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90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选取福建省两所高职院校的126名专兼职辅导员,采用艾森克人格特征量表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其进行测试,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及其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发现福建省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上水平,且在年龄段、职称、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同时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格特征;主观幸福感;辅导员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主观幸福感受到许多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人格特征是很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 Hill son 和Marie (1999 )在人格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积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正性的利己特征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承受着外界很大的压力,工作负担较重,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如何保持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则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人格特征。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发生一件高兴的事,这种快乐只能持续半年,半年后又将回到以前的状态,如果发生一件不幸的事,这种烦恼最多也持续半年。因此,一个人要长时间地保持幸福感,个体的人格特征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关系,有效地帮助辅导员完善自我的人格,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福建省两所高职院校的在职辅导员138名,采取统一施测,共发放问卷138份,当场回收问卷138份,回收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为91.3%。
  (二)研究工具
  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简称EPQA),1975年制定,1981年陈仲庚等修订。包括4个量表 :E——内外向 ;N——神经质;P——精神质;L——谎造或自身隐蔽。
  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简称 GWB)该量表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共 33个题目。本研究中采用国内段建华(1996) 对该量表的修订版,研究中统计计分主要是对前面的18个题目记总分。量表中的1、3、6、7、9、11、13、15、16为反向记分题。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包含六个分量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S)、对健康的担心(H)、精力(E)、心情忧郁或愉快(SH)、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0)、松弛或紧张(RT)。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 0.91、在女性为 0.95。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全国常模得分男性为75分,女性为71分。
  (三)研究程序
  1.收集资料
  查阅有关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并进行分析整理;
  2.施测
  抽取福建省两所高职院校专兼职辅导员,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A)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施测;
  3.结果分析与处理
  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幸福感现状及特点,并探讨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幸福的关系。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调查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基本情况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五个方面,其中男性41人,女性85人;29岁及以下辅导员96人,30-35岁29人,36岁及以上3人;初级职称101人,中级职称20人,高级职称5人;本科及以下学历75人,研究生学历51人;已婚33人,未婚93人。由此可见,高职院校辅导员大多为29岁以下的未婚女性,学历、职称不高。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
  1.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基本情况
  表1列出了使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出的辅导员人格结构3个维度的基本情况,包括外向一内向性(E)、神经质(N)和精神质(P)。
  2.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研究表明,本次抽样调查的2所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高于中等水平。男性辅导员平均分78.13分,略高于全国常模75分;女性辅导员平均分79.05分,显著高出全国常模71分。
  3.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性别特点及差异比较
  经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高职院校男、女辅导员除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和“精力”两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外,在主观幸福感及其他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性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总分高于男性辅导员但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显著高于男性辅导员(p<0.01),但男性辅导员较女性拥有更加充沛的精力(p<0.05)。
  4.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年龄特点及差异比较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年龄段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主观幸福感及“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和“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 等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29岁及以下的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30-35岁的辅导员得分最低,36岁及以上的辅导员得分居中。其中29岁以下的辅导员精力最为充沛,同时在情绪和行为的控制方面最差;而36岁及以上的辅导的生活满意度最高,控制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最强;相比而言30-35岁的辅导员对健康的担心最为强烈。
  5.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学历特点及差异比较   不同学历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主观幸福感及其各因子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得分略高于本科学历的辅导员。
  6.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婚姻特点及差异比较
  对数据进行T检验得知:不同婚姻状况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他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未婚的辅导员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上得分高于已婚辅导员;已婚辅导员对健康更为担心,但是他们对情绪和行为的控制能力要好于未婚辅导员。
  7.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观幸福感的职称特点及差异比较
  不同职称的高职院校辅导员除在“对健康的担心”、“松弛和紧张”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在总体主观幸福感及其它因子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异。高级职称的辅导员主观幸福感总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的辅导员(p<0.01),在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显著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的辅导员(p<0.05); 中级职称的辅导员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以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高级职称和初级职称的辅导员(p<0.05);初级职称的辅导员在精力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中级和高级职称的辅导员(p<0.05)。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将高职院校辅导员在人格特征量表上的得分与其主观幸福感得分做person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的各量表得分同主观幸福感的各因子均相关显著。其中P(精神质)和N(神经质)除与“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和“松弛和紧张”因子高度正相关外、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其他因子上均为高度负相关;E(内一外向性)的情况则相反,在“对健康的担心”因子和“松弛和紧张”因子上高度负相关、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和其他因子上均为高度正相关。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略高于全国常模,处于中上水平。
  高职院校辅导员的主观幸福感在年龄段、职称、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性别、学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各因子之间相关显著。
  (二)建议
  相较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压力不大,但依然要做好辅导员的各项工作,确保辅导员安心工作。
  1.加强辅导员制度和队伍建设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中专时学校实行的都是班主任管理制,因此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缺乏经验,评价体系也不够完善。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层次不容易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因此辅导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建议各高职院校加大辅导员经费投入,完善辅导员评价体系,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辅导员队伍中,从而提升辅导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辅导员工作较为繁杂,经常陷入到具体工作中无法抽身,容易忽略自身的成长与进步。学院应给辅导员提供一些资金和时间上的支持,使其在学历、职称上都能获得不断提升。更重要的是提升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节的能力。
  3.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终身化建设,增强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
  大部分辅导员在工作中面对几百个学生,学生多、压力大,且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不高,经常出现打架斗殴的现象,因此,辅导员工作是最容易让人产生挫败感的职业。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辅导员,一旦学生毕业,最感激的人就是辅导员,因此辅导员也是最有成就感的职业。只有让辅导员感受到成就感,才能让辅导员真正爱上这份工作,认同这份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另外,大多数院校都采取辅导员干三五年就转岗的制度,这样不利于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应将辅导员职业终身化建设,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职业规划,职称单独评聘,以便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12):49-50.
  [2]魏珂敬.辅导员人格特征及其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导刊,2009(23):236-237.
  [3]谭爽.高校辅导员理想人格模型构建及塑造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38-40.
  [4]赵新国.高校优秀辅导员人格特征的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28-30.
  [5]韦洪涛,孙长安.高校辅导员人格特征调查研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2(12):53-57.
  [6]隋欣言.论高职院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培养[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15-17.
  [7]刘纯姣.上海高校优秀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4-86.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预防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出生足月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
办公室作为企业等社会组织的管理中枢,有很多重要的职能,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办公室的效率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应及时对办公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造和升级。本文通过对当前办
浙江省是民营经济大省,作为地方金融排头兵和支农支小主力军,浙江农信有着天然的服务民营经济的基因,数十年来与民营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为民营企业“心无旁鹜创新创造、踏踏
期刊
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和切人点,脉诊、舌诊客观化的研究是四诊客观化的技术关键,也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
架上绘画从文艺复兴至今已经历六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着人类的发展,并与音乐,文学一同构建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如今,随着社会发展,大量利用媒体科技的前卫艺术兴起,部分人开始
目的:探讨锌剂与叶酸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门诊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腹泻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78例患儿进行分组:试验组39例在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心肌酶与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将小儿慢性咳嗽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总结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福建农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出台行动计划、年度工作要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