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淀粉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3个甘薯品种(系)在块根发育过程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甘薯生育期的延长,3个品种的淀粉率都呈下降趋势,
【机 构】
: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淀粉粘度速测仪(RVA)分析了3个甘薯品种(系)在块根发育过程中淀粉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甘薯生育期的延长,3个品种的淀粉率都呈下降趋势,但直链淀粉率的变化则因品种而异.早期收获,徐薯18和浙大9201的直链淀粉率表现较高,而浙3449则较低.随生育期延长,DSC糊化峰向低温方向移动,且峰宽增大、峰逐渐消失,其糊化温度和热焓变化也随之递减,而RVA的最高粘度则呈现递增趋势.相关分析发现,甘薯直链淀粉含量与各糊化特性参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的大小又受到品种制
其他文献
采用PCR技术从大豆品种吉林43基因组DNA中分离到大豆β-伴球蛋白α-亚基基因启动子片段(BCSP666).序列比较和分析表明,这一启动子片段与其它两个大豆种子特异性启动子--β-伴
分别构建了含全长大豆24 kDa油体蛋白基因、与大肠杆菌热敏毒素B亚基和定居因子CS6 B亚基基因以串联方式融合的全长大豆24 kDa油体蛋白基因、缺失N端74个氨基酸编码序列的油
[目的]明确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形成过程的固碳特性。[方法]测定三系杂交稻汕优63、二系杂交稻两优2186和常规稻IR64生长过程各器官干物质积累、碳含量。[结果]完熟期,汕优63、两
【摘 要】在中学学习阶段,要着重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探究能力。因此如何调动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中学生的学科探究能力。成为现阶段中学历史老师有待解决的问题。培养中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探究能力,首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的实践能力。其次历史教学老师积极创新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激发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最后,中学生要在学习历史过程
【摘 要】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德育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德育教育符合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但是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难以抓住该工作环节的核心要求,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与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区分,实质的课堂教学效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对此,本文以高中班主任为分析对象,了解新时代背景之下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要求,以期为实现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