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完成了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地方高校怎样使培养的学生在以后的深造和求职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结合我校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和实验条件有限的情况,为了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专业技能,适应于社会需要,本文作者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使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参与实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高,拓展了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通过近两年来的实施,应用化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在继续深造与就业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绩。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化学专业 开放实验室 第二课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化学工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地方化学化工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但从理论上能指导专业技术,其各种基本技能操作在化工生产中也广泛应用,例如: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加热、冷却、重结晶、萃取、粗产物的提纯在化工生产中都至关重要。同时,有机化学和实验能辐射出很多实用技术,如: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实用合成技术,物质结构鉴定技术,等等,也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等学科的基础。
我校是一所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一般为96学时,实验项目数一般为20个,教学计划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时间不足,不仅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应化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和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更扎实地掌握专业技能,适应于社会需要,我们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和一些小化工产品生产的项目,使学生参与实验,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实验室开放,学生的专业技能上了一个台阶,激发了专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创业和就业的能力。
一、具体的实施方法
1.实验安排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以自愿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学生自愿报名,要求学习成绩好、爱钻研、动手能力强、爱护公物、热衷于实验活动。我们选拔了数名在校学生,根据题目大小和难易程度,每2—3人一组进行实验,一名老师全面负责,其他老师分工指导。
2.实验项目来源及选择
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实验项目的选择建立于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潜能。课程的大纲实验都是基本操作和一些物质的合成,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够密切,学生在做实验时按方抓药,缺乏实验的兴趣,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的思考动力。我们在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提纯,不但使学生巩固和扩展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专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指导老师和实践小组学生共同商定,主要根据社会信息,可做科研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也可做社会效益好而在地方不发展的成熟实验,或者是一些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有趣实验。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设选以下实验项目:(1)尼龙粘接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2)木柴纸张粘胶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3)杂醇油的分离和提纯;(4)从毛发中提取胱氨酸;(5)洗盘机用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6)蓝黑墨水的配制及效果试用;(7)新型涂料的制备及效果试用;(8)低成本新型白乳胶的制备;(9)褪色液的配制与试用;(10)脚气药水的配制及验证;(11)水溶性标签粘接剂的制备及试用;(12)海蛰条的制备;(13)猪蹄筋的制备;(14)化学制镜;(15)菠菜色素的提取;(16)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17)磺胺药物麻醉剂的制备;(18)白乳胶的制备,等等。
3.时间和地点安排
有机合成实验室周五下午和周六上午、有机实验室周六上午为小组实验时间。学生要按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原则是实验时间与大纲要求的课程不冲突。
4.实验设计
对每个题目,在做实验前由师生共同查阅资料,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对不成熟的实验要设计出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和比较,求出最佳方案,做出最佳效果。
5.药品和议器的准备
指导老师负责药品议器的使用和管理,在本实验室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由于课题成员积极性高,都会自想办法。
6.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和专业技能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实验如何设计,每一步如何操作,反应条件,物料配比,每个组分的作用,都要根据专业知识精心探讨和研究。由于是学生自己找的项目,项目与日常生活又有密切关系,学生积极性高,探讨兴趣大,动手能力和广泛的思考能力提高得就快。如:蓝黑墨水是早已生产并使用广泛的产品,但对学生来说,墨水的成分都是什么?制备出来的产品为什么具有良好的亮度而且光滑不褪色,长久使用也不沉淀?这些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学生带着好奇和求知的心情积极参于这个项目。我们根据墨水具有的特点和各组分的性能进行分析。阿拉伯胶能使墨水不沉淀,但量多稠度增大,量小变稀,产品不稳定。甘油使墨水滑润并色泽光亮,苯酚和福尔马林做防腐剂,丹宁酸和没食子酸做亚铁离子的络合剂。经过分析讨论和有关资料的帮助,设计出两组配方分别进行配制和效果检验。
二、效果评价
通过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均受益匪浅。首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发展,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学到在第一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知识,第二课堂活动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织的因材施教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自理、自主、社交和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专业知识和才干,开阔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合适位置。这种别开生面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了他们积极创新、开阔思路的热情和勇气。其次,第二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潜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对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改善心理状况、形成抵御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也有很大帮助。再次,形成了第一、二课堂良性互动的教学工作模式。第二课堂既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又与第一课堂共同组成一个高效率的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提供了师生广泛交流的场所,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更好地反馈给老师。在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中,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不能进行深入辅导,而在第二课堂老师和学生可以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往往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较传统的综合性的课外活动加强了计划性和系统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于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我们与化工、医药、食品等企事业业建立长期的联系,请这些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给学生办讲座,倾听他们的心得;让同学们走出校门,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争取紧跟社会需要的步伐,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第一和第二课堂的关系,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应用和扩展,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是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保证。
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200833)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应用化学专业 开放实验室 第二课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挑战、促进知识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许多国家政府都制定了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努力将短期经济刺激与对人力资源、科学研究和基础设施的长期投资结合起来,把科技和教育创新作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纷纷出台政策,鼓励创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地方高校承担着为地方化学工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地方化学化工的发展,影响着学生的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有机化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不但从理论上能指导专业技术,其各种基本技能操作在化工生产中也广泛应用,例如: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加热、冷却、重结晶、萃取、粗产物的提纯在化工生产中都至关重要。同时,有机化学和实验能辐射出很多实用技术,如:天然产物的提取和分离,实用合成技术,物质结构鉴定技术,等等,也是应用化学、材料化学、药物化学、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等学科的基础。
我校是一所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一般为96学时,实验项目数一般为20个,教学计划内要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时间不足,不仅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就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应化专业的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和有限的实验条件下更扎实地掌握专业技能,适应于社会需要,我们开放实验室,开设第二课堂,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设置多层次、多类型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和一些小化工产品生产的项目,使学生参与实验,专业技能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实验室开放,学生的专业技能上了一个台阶,激发了专业实验的兴趣,提高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增强创业和就业的能力。
一、具体的实施方法
1.实验安排
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的兴趣活动。因此,我们以自愿参与为首要原则,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学生自愿报名,要求学习成绩好、爱钻研、动手能力强、爱护公物、热衷于实验活动。我们选拔了数名在校学生,根据题目大小和难易程度,每2—3人一组进行实验,一名老师全面负责,其他老师分工指导。
2.实验项目来源及选择
第二课堂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实验项目的选择建立于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合作创新精神,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潜能。课程的大纲实验都是基本操作和一些物质的合成,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够密切,学生在做实验时按方抓药,缺乏实验的兴趣,缺乏主动性,缺乏积极的思考动力。我们在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小化工产品的生产和提纯,不但使学生巩固和扩展了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专业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而且提高了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和就业的能力。指导老师和实践小组学生共同商定,主要根据社会信息,可做科研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也可做社会效益好而在地方不发展的成熟实验,或者是一些与人们生活相关的有趣实验。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专业技能和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设选以下实验项目:(1)尼龙粘接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2)木柴纸张粘胶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3)杂醇油的分离和提纯;(4)从毛发中提取胱氨酸;(5)洗盘机用液体洗涤剂的制备及效果试用;(6)蓝黑墨水的配制及效果试用;(7)新型涂料的制备及效果试用;(8)低成本新型白乳胶的制备;(9)褪色液的配制与试用;(10)脚气药水的配制及验证;(11)水溶性标签粘接剂的制备及试用;(12)海蛰条的制备;(13)猪蹄筋的制备;(14)化学制镜;(15)菠菜色素的提取;(16)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17)磺胺药物麻醉剂的制备;(18)白乳胶的制备,等等。
3.时间和地点安排
有机合成实验室周五下午和周六上午、有机实验室周六上午为小组实验时间。学生要按时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努力在活动中丰富自己的见识,增长自己的才干。原则是实验时间与大纲要求的课程不冲突。
4.实验设计
对每个题目,在做实验前由师生共同查阅资料,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对不成熟的实验要设计出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反应条件,在实验过程中探索和比较,求出最佳方案,做出最佳效果。
5.药品和议器的准备
指导老师负责药品议器的使用和管理,在本实验室不能解决的情况下,由于课题成员积极性高,都会自想办法。
6.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求知兴趣和专业技能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每个实验如何设计,每一步如何操作,反应条件,物料配比,每个组分的作用,都要根据专业知识精心探讨和研究。由于是学生自己找的项目,项目与日常生活又有密切关系,学生积极性高,探讨兴趣大,动手能力和广泛的思考能力提高得就快。如:蓝黑墨水是早已生产并使用广泛的产品,但对学生来说,墨水的成分都是什么?制备出来的产品为什么具有良好的亮度而且光滑不褪色,长久使用也不沉淀?这些对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来说是最感兴趣的,也是最想弄清楚的问题,为此学生带着好奇和求知的心情积极参于这个项目。我们根据墨水具有的特点和各组分的性能进行分析。阿拉伯胶能使墨水不沉淀,但量多稠度增大,量小变稀,产品不稳定。甘油使墨水滑润并色泽光亮,苯酚和福尔马林做防腐剂,丹宁酸和没食子酸做亚铁离子的络合剂。经过分析讨论和有关资料的帮助,设计出两组配方分别进行配制和效果检验。
二、效果评价
通过开展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师生均受益匪浅。首先,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发展,是巩固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目的途径之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学到在第一课堂中无法学到的知识,第二课堂活动是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组织的因材施教活动,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自理、自主、社交和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专业知识和才干,开阔视野,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毕业后能尽快适应环境,进入角色,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合适位置。这种别开生面的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激发了他们积极创新、开阔思路的热情和勇气。其次,第二课堂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潜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己、锤炼自己、升华自己。对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改善心理状况、形成抵御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等,也有很大帮助。再次,形成了第一、二课堂良性互动的教学工作模式。第二课堂既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完善,又与第一课堂共同组成一个高效率的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提供了师生广泛交流的场所,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更好地反馈给老师。在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中,一个老师面对全班学生,不能进行深入辅导,而在第二课堂老师和学生可以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往往把问题引向深入。最后,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较传统的综合性的课外活动加强了计划性和系统性,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由于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今后应该进一步拓展第二课堂的广度和深度。这就要求我们与化工、医药、食品等企事业业建立长期的联系,请这些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给学生办讲座,倾听他们的心得;让同学们走出校门,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争取紧跟社会需要的步伐,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处理好第一和第二课堂的关系,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应用和扩展,加强与第一课堂的衔接是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保证。
基金项目:周口师范学院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2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