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水“慢”下来的时候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iao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暗夜之光 何翠婵 摄
行云流水之一 何翠婵 摄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关于美的发现的名言,也是被广大美学工作者反复引用、强调的座右铭,以激励自己,要仔细观察,细心发现世界的美。而对于摄影人来说,细心发现美,更是摄影的前提,因为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细心感受,才能发现美的瞬间,才有要捕捉下来的创作冲动。而要有所发现,除了仔细观察,我感到只有让思绪和脚步“慢”下来,心才能静,才能摒弃杂念,与世界对话,才有时间和余地去观察和发现。
  从2017年开始,我对于“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尽然会使我着迷,成为我拍摄的重要题材。无论是小溪、河流、池塘、湖泊、大海……只要有流水的地方,总是经常引起我的注意,放慢脚步,或驻足观察,看它的动态,看它的纹理,看它的光影色彩,这种种的变化,也经常带给我无限的惊喜:在流动的水面上,通过慢速快门的拍摄,动感、光影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简直是最伟大的灵魂妙手,描绘成无数精彩的画面。

“选材”


  “选材”,又可分为前期取景、器材选择和后期筛选和裁剪。
行云流水之二 何翠婵 摄
高山流水 何翠婵 摄

在前期取景


  对于那么大的水面,那么多的纹理,必须有所取舍,选取最有趣、最能感动自己的部分,取景以局部为宜,不宜大场景,否则容易失之“纹理杂乱”、缺乏主题。

选取适合的器材也很重要


  拍摄水纹,主要用到的器材包括:长焦镜头、宽容度相对较好的相机、减光镜(或者增倍镜)、三脚架。
  镜头:由于是局部取景,又是在户外,人离要拍摄的水面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拍摄器材上,以长焦镜头为宜,我用的是70-200,有时会用2倍的增倍镜增焦,也就是说,有时最长焦段可达400mm,这样基本能抓取到适合“入画”的局部水纹,减少后期的裁剪率,这也是避免照片像素过多流失的重要手段。
  相机:使用宽容度较高、像素较高的相机,所拍摄的水纹,过渡更加流畅,画质更加细腻。尤其是晚上拍摄水纹,或者暗部较多的情况下,对相机的宽容度要求更高。至于高像素,也是为了后期裁剪时能留住更多的细节。
  减光镜(增倍镜):由于拍摄水纹,尤其是白天拍摄,光线较强,但是又需要较慢的快门速度,减光镜(或增倍镜)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具体在后文介绍。
蜀道寒云 何翠婵 摄

后期筛选和裁剪


  为什么要后期筛选和裁剪?拍摄水纹,并不像拍摄其他相对静态的对象那样,快门按下之后,摄下的物体形态和按快门之前差别不大。水是流动的,看到精彩瞬间的时候按下快门,再从眼到手,再经过快门速度的延迟,到相机里成像,所得到的影像,已经不是先前看到的那个瞬间的了,它的变化非常快,无法完全掌控,也不可预料,因此,后期对于照片的筛选,就是二次选取“瞬间性瞬间”,也是心境进一步静下来之后的自我對话。而裁剪则是二次构图,决定画面的基本结构和基调。这一步非常关键,水纹的灵气、画面的格调,整体的气质,都在这裁剪中基本定调,考验的不仅仅是常规的构图功力,更是对美的感悟——水纹是非常抽象的视觉形态,它几乎没有可理性感知的概念,是纯视觉的,并通过视觉与内心对话,从而告诉作者需要保留什么样的照片,保留画面中的哪些元素。

拍摄方法

快门的速度


  拍摄水纹,在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之后,就要用“慢门”拍摄了。由于水的流动,快门速度放慢之后,传感器上可以有更长的时间来捕捉它变化的过程和动态。但拍摄水纹,和拍摄水面风光时用到的慢速快门不一样,不宜过快,也不宜过慢,过慢则水面“雾化”,纹理无法呈现;过快则动态不足,纹理杂乱,一般控制在1/6 秒—1/20之间,具体的参数设置,则需根据水的流动速度、光影节奏和需要呈现的大致的状态而定。

减光镜(增倍镜)的运用


  拍摄水纹,既然要运用慢速快门,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减光镜的运用,有利于减少通光量,压低快门速度。其实,增倍镜也有这样的作用。镜头装上增倍镜之后,除了延长了焦距之外,镜头的实际最大、最小光圈值,也缩小了相应倍数,光圈值可以收得更小,减少通光量,实现压低快门速度的目的。当然,如果有一只光圈值足够小、画质足够好的长焦镜头,增倍镜和减光镜就可以省略了,毕竟,这两者或多或少,总会有损画质。
夜光曲 何翠婵 摄
瑰丽诗章 何翠婵 摄

Tips


  ◎ 为了减少水面的反光和画面的可视感,镜头尽量与水面垂直。
  ◎ 由于是长焦拍摄,拍摄距离又不会很远,画面的景深都相对较浅,对焦点上方和下方容易产生虚焦,影响视觉,因此尽量运用小光圈,加大景深。
  ◎ 可以利用三脚架作为一个制高点进行拍摄。
其他文献
為了丰富俱乐部会员活动,加快提高会员创作水平,2019年1-12月,《大众摄影》俱乐部将实施俱乐部联展制,全年题材暂定为综合,参加者限为俱乐部会员。并将对俱乐部实行星级认定,入选作品积分与作品水平、俱乐部星级挂钩。《大众摄影》杂志每月将开辟6个版面发表会员入选作品。请会员直接在各自俱乐部专区“发帖”投稿。俱乐部星级管理办法、会员激励办法、会员积分办法、俱乐部会员申请条件、单独摄影组织参与办法、更多
0何70成 摄071  2019年2月,米盖尔·德·塞万提斯图书馆出版了全新的西语版《上海指南》(Guía de Shanghái),以帮助西班牙语母语者更好地探索上海,同时推出了由韩培培策展的相关展览《城市漫游探索》。  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背景,却同是生活在上海的4位年轻摄影师——亚历杭德罗·斯科特(Alejandro Scott智利)、何成(中国)、琼·洛巴塔(Joán Llabata西班牙)
众所周知,变焦镜头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各厂推出的“大三元”镜头,它们的实用性最高,也最代表厂家的研发实力,所以各家最新最强的技术也往往都在这三只镜头上得以体现。70-200mm F/2.8镜头作为中长焦大光圈拍摄的主打,也是“大三元”中的重中之重。以往,论这款镜头的综合实力,还是原厂镜头遥遥领先。但近年来,随着副厂在技术上的长足进步,很多方面已经不亚于原厂甚至有所超越。腾龙最新推出的SP 70-200
自古文人多相轻。偶有惺惺相惜者,也多作名垂千古的佳话。  为何文人多相轻?说法很多,有自恃才高说,也有人情事故说。不论众说多纷云,但作为一种现象,尤其是在一个圈子里这种现象多了的话,一定不是什么好事。  也曾有一种声音说,中国文联下属11家文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地位最低。这种声音令人气愤之余,有时也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哪里作的还不尽人意?  比如当面吹捧,背后拆台。  有人曾总结过这样人的四种类型:
其实我很早就有拍摄身边的人和事的想法,只是当时身边没有满意的便携数码相机,带着单反上班不方便。后来我买了一台富士X100,随身携带,在厂里工作时带着相机,拍摄很轻松,虽然同事都知道我痴迷摄影,但我从未影响他们工作。  工作之外,我是标准的宅男,除了上班、摄影,其他时间基本就是在家上网看片、处理照片。我最喜欢的是专题报道纪实类摄影,关注过大量的国内外摄影师。平时看的照片来源于网络和杂志,通过大量的网
“新象山—新视觉”象山风光风情全国摄影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此次大赛征稿期长达六个月,旨在通过摄影镜头来展示象山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鲜明的地域风情,从而提升滨海休闲城市形象,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评审团评出特级佳作1幅,来自上海的范家庠凭借《石浦记忆》捧走了特级佳作荣誉。陈朝晖、杨忠华、贾小鹏等三人捧走了一级佳作荣誉,等10人捧走了荣誉,另外还有10幅二级佳作、20幅三级佳作和80幅入选作品。获奖作
猫是视觉艺术经久不衰的主题之一,从上古岩画到古埃及雕像,从宋代禅画到杜尚的怀中,猫不断出现,寄托或承载人们的理想。  摄影也不例外,从19世纪到今天,猫不断地被拍摄与观看,梳理起来罄竹难书。在摄影史的作品和当代摄影内容中,有很多作品包含猫的形象。本期专题选择了以猫作为直接拍摄对象的一些图片。虽然都是拍摄猫咪,但其实每位作者都处于不同的摄影行为与方式中,街头抓拍、城市人文、影像拼贴、多线叙事、家庭日
更轻的自重  首先,是仅有2.895kg的重量。要知道同规格的单反镜头重量都在3.8kg以上,索尼FE 400mm F2.8 GM OSS要轻了近1kg,加上比单反更轻的全画幅微单机身,整套系统的重量差不多轻了1.5kg,相当于你可以多携带一只70-200mm F2.8镜头。  超轻的重量来自于两方面,其一是整个镜身,包括三脚架支架都使用了昂贵的镁合金,遮光罩使用的也是轻量坚固的碳纤维材质;其二,
首届吴印咸摄影艺术双年展沭阳开幕  2018年5月25日,以摄影大师吴印咸之名命名的摄影艺术双年展在其出生地——江苏沭阳开展。  本届展览以“投身时代,扎根人民”为主题,通过“投身时代、扎根人民”、“历史”、“现实与再现”三个部分的40余位不同时代摄影师的21 个展览,展现摄影对历史、社会的记录与思考。作为双年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印咸致敬展”展出吴印咸摄影作品100幅,充分、客观地呈现了吴老的摄
2020年的疫情加剧了相机厂商的推陈出新,现在,一台微单相机在功能和操控体验方面可能要胜过几年前的中高端单反相机。并且以往入门、中端和高端相机的定位愈发模糊,我们面前的相机正在加速进化。  瘦身后,更强大  松下LUMIX S5全面幅大微单相机  内外出新  从外形上看,松下LUMIXS5棱角分明的设计延续了S系列一贯的特点,只是整体尺寸要比之前的S1系列机型小了很多。这也让S5摆脱了网友“巨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