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新生儿维生素D水平的现状,为促进孕期及新生儿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95例,其中早产儿组189例,足月儿组106例,分析比较两组一般情况,包括胎龄、出生体重、身长、头围;血清指标包括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碱性磷酸酶(ALP)、钙、磷以及母孕期添加维生素D情况。并比较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早产儿血清25OHD的差异。结果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间血清磷及AL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35、-0.591,均P>0.05),早产儿组血清钙低于足月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2,P<0.05)。早产儿组25OHD(17.05±8.14)μg/L,处于明显低水平,虽低于足月儿组水平[(18.31±8.99)μ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3,P>0.05)。295例新生儿血清25OHD最低为3.00μg/L,最高为71.78μg/L,维生素D缺乏占70.17%,血清25OHD<5μg/L:4.07%(12/295);<30μg/L:93.90%(277/295)。其中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占72.49%(137/189),足月儿维生素D缺乏占66.04%(70/1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9,P=0.289);<30μg/L者,早产儿占95.24%(180/189),足月儿占91.51%(97/1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48,P=0.213)。但是早产儿有12例(6.35%)维生素D严重缺乏,足月儿无。母孕期累积补充了3个月以上的早产儿组仅占16.40%,足月儿组占13.2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0,P=0.50),孕期补维生素D不足与患维生素D缺乏直接相关,是其的危险因素[早产儿不同出生体重血清25OHD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62,P=0.029)。不同胎龄早产儿血清25OHD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44,P=0.045)。结论现阶段足月儿与早产儿一样存在普遍且严重的维生素D不足,孕期维生素D补充不足与新生儿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需加强母孕期及新生儿维生素D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