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制备及超声表现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u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现行方法建立的乳腺癌动物模型多用于观察其生物学表现,不适于探索新的淋巴结转移治疗方案。本研究通过改良制作方法建立新型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为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供实验动物模型。材料与方法采用组织块包埋法将VX2传代瘤株种植于30只雌性兔左侧第3只乳头的乳垫内,每周采用触诊法和常规超声查看肿瘤及淋巴结生长情况。待触及肿大的淋巴结后切除乳腺癌组织。第4周随机摘取15枚淋巴结,采用病理学观察淋巴结形态及组织学改变。将游标卡尺与超声测量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其差异。结果 2周后,26只实验兔可触及乳腺内质韧的类圆形结节;超声呈低回声,边界欠清,内部及周边血流丰富。约3周后,23只实验兔的左侧腋窝处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淋巴结转移率为88.5%,造模成功率为76.7%。超声与病理两种方法测量淋巴结最大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建立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模型周期短、成功率高、方法简单,能够为研究新疗法提供动物模型;常规超声能够实时监测肿瘤的生长状况,操作方便、快捷。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行半肩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效果。方法将67例行半肩关节假体置换术的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3个阶段,并对患者
目的比较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对56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两组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
山区公路小半径曲线是事故的多发地点。通过对行车轨迹及驾驶员行车视觉感觉的分析,结合曲线透视图,分析得出小半径曲线视觉信息不良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据此对小半径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治疗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其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在促进组织再生、修复等方面作用显著[1]。术者对1例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例,应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