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181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输卵管因素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66例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实施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并视术中情况进行相应治疗,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进行评估,并于术后6、12个月进行妊娠随访,对妊娠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输卵管壶腹部及伞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为86.9%,明显高于输卵管间质部、峡部阻塞术后的复通率(33.8%、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双侧输卵管阻塞疏通术后的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妊娠率(48.O%)略高于术后6个月妊娠率(4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同时对官腔及输卵管病变进行诊断与治疗,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率较满意,可作为某些输卵管因素性不孕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

其他文献
目的对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的肿瘤结局和妊娠情况进行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妇产科收治的4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为观察组,临床实施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另选取同期40例采用经腹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随访8~36个月,记录其术后肿瘤复发、孕产史及妊娠结局,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妊娠32例,妊娠成功率为80.0%(32/40),
目的:建立人宫颈癌紫杉醇耐药细胞株Hela/PTX,并考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以人宫颈癌Hela细胞为亲本细胞,采用低浓度持续诱导法建立紫杉醇耐药细胞株Hela/PTX。在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 探讨颈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拟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颈神经后支阻滞麻醉组(Ⅰ组)和局部浸润麻醉组(Ⅱ组).Ⅰ组根据颈神经后支的局部解剖特点,术前通过测量颈椎X线片,确定颈椎关节突关节腰部体表投影点,经皮穿刺阻滞手术切口相对应的双侧脊神经后支而麻醉颈项部;Ⅱ组采用传统的局部浸润麻醉.观察两组术中麻醉效果和麻醉作用时间
目的对比研究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胆管癌术后患者恢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6例胆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肠内外联合营养组(EPN)26例及全肠外营养组(PN)30例,所有患者以代谢支持为基础进行营养支持,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术后3、7 d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率、总胆红素下降率、肝酶(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下降率,肠功能(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手术部位感染(腹腔、伤口)发生率,术后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