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脊索瘤伴肺转移18F-FDG PET/CT显像一例

来源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mtzhang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性,58岁,2012年7月自觉骶尾部麻木入院检查,体格检查显示,腰骶部感觉减退,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腰椎MRI显示骶椎、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呈异常信号,考虑肿瘤转移(图1).常规CT显示双肺多发占位,考虑肿瘤转移.为确定肺内及骨骼转移性病灶来源,遂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全身18F-FDG(由日本住友回旋加速器自行生产,放化纯度>95%)PET/CT(德国Siemens Biograph 16HR)检查,结果显示: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的类圆形结节,边界清楚,较大结节约为2.8 cm×2.6 cm,部分结节无18F-FDG摄取,部分结节18F-FDG摄取轻度增高,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value,SUVmax)为4.4(图2);骶骨骨质破坏伴局部软组织肿物形成,SUVmax为6.4(图3a),另见双侧髂骨及左侧髋臼骨质破坏伴18F-FDG摄取增高(图3b),诊断结果:①骶骨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考虑为脊索瘤;②双侧髂骨、左侧髋臼骨质破坏伴代谢增高及双肺多发结节,部分代谢增高,均考虑为转移;然后对左肺下叶放射性摄取最高结节进行穿刺活检,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呈大多边形、圆形及星形,肿瘤细胞膜界限清楚,大细胞胞浆内见无数大小不一空泡,小细胞内空泡较少或无,可见典型液滴状细胞,部分区域肿瘤细胞呈条索及片状排列,可见双核瘤细胞,未见明显核分裂,免疫组化显示,该病灶细胞角蛋白、上皮膜抗原、波形蛋白的表达分别为阳性(图4),诊断为脊索瘤,考虑为肿瘤转移的来源. 关键词:骶骨;脊索瘤;肿瘤转移;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相对低剂量甲泼尼龙短程疗法联合99Tc-亚甲基二膦酸盐(99Tc-MDP)治疗老年活动性中重度Graves眼病(GO)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4例老年活动性中重度GO患者先配对后随机分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大剂量甲泼尼龙间断静脉短程冲击治疗,累积剂量达800~1200 mg.试验组应用相对低剂量甲泼尼龙(累积剂量为300~480 mg)联合99Tc-MDP的治疗方案
目的 探讨血清中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5例、前列腺癌患者58例、排除前列腺疾病的门诊健康体检者60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PSA、FPSA及FPSA/TPSA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PSA为4.0~45.5 μg/L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交叉重叠,在此区域内
目的 通过比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3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梅毒检验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已确诊为梅毒感染的患者446例和非梅毒感染的健康体检者398例.分别采用CLIA、TRUST、TPPA法对血清中的梅毒抗体进行检测,评价3种方法之间的差异及临床应用.结果 在对梅毒患者的血清检测中,CLIA、TRU
以往研究表明,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片山亚种,有对日本血吸虫菲律宾民都洛岛株易感染和抗感染性的两种类型。
期刊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放疗过程中射线必然会对人体正常组织造成一定程度的放射损伤,特别是在胸部和头颈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射线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的损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状况.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提升,心脑血管辐射损伤防治药物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目前循环系统辐射损伤的防治药物的进展进行综述。
有关热激蛋白(HSP)在寄生虫(包括旋毛虫属的部分寄生虫在内)应激状态下的表达情况已有一些研究。尽管有些研究探讨了热激蛋白在寄生虫的活力和感染性中的作用,但对旋毛虫(T.spiralis)却没有相关报道。199培养基(M199)对旋毛虫一期幼虫(L1)来说,是一种应激刺激,最终会导致虫体死亡,而HSP是良好的应激显示指标。该研究旨在观察M199培养基中感染性旋毛虫一期幼虫,其HSP60、HSP70
期刊
本刊编辑部为适应新的出版形式,实现期刊网络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投稿网站现已顺利开通。为了充分发挥网站的作用,真正达到服务于作者和读者,希望大家踊跃投稿和查看信息,并对网站建设提出宝贵意见,
期刊
目的 探讨碳酸锂在^131I治疗Graves甲亢中的辅助疗效。方法选取Graves甲亢患者100例,随机分为^131I治疗组和^131I+碳酸锂治疗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间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I+碳酸锂治疗组服^131I前后15d内分别给予碳酸锂治疗(2次/d,每次0.25g);^131I治疗前采用超声和触诊的方法估算甲状腺质量,两组甲状腺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一次性
期刊
目的 评价全身骨显像半定量分析在神经母细胞瘤股骨远端干骺端骨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5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按骨髓涂片、X线片、CT、MRl或临床随访结果等将其分为股骨远端干骺端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术前或术后行99Tcm-MDPSPECT全身骨显像,以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析:①半定量分析法:对每个患儿双侧股骨远端干骺端及股骨骨下中段勾画ROI,并测定其平均计数,计算每个患儿干骺端/骨干的放
肾脏疾病患者进行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RDI)及静脉肾盂造影(IVP)对判断分肾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IVP是泌尿系统检查中的常用传统检查方法,但由于此检查在肾功能不全时可致患肾显影不清或不显影,从而低估患肾功能.而RDI具有简便、无创伤、灵敏度高、可重复、可定量评价肾功能的特点,是较IVP更为理想的评价肾功能的方法.IVP患肾不显影时,应进一步行99Tcm-二乙烯三胺五乙酸R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