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师生关系有多复杂?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p7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李满天下”出自唐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这里的令公指的就是宰相裴度,意指裴度的门生遍布天下,他所住的绿野堂哪怕不种花,也是桃李芬芳,花香满园了。
  裴度一生中并没有当过任何国家地方教育机构的教师,又是死后才获赠太傅,何来的门生呢?
  这是因为裴度一生礼贤下士,为国家举荐过多位济世之才,受他推荐之恩的人才数不胜数。
  由此可见在唐代,师承关系不仅仅只固定在学堂中的师生。科举中你的主考官、行卷时的文学大家,社会名流、仕途中提携帮助过你人等等,都可以称之为老师。

01座主和门生


  唐代最为普遍,也极其重要的一种师生关系便是座主和门生。所谓座主便是知贡举的主考官,决定了唐代士人及第与否的攸关大事,而当年为其录取的考生,则终生成为他的门生。
  一旦唐人踏入仕途,这种关系便无法拆散,柳宗元曾说过:“凡号门生而不知恩之所自者,非人也。”
  门生在官宦生涯中必须时时记得座主,得意时报答座主知遇之恩,失意时也能与依附座主和同年的朋甲。
  开元二十四年后,原本主考的考功员外郎改为品级更高的礼部侍郎(正五品),座主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出生贫寒,中年才得以中第的杜荀鹤就写过一首《辞座主侍郎》,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一饭尚怀感,况攀高桂枝。”
  门生中举之后要先去拜见和感谢座主。
  《唐语林》记载:每岁选升进士三十人,以备将相之任。是日,自状元已下,同诣座主宅,座主立于庭。一一而进曰:‘某外氏某家。’或曰“甥”,或曰“弟”......又有同宗座主宜为侄,而反为叔。
  门生们先依序拜见座主,再各叙家族渊源,尽其所能和座主攀上一点关系。
  这之后,座主还将带领门生们拜谒宰相,这一流程称作过堂。随后而来的大量的期集酒宴、赋诗交游更是紧密了门生与座主之间的关系。
  有时,座主还会带领自己的门生去拜见自己的座主,颇有带着自己高徒回母校看望老师的意思了。
  贞元十六(800)年,礼部侍郎高郢知贡举,他就带领门生去拜见了自己当年的座主萧昕,这群门生中有个叫白居易的还特意作诗一首记录此事。
  唐人极为看重门生与座主之谊,除去政治上的便利,有时还情同父子。
  晚唐曾写有《开元天宝遗事》的王仁裕知举时年事已高,儿子大多早已去世,每次门生来拜访他,他与夫人就像待自己儿孙一样对待那些门生,他夫人还会用亲手调制的饮品招待他们,“甚于慈母之亲婴儿也”。天气和暖之时,王仁裕就会和在京城的门生燕游终日,欢醉题诗,抵夜方散。
  不过这样深厚的感情却也为唐王朝的政治带来了弊端。门生与座主之间的相互结党依附,实在是晚唐党争的一大根源。
  牛李党争横贯宪宗至宣宗六个皇帝,牛党的主要干将牛僧孺、杨嗣复、李宗闵都是权德舆的门生,故而“情义相得,进退取舍,多与之同。”牛僧孺又让同学杨嗣复多次担任科举的座主,为牛党培养新生力量。
  直到宋代,殿试的选拔权回到皇帝手中,所有中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唐代盛行一时的门生与座主之谊才不复辉煌。
  关于门生和座主,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唐僖宗乾符年间,礼部侍郎崔沆录取了一位叫做崔瀣的考生,从此崔瀣便认崔沆为座主。而“沆瀣”本就是一个词,指夜间的水汽,故而时人将这互为师生的两人称作是“沆瀣一气”。后来这个成语演变出的意思就人尽皆知了。

02知遇之恩


  出则连辔驰,寝则对榻床。
  搜穷古今书,事事相酌量。
  有花必同寻,有月必同望。
  为文先见草,酿熟偕共觞。
  这首诗中相伴交游,为文饮酒的场景并不是形容兩名好友,而是唐代的一对师生:张籍和韩愈。有趣的是,老师韩愈比学生张籍还小了两岁。
  在唐代,文人士子们四处游学,师承关系并不固定,在写文赋诗上提出意见,或有提携知遇之恩的,都能成为老师。
  张籍家贫,年少时便四处游历求学,满怀才情却久久不遇伯乐,将近而立之年的张籍写下:
  骨肉望我欢,乡里望我荣;
  岂知东与西,憔悴竟无成!
  字字皆是心酸。
  直到德宗贞元十三年(797)的隆冬,经由孟郊介绍,张籍与韩愈相识。“连延三十日,晨坐达五更。”两人相见恨晚,每晚都要聊个通宵。韩愈留张籍在他的私塾中读书,时时对其指点辅导。张籍终于不负众望,在贞元十五(799)年进士及第。
  师生之间的相处不乏有意见相左的时候。韩愈说自己这个人“不专一能,怪怪奇奇。”崇尚雄怪骇奇的文风,喜欢用奇字险韵,他颇为得意的一句便是:
  刺手拔鲸牙,举瓢酌天浆。
  而张籍的诗文则更为平易晓畅,与白居易,王建一起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张籍绝不一味奉承,讨好自己这位老师,在《上韩昌黎书》中说近来见韩愈“尚驳杂无实之说”,希望他能戒掉赌博,弃无实之谈。
  韩愈并不认同张籍,在《重答张籍书》中回应:“昔者夫子犹有所戏......张而不弛,文武不能也。”说张籍总是紧绷着一根弦,间接驳斥了他在文学上的观点。
  韩张虽然观点不同,在险恶的官场上却一直并肩作战。韩愈时时不忘提携自己的学生张籍。张籍中举后,整整十年都在正九品的太祝上原地不动,没有升官,最后蒙韩愈推荐才任国子助教。韩愈任国子祭酒后,又再次举荐张籍,称“张籍,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声华行实,光映儒林。”
  两人生活上也惺惺相惜。
  张籍一直体弱多病,在太祝任上眼疾愈发严重,几乎失明,而他又家境贫寒无钱治病,好友孟郊称他是“穷瞎张太祝”,言语中充满了惋惜。
  韩愈心疼自己这位学生,代他写了一封信,向当时的浙御史中丞李逊借钱治病。   为了把张籍从繁忙的公务中解救出来,韩愈屡次邀约张籍游春踏青,都被张籍以公务推辞,韩愈便特意写有两首《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文昌啊(张籍的字),你别再苦大仇深地埋在公文里了,工作太忙就会丢了初心,我极力邀请你到江边看看,柳色如今又深了几分?
  而韩愈自己失意官场时,在《咏雪赠张籍》里发了一通牢骚,最后他写道:
  惟子能谙耳,诸人得语哉。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张籍才能懂我。
  韩愈與张籍一生亦师亦友,相伴长达28年。直到韩愈生命的最后一刻,张籍仍陪在他身边。
  长庆四(824)年,韩愈去世,张籍在《祭退之》中回忆韩愈死前的一言一行,他遣散了仆从,只留张籍一人在房中。
  门仆皆逆遣,独我到寝房。
  公有旷达识,生死为一纲。
  及当临终晨,意色亦不慌。
  赠我珍重言,傲然委衾裳。
  这样的师生情谊,在今天读来仍摧人泪下。

03学堂之师


  唐代更为正式意义上的教师则遍布于全国的国子监、崇文馆、弘文馆、太学、州学、乡学、私学、家塾等等。
  体制内的教师的收入待遇十分可观,既有月俸、食料、禄米还有职田、收入,每月学堂结余和派发的副食品等等。
  开元年间,地方官学的教师俸禄也开始由国家拨给。而在基层的村学,教师收入则较少且不固定,主要是“求食于牧竖”,靠自己的学生吃饭。
  这些中央地方官学和民间学堂的教师构成了唐代最庞大的教师群体。
  在唐代还出现了正式的女教师。
  唐宪宗元和年间,《女论语》的作者宋若莘五姐妹都诗文绝佳,是当时名震天下的才女。
  她的妹妹,也就是为《女论语》做注的宋若昭就曾做过尚宫,在德宗时进宫成为了内学士,宋若昭还担任过太子穆宗的老师,宫内的嫔妃、公主和驸马皆呼她为先生。
  在皇家的教育上,唐太宗极力推崇尊师重道之风,还特意制定了太子见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之仪。
  太子需“迎于殿门外,先拜,三师答拜”;“每门让于三师,三师坐,太子乃坐”。与三师写信前,太子前后要自称名字,必称“惶恐”。
  然而礼仪虽是如此,在皇家的威严之前,师生情谊最终要让位于君臣之礼。太宗即位后,对曾教授自己的老师张后胤说:“联昔日受大谊于君,今尚记之。”
  听了这话,张后胤吓得赶忙叩头说:”陛下生来就知道所有的道理,自己不敢抢夺上天的功劳。”太宗听了之后十分受用,还给张后胤升了官。“
  而在民间,乡间学堂虽然只是简陋草舍,老师的质量也都良莠不齐,师生关系则更为紧密和轻松。
  在唐人的笔记中常可以看到学生夜宿村学的记载。“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句脍炙人口的话最早就出自唐宋之际的童蒙读物《太公家教》,这本书曾一度失传,直到清代光绪年间才在敦煌石窟中发现唐人抄本。
  “终生为父”也说明相较将来在仕途上遇到的老师,小小学童与学堂老师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上更为密不可分。
  沈东杰摘自微信公众号“博物馆|看展览”
其他文献
美国大学生的学费贷款问题,跟中文媒体最近广泛报道的国内大学“校园贷”、学生“微商贷”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也不完全因为高利贷和诈骗,但是它遗祸很广,尤其是近十年来美国的贫富分化加剧后,学生贷款成为压垮中下层年轻一代的最后一根稻草。   美国大学的学生贷款困境,从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始加剧,历经十年,三届总统任期(奥巴马和特朗普)都没有解决。数量之巨,1.3万亿美元,负担大学贷款的人数达4300万,
【摘要】在路遥的著作《平凡的世界》中,孙玉厚是坚守黄土地的老一代农民艺术形象。在孙玉厚的家庭教育观中,他既有乡村优秀传统道德观,又有根深蒂固的宿命观。通过分析孙玉厚的家庭教育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老一辈农民在时代变迁中所承载的传统家庭教育观的细微变化。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玉厚;家庭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平凡的世界》中,农民孙玉厚没有多少文化,却培养出
何为“标准男性”?  沿着泰晤士河划船上行,你会来到河流弯道,看见一栋栋巨大的图腾高耸入云。大块石料被凿成阳具形状。这些奇妙的文化产物来自一个了不起的群体。我们身边都有人来自这一有权有势的群体,但我们极少(甚至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坐拥权力恰恰因为他们是这特殊群体的一员。  在我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审视这个群体。他们只占总人口的一小部分。在英国,他们大约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从世界范围看,或许连百分
人物简介:乐胜利,1945年出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1981年进入新民晚报社工作。主持了上海大剧院、音乐厅、舞蹈中心等上海地标的建设。2017年,任上海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总顾问,为上海文化建筑资深专家,受到业内关注。  这个春节,乐胜利的假期可能会比别人短几天,因为他一过好年就要到上海奉贤区九棵树未来艺术中心的工地“报到”,去现场进行技术交底。他73岁了,是上海建筑界的“大人物”
一  小时候,我一直怀疑一件事儿,我妈生我养我,就是为了打我。  我在挨打这件事上向来独孤求败,没听过身边有谁挨的打比我多。上学之前,我在乡下跟爷爷奶奶住,我妈一打我,老爷子就气得吃不下饭。她只好见缝插针,等二老出门,她就开打。不过,她在一家国营造纸厂上班,每天起很早,傍晚才能回家,回了家还得做饭,很少腾出手来。  那时我们最流行的健身运动就是爬树。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上树抓知了,装进喝完可乐的塑
生命不只是使用,还需要奖励,而我们对生命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我们的口号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我们的实际行径往往是“活到老,挣到老”,钱永远没够,大家永远都在忙碌着。    中国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忙”,“忙”就是“心亡”。而法国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国度,跟法国人每年有很长时间的假期,经常停下来面对自己,与自己对话,与时间和空间对话紧密相关。后来我总结:想要有创造力,需要有三个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一九一九年的著名演说《以学术为业》是从“以学术作为物质意义上的职业,是一种什么情况”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其回答开始的。面对着这些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韦伯比较了德美两国大学教师聘任及管理的异同,指出不管是德国还是美国,讲师年轻之时都是超负荷工作之时。超负荷本身并非难以承受,真正令人感喟的是韦伯反复提及的核心关键词:“运气,运气!”他说:“一个讲师,更不
【摘要】初中散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指导学生对散文作品进行积极鉴赏,散文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掌握散文的阅读和分析方法,不仅能够为学生其他文体的阅读提供一定的支持,还能够为学生今后的文章创作提供良好的启发,促进学生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综合进步。为了提高散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教师要对散文教学策略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组织散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悟与把握散文的魅力
《史记》里记载的老头不少,老妪却不多,王陵的母亲便是这不多者之一。王母固执而刚烈,做事决绝,项羽抓她做人质,逼她写信召儿子前来投靠,她却认准了刘邦,为让王陵铁心事漢,最后竟然拔剑自杀,以死斩断儿子可能因孝心而产生的他念。   有其母必有其子,母亲的性格投影在王陵身上,便形成了他坚定、刚强、耿介、切直的秉性。跟随刘邦一起打天下的发小很多,卢绾、樊哙、雍齿、夏侯婴等人皆是,当然,还有王陵。对于卢绾、
【摘要】汉语综合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课程,综合课的教学效果不仅关系到自身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也会影响到分技能训练课的成败。高级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依然无法做到准确、流畅、适当的语言表达,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需求,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针对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