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浅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m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需要学生全身心的主动参与。课堂发言的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程度。学生课堂发言能力的下降,预示着学生语言能力退化并逐渐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
  【关键词】语言能力 新课程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70-01
  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纷纷转变教学观念,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要求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出了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在各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却仍然有这样一个问题的存在:低段学生课堂参与性极高,老师提问,小手如林;到了高段,任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满头大汗,台下无一人应对,气氛明显沉闷。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发言越来越少?
  我在我们班进行了一次调查,7%左右的学生能主动举手发言;20%左右的学生能举手发言;30%左右的学生老师找到就发言;21%左右的学生害怕被老师找到,害怕发言;22%左右的学生不发言。从数据来看,学生上课发言不主动,不积极,不愿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有很大部分学生害怕发言。
  其实,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有很多。在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主要是因为:学生表现欲不强,不想发言,知识储备不足,表达能力差,性格内向、胆小,害怕说错了被老师和同学笑话等。针对这些情况,老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打破课堂的沉默,让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口都动起来,把无效的课堂转变成为彰显自信、表现自我的乐园。
  我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一、创设氛围,消除恐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望就旺盛,思维就灵活。可见,教师创设各种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多么重要。
  学生们总以为举手发言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愿开口,甚至开不了口。学习的过程就是“等、靠、记”(等老师的指导、靠其他同学的答案、记教科书式的文字)。如果,教师自始至终创设各种情境,师生互动,主动探究,学生就能消除恐惧心理,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去感悟知识的生成,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精心备课,掌握节奏
  新课程改革要求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意味着教师应尊重每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使他们通过学习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这样就要求教师备课时备学情,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的教学环节。
  课堂上,教师要掌握节奏:教学语言抑扬顿挫;教学内容难易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教会学生一边听讲、一边看书、一边思考的习惯,让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参与活动。无论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都要有效地指导学生研究课本,适时为学生解惑。
  三、启发提问,优化思维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新教育理念一直提倡教师在课堂上要运用启发式教学,而启发式教学更多要靠提问来实现。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技能之一。
  教师提问的内容,如果过于浅显,则学生无需动脑;如果过于深奥,则学生无从动脑。因此,老师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从发展学生思维出发,从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时长的限制出发,通过不同方式,调动学生多角度思维,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形成以及健康情感的培养。
  四、评价精当,激发自信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当学生回答问题后,精当的课堂评价尤为重要。
  积极的课堂评价语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看对象,不分情境,一味称赞(如“你真聪明”、“你真棒”),学生就会由于得到简单重复的评价,自我表现积极性逐渐减弱。教师必须倾注真情,真正了解每位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关注;丰富课堂评价语言。只有及时准确的课堂评价,才是学生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才能唤醒他们对于成功的体验感,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注重课外,拓宽视野
  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读课外书,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我每周星期四安排一节阅读课,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养成爱看书的习惯。每次进阅览室看书,同学们都显得很兴奋。山区信息闭塞,课外书是他们拓宽视野的最佳伙伴。看完书后,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爱、印象最深的语段进行整理摘抄。同学们下课不再追逐打闹,而是相互探讨、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上学到的知识。
  凡事贵在坚持。我相信,教师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有显著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师不可不知的教育细节》周金虎主编 天津教育出版社.
  [3]《拿什么调动学生》胡涛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大学物理应用中有很多优势,例如: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等。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比,多媒体教学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多媒体是一种教学工具,应以传统教学融为一体作用。以教学目标为前提,以教师教学为主题,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提高多媒体教学单一的现象,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完善。  【关键词】大学物理 多媒体教学 教学效果 
【摘要】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高校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采取单组测试前和测试后的方法,对一个班级的学生进行PBL教学前后比较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指导能力,增进双向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习中的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PBL教学法 高校 动物生物学实验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摘要】本文就课堂教学如何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做了阐述。同时,就如何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作了相关的探索。  【关键词】课堂教学 学生 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60-01  我们知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思维,不仅向老师
【摘要】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单调枯燥。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而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  【关键词】小学 识字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85-02  识字教学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而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单调枯燥。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