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砼防渗墙施工工艺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w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TU-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10075-01
  
  一、工程概况
  
  浙江某防洪堤工程全长1900m,堤基呈多元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杂填土、砂质粉土、砂砾石及含泥砂砾石层、钙质泥岩、强风化基岩等组成,设计采用超薄型砼防渗墙进行防渗,其厚度仅为30cm,要求嵌入强风化基岩面30㎝,设计砼标号为C15,抗圧强度大于7.5MPa,抗渗等级大于W4,弹性模量E小于15000MPa。
  
  二、施工工艺
  
  (一)主要施工机具选择: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期要求,选用WY-300薄型液压抓斗,其主机型号为日立KH-125液压挖槽机,抓斗的厚度为30㎝,宽度为2.5m。
  (二)施工布置。根据本工程的地形条件及防渗墙的布置特点,在防渗墙沿线内侧修筑一条临时施工道路,作为施工机械的行走道路,另一侧布置砼拌和站、制浆站等。
  (三)施工工艺流程。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的施工流程为:
  导向槽土方开挖→导向槽砼浇筑→液压抓斗成墙(泥浆固壁)→清孔验收→下设砼导管→砼浇筑→转下一槽孔
  (四)砼导向槽的施工。砼导向槽的作用有:准确地定位砼防渗墙的平面设计位置;防止在抓斗成槽时,槽顶两边的砂砾石坍入槽中。
  导墙在防渗墙施工中对保证成槽有着重要作用。导墙轴线要经过精确的测量放样,然后进行导向槽土方开挖,浇筑成型的导向槽砼面要求平整,导向槽轴线位置及两边导墙间距偏差不大于2㎝。等砼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导墙两侧回填砂土,并分层夯实,对未施工槽段应加横向支撑,以避免导墙产生水平移位。
  (五)抓斗成墙。根据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抓斗斗体开距及导向槽布置要求等因素,以保证槽壁稳定为原则,确定本工程施工的槽孔长度为:一期槽孔6.8m,二期槽孔7.4m。一、二期槽孔间隔布置,分两序施工。
  先施工一期槽孔,后施工二期槽孔。在具体施工时,采用“三抓”成槽工艺,一期槽孔施工时,先抓槽孔的两头,分别抓到设计底高程后,再抓中间部分直到设计位置,而在二期槽孔施工时则相反,先抓中间部分,到设计位置后再抓两头,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槽孔孔斜满足设计要求,当遇到夹杂在土层中的少量块石时,先用重锤击碎后,再用抓斗抓取。
  成槽的深度按先导孔揭示的地层情况并结合实际成槽时的地质情况,嵌入基岩强风化层30㎝的标准确定。成槽过程中,接近基岩面时开始留取基岩钻碴样品,并由现场地质工程师会同监理和设计的地质工程师进行岩样鉴定,以确定最终成槽深度。
  抓孔过程中采用膨润土浆液固壁,新制泥浆膨化24h方可使用,不同阶段对泥浆性能进行不同项目的测试。其各项技术指标为:
  


  (六)清孔验收。槽孔终孔后,采用抓斗“压半抓”的方法捞取槽孔内的沉渣。二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前,还要用钢丝刷对一期槽孔的端头进行刷洗,清除泥皮和地层残留物。
  (七)砼浇筑。在清孔验收合格后,进行砼浇筑,它是保证防渗墙施工质量的关键工序。本工程采用泥浆下直导管法浇筑砼,导管间距不大于3.5m,一期槽端的导管距接头管为1.0~1.5m,二期槽端的导管距孔端1.0m,导管底口距槽底控制在15~25cm范围内,导管埋入砼深度范围为1.0~6.0m。浇筑时,每隔30min测量一次砼面的深度,确保上升速度大于2m/h。防渗墙终浇高程超过设计墙顶高程50㎝,在进行砼头墙浇筑时,再将超浇砼凿到设计墙体高程,以保证防渗效果。
  (八)墙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接头管法”是目前防渗墙施工接头处理的先进技术,尤其适用于工期紧、墙体材料强度高的工程。“接头管法”施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有着其它接头连接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首先由于接头管的下放,节约了套打接头混凝土的时间,提高了工效,同时也节约了墙体材料,降低了费用;同时“接头管法”连接的接头为半圆弧状,有利于延长渗径,保证了墙体抗渗要求;再者,这种接头连接由于具有最大的镶嵌强度,增加了摩阻力,更好地传递单元墙段之间的应力,使墙体的上下和左右受力条件好,实现墙体的可靠连接。
  施工时,当一期槽孔清孔换浆结束后,分别在槽孔的两端头处下放圆形钢接头管(外径为27.5㎝),并尽量保持垂直,固定牢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完成一定时段之内,根据槽内混凝土初凝情况,经常性地对接头管进行松动,以免接头管与砼胶结后难以拔出,在砼达到终凝后,再将接头管全部拔出,从而在一期槽孔两端头形成半圆弧形接头孔。
  当然,在施工中发现接头管法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在进行二期槽孔施工时,半圆弧接头处胶结的泥皮刷洗比较困难,费时费力,而且接头刷洗的质量控制与检查也比较困难。为此,我们采取了机械加人工刷洗的方法,首先将特制的半圆弧形钢丝刷固定在液压抓斗上,上下来回刷洗,直到刷子不粘有泥屑,然后再利用小钢丝刷进行人工刷洗。这样,经多次将砼凿开检验,发现接头处的处理效果良好;二是在上拔接头管过程中,容易使接头处的砼松动,形成表层裂缝,为此,要求接头管表面必须光滑均一,在下放前,先刷一层专用脱模剂。另外,在接头管上拔过程中,尽量形成一个背向砼方向的分力。
  
  三、质量控制指标
  
  1.造孔:(1)槽孔中心偏差±3cm;(2)槽孔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3)槽孔孔斜率≤4‰。
  2.清孔:(1)孔底淤积≤10cm;(2)孔内浆液密度≤1.3g/cm3;(3)孔内浆液粘度≤30S;(4)孔内浆液含砂量≤10%。
  3.砼拌和:(1)砼拌合时间≥90S;(2)砼坍落度18~22cm;(3)砼扩散度34~40cm。
  4.砼浇筑:砼上升速度≥2m/h,砼顶面高差<50㎝。
  5.砼试验:(1)抗压试块每一槽孔成型一组;(2)抗渗及弹性模量试块每500㎡成型一组。
  
  四、结束语
  
  超薄型防渗墙特别适用于提防工程的砂砾石堤基防渗处理,它既经济又实用,但施工工艺较复杂,目前,在国内运用的还不多,实际的施工经验较少,还没有形成一整套规范化的施工技术标准。
  
  作者简介:
  胡慧波,男,工程师,从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放开,国内金融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加快银行保险发展对于我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找到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银保合作模式则是重中之重。探索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制度环境下,适合我国银行保险向深层次发展的有效模式。分析四种银保合作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环境;然后结合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独特环境,提出合理的银行保险模式组建金融控股公司。  [关键词]银保合作 模式研究 金融控股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和途径之一,在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个层次:工具层次、方式层次、理念层次,以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三大目标及任务:信息化教与学环境网络学习环境建构、信息化教与学方式网络学习方式建构、信息化教与学意识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意识建构。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文献标识
[摘要]资源调度技术是网格核心服务之一。良好的资源调度能有效地协调和分配网格资源,有效降低网格计算的总执行时间和总耗费量,从而使网格达到最大性能。提出适合网格计算环境的网格资源调度策略的遗传算法原理,并将其作为网格资源调度技术的核心策略来更合理的调度网格资源。  [关键词]网格计算任务调度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510064-02   
[摘要]有效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信息服务的本质就是利用信息,对有用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意识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是信息服务机构的生命所在,而网络则为信息服务机构的这种理想、为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从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涵义、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网络环境 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 用户需求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