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大型线性遗产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基于美国加州国家历史游径的规划和管理研究

来源 :装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p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历史游径的单个节点往往缺少宏大的历史事件及深远的文化影响力,但是节点的数量及在时空上的连续性恰恰赋予了这一类线性空间其他遗产所没有的历史价值和全民公益特质.本文对比中关历史资源特征与规模现状的异同,结合中国大型线性遗产空间的优势、现状、矛盾及困境,提出物质遗产结合非物质遗产多维度评估保护与开发的策略,动态传承全民公益性的发展主旨,进行历史遗产路线可持续规划,并基于地理、文化差异性划分遗产廊道段落,进而提出生态保护与游憩开发均衡发展的五项保护及规划发展策略.
其他文献
家电产品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家电技术产品更新依赖于基础科学成就.19世纪晚期,白炽灯的发明开创了家庭用电时代;20世纪初,电熨斗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仅在夜间的供电传统,促使其他家用电器相继问世.20世纪50年代,电子工业和塑料工业兴起,促进了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晶体管尤其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技术进入微电子技术时代.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问世,推动着家用电器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1世纪以来,在家用电器普及化背景下,家电艺术化成为人类通过自身创造物与世界联系的重要途径
家用电器工业是国家“产业现代化”“生活现代化”的表征.中国作为后发的工业化国家,一方面通过家用电器产品的设计进入工业化的深入建设,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大量制造”切实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在当时计划经济主导下,家用电器被强调了“身份”并扮演了一个强势的“角色”,不仅使中国人生活的“产品链”发生了巨变,也使得中国设计的理念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研究家用电器的“被设计”,不仅仅是阐述其自身的技术及设计演进,而且是将其与中国的“时代需求”关联起来,在回首历史的同时,关注当下不断衍生的家用电器“新物种”的设计与生活品质
关于百子图的起源说有一说法是,百子图起源于百子帐.本文通过梳理穹庐、青庐、百子帐的源流和关系来发掘百子帐与百子图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结论,即百子图的起源与百子帐并无直接关系.
本文旨在探讨设计研究中对地方性知识的挖掘与转化问题.家电产品设计的案例研究表明,可从各地区、各民族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差异和行为差异中寻找线索,通过对地方性情境的“深描”建立社会文化意义结构,从独特的深层意义上确认突破口,通过SAPAD等方法将其转化为突破性新产品;通过地方性问题、地方性使用方式、地方性情境等路径,实现地方性“实践智慧”的创造性转化.进而指出,设计师应加强从西方主体到文化本体、从传统到现代性、从物理空间到网络世界的视角转换,自觉挖掘、活化、转化“地方性知识”,进而创造出新的、鲜活的、现代性的“
一、总体概况rn《装饰》:您1985年进入家电院工作,作为在家电领域工作超过30年的“老家电人”,您如何看待中国家电业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rn鲁建国:中国家电业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成长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学习、成长、成熟,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个阶段.目前,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饭煲、电风扇、吸油烟机等主要家电产销量,都位居世界前列.2020年销售额达到1.6万亿元,其中出口超过800亿美元.
期刊
算法时代下,生成对抗网络(GAN)在AI艺术的图像生成与创意性表达方面显示出独特能力.人类与系统交互反馈是实现“有意义的控制”的重要条件,“双追踪”则直接指向AI艺术系统的技术向度与交互设计AI艺术系列案例为综合分析生成对抗网络下生成艺术的算法框架及交互策略提供了支撑.人与AI的“合作式交互”赋予艺术数字美学的内涵,“增强绘画”“数字木偶”“现场参数操作”等交互方式强化交互体验,推动有效对话机制建立发生在艺术家、系统、观众之间的“有意义的控制”行为,为未来艺术世界的探索想象提供多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