主观上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等主要科目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也看轻思想品德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数英等主要科目上。长此以往,导致师生在课堂上彼此脱节,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今大多数初中生都是“00后”,他们的个人意识较强,受溺爱程度较深,很多都沉浸于虚拟网络世界里,将父母的管束和督促当成“耳边风”,产生放纵自由的状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主要科目的成绩每况愈下,思想品德等“副科”更是不闻不问。
(三)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欠缺。部分学校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配备上的缺陷,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备课不认真,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课方式呆板,没有任何创新,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思想品德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是无从谈起。
(四)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尤其是在很多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校在置办教学资源方面缺少足够的资金,限制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他们加深理解,都无法实现。
二、如何提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全面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如果教师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有所突破,最主要的就是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不断完善授课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要把初中思想品德课当成与语数英一样重要的“主课”对待。学校方面可以对教师实行监督考核评价,以最直观的方式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在接受到来自教师及学校的双重压力后,学生自然会加强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学习,深入探索,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贴近生活法”或“快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及善于质疑的思维方式,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1、“贴近生活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看短片、看漫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促使他们考虑如果自己遇到主人公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就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形成了最佳学习状态。如在讲授家庭责任时,可以建议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更多承担家庭的责任。
2、“快乐教学法”,注重发挥教师的幽默感。课堂上,幽默感不但可以使教师更有亲和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课堂上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爱玩爱闹”的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方式,摒弃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如在谈及法律问题时,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不同的角色,了解我国法律制度及法庭模式。
3、时事教学法,注重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初中生往往对国家大事、社会新闻有着一定的敏感性,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与明辨是非还有着一定差距,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联系时事、阅读报刊或新闻,把当今社会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或者带有道德评判标准的事件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评判,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在最近济南市出现的“最美司机”宋洋这一事件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位平民英雄的所作所为,明确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
4、以思想品德课本为依据,开展多种活动,如情景短剧、辩论大赛等,让学生融会贯通。如在“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敏感话题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阅“彭宇案”、“许云鹤案”,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让学生将这一情景演出来,切身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声音,可以组织一次辩论大赛,让学生经受“道德的考验与良心的追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设定情境做出深入思考,对这些事件予以正确评价。
三、结语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進行教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有益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刻骨铭心的印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正确的思想、思维方式的培养,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重视这门学科,千方百计抓好这门科目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饱满的求知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当中,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出版社,2009(12).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S].2011.
[3]段燕琴.试析备学生的学习方法[J].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提升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0-00-01
如今的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并没有将素质教育方针落实到位,而是仍旧延续以往那种“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单纯重视课本知识的灌输,将所传授的知识与社会实践及学生生活隔离开来,只会督促学生死记硬背,并未将课本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免使他们在接触家庭、集体、社会时遇到各种问题不懂得如何处理。因此,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产生兴趣,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课教师没有把素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没有针对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做出深入研究,对课程的重要性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很多教师主观上认为只要学好语数英等主要科目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在教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也看轻思想品德课程,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数英等主要科目上。长此以往,导致师生在课堂上彼此脱节,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
(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今大多数初中生都是“00后”,他们的个人意识较强,受溺爱程度较深,很多都沉浸于虚拟网络世界里,将父母的管束和督促当成“耳边风”,产生放纵自由的状态,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主要科目的成绩每况愈下,思想品德等“副科”更是不闻不问。
(三)部分教师的专业水平欠缺。部分学校对于思想品德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师资配备上的缺陷,部分教师由于缺乏专业培训,备课不认真,在课堂上照本宣科,讲课方式呆板,没有任何创新,让学生提不起兴趣,思想品德课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是无从谈起。
(四)教学资源较为匮乏,尤其是在很多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校在置办教学资源方面缺少足够的资金,限制了思想品德课教师的发挥。思想品德课教师想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或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让他们加深理解,都无法实现。
二、如何提高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全面重视思想品德课教学,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如果教师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方面有所突破,最主要的就是对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有新的认识,不断完善授课方式,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同时,学校要把初中思想品德课当成与语数英一样重要的“主课”对待。学校方面可以对教师实行监督考核评价,以最直观的方式学生成绩来评价教师。在接受到来自教师及学校的双重压力后,学生自然会加强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学习,深入探索,在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贴近生活法”或“快乐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及善于质疑的思维方式,主动学习知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质量:
1、“贴近生活法”,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通过看短片、看漫画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促使他们考虑如果自己遇到主人公的问题如何解决,这样就让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形成了最佳学习状态。如在讲授家庭责任时,可以建议学生回家后为家人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更多承担家庭的责任。
2、“快乐教学法”,注重发挥教师的幽默感。课堂上,幽默感不但可以使教师更有亲和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课堂上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魅力。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爱玩爱闹”的天性,采用游戏教学方式,摒弃以往死板的教学方式。如在谈及法律问题时,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扮演法官、原告、被告等不同的角色,了解我国法律制度及法庭模式。
3、时事教学法,注重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所在。初中生往往对国家大事、社会新闻有着一定的敏感性,但由于他们的阅历有限,与明辨是非还有着一定差距,思想品德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联系时事、阅读报刊或新闻,把当今社会涌现出来的平民英雄,或者带有道德评判标准的事件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评判,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在最近济南市出现的“最美司机”宋洋这一事件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这一位平民英雄的所作所为,明确爱岗敬业的真正含义。
4、以思想品德课本为依据,开展多种活动,如情景短剧、辩论大赛等,让学生融会贯通。如在“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一敏感话题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阅“彭宇案”、“许云鹤案”,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后,让学生将这一情景演出来,切身体会当事人的心境。同时,针对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声音,可以组织一次辩论大赛,让学生经受“道德的考验与良心的追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设定情境做出深入思考,对这些事件予以正确评价。
三、结语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進行教授,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有益的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形成刻骨铭心的印象。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应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与正确的思想、思维方式的培养,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积极重视这门学科,千方百计抓好这门科目的教学工作,让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饱满的求知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当中,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山东教育科研出版社,2009(12).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S].2011.
[3]段燕琴.试析备学生的学习方法[J].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