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产孕妇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

来源 :当代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N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孕检临产孕妇80例,其中,妊高症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A组,正常临产孕妇40例作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自愿者40名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测,比较3组凝血6项指标[外周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及血常规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A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FIB水平高于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TT、PT、AP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FDP、D-二聚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A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观察B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和观察B组Hb、RBC、MCV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BC、PLT、RDW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孕妇进行凝血6项及血常规检查,有利于及时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等多种疾病,为临床监测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柴胡疏肝散与左金丸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性胸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6例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3例.研究组采用柴胡疏肝散与左金丸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及心理状态.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6%,高于对照组的7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检测中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糖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
目的 分析伊伐布雷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Killip Ⅱ级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83例STEMI伴Killip Ⅱ级患者,其中32例患者应用伊伐布雷定,为观察组.其余51例患者应用常规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出院前BNP水平变化;治疗前、出院前以及出院1个月后心率变化,出院前及出院1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变化;出院前ACEI/ARB及β受体阻滞剂的启动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出院前观察组患者BNP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5
目的 分析200例高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DOR)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200例DOR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受精方式分为观察组(行IVF治疗)和对照组(行ICSI治疗),各100例.比较两组胚胎植入率、可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受精率、妊娠率、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AIS-LVO)具有发病急重、病情复杂多变、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已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达80%~90%患者因颅内病变动脉原位狭窄上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导致脑血管急性闭塞,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明确病因后,及时有效开通血管,恢复颅内灌注血流,挽救半暗带区域内可逆性的脑组织,减少神经功能的缺失为治疗关键.治疗手段包括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或桥接治疗等.根据TOAST病因分型,对于小血管闭塞脑梗死,血栓负荷量小,静脉或动脉溶栓疗效显著,但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单纯的静脉内溶栓,血管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