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久心事 祈愿录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ajia08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某天正在洗头发,突然看见水池上慢悠悠爬来一只巨大的虫子,湿哒哒的头发还涂满洗发水,我无处可逃,只能尖叫着问:“我爸走了没?”
  我爸习惯性地抓起两张纸,跑来,捏起它,丢进了垃圾桶。
  万物回归正常,暖光灯黄澄澄地照著。我突然想起各种,喊我爸来打各式各样虫子的时刻。
  又是怎么回事呢?
  我经常因为熬夜的事和我妈争个天翻地覆,而我妈的作息又很奇怪,她可以晚上8点睡觉,11点起床看着亮灯的书房吼叫,本来有了困意的我,就会立刻变成战斗状态。
  我很讨厌会每晚醒来的她,一直在想让人持久进入深度睡眠的办法,最近她经常不吵不闹了,我可以安心地学习、写稿,甚至看剧到很晚,然后拖着沉重的脑袋回屋时,发现床上很乱。
  被子缠着衣服和枕头,坐下会被书的棱角硌到,可哪怕我总觉得叠得方方正正的被子才会变得非常清软,体力都只支撑我,叠叠衣服,丢丢书,将被子抖一抖,躺下。
  后来每次看见我妈没有给我铺床,我就会想起那些事。
  从我爸打虫子,到家里的灯坏了很久没人修,我就理所应当地嫌弃我爸慢,再到想吃水煮鱼、麻婆豆腐、红烧肉,或是想散步时,才会主动和我爸说话。
  我妈也是,我想吃外面的东西就会给她打电话:“你下班给我带一点儿呀。”哪怕我知道根本不顺路。我没钱了,就跑去拿我妈的手机转账;旅行回来就指挥她,哪件衣服要怎么洗……
  一直觉得我的家庭教育很奇怪,我家没有任何规章制度,我爸妈会在很多时刻近乎是溺爱我,但更多的时候,是我似乎什么都没做,就踩到了他们的雷,然后双方尖叫、哭喊,彼此指责,弄得隔壁都听得一清二楚。
  紧接着我跑去和朋友吐槽。我在写稿时千百遍提起他们的麻烦、让我自卑失眠的话,乱动我东西,以及细碎的要求。
  可似乎每件事都和那床没叠的被子一样,有得必有失,相对应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事情和情绪到了爸妈这里就全乱套了,原本我应该是个很能拎得清的人。
  初中时和喜欢的男孩子在一起,他会给我买奶茶,送我回家,带我去游乐场,以及察觉到我每一个未表达的不开心。
  可我知道他飘忽不定,于是在心里划了条线,尽情享受他的好,和他在一起的时光,把每天当作不可复制的绝版,但也要做好他不打招呼离开的准备。
  后来我遇到的男孩子,似乎每一个都比他真心,只是每一个连礼物都送不到我喜爱的。
  我明白,想要他的贴心温暖就要承担他突然的离开。你接受一个人,自然要接受一点儿他的不好,这个世界上很少有那么完满的事情,哪怕连想闻泥土的清香、看绿意欲滴的草木,都要接受雨天不便的交通。
  这个道理很简单,我全都明白,连让许多女生失控的感情我都克制得很好,可唯独跟爸妈挂上连接的东西,我都做不好。
  到底要怎么才能记得,那些每件都熟视无睹的事情呢?
  我尝试过把与他们有关的每一件加分事记下来,可我妈分明就是给一颗糖,再给一巴掌的人。
  有次我们开学换了新寝室,我先预约了下铺,有个女生非要跟我抢。我心想:不行啊,我的桌子是落地大桌,总不能每天坐在别人床上用吧?
  可当时我已经在兰州订好了去敦煌的机票。我跟我妈说这事儿,我妈起了个大早,冲去学校给我占铺了。等她走了,那个女生居然把我的被子丢到了别的地方。
  我妈听闻要杀回学校,那个女生可能是有点害怕,又搬回了我的东西。
  当时真觉得我妈爆发了,感动得不行。可是因为这事,我妈数落了我很久:“还不都怪你?天天胡乱跑!”
  “那我就该什么见闻都没有吗?”我心底的温暖荡然无存。
  每次陷入这种恶性循环,我既不知道该怪谁,也不知道别人家是不是也一样。
  《请回答1988》里那句话感动了好多人:爸妈也是第一次做父母呀。看到这里时我也哭了,可转念一想,我也是第一次做孩子呀。
  可他们至少做过孩子,当时的喜怒哀乐,真的都忘记了吗?
  原先意识到亲情也是有得亦有失时兴奋了好久,好像十几年关于原生家庭的困扰终于能迎刃而解。可现实和我妈一样,给了我一颗枣,又送我一堵墙,上面未干的油漆写着大字:此路不通!
  我只能去看许多电视剧,试图窥探另外人生里高超的见地,从《小别离》到《都挺好》,可是它们都披着王子和公主幸福生活的童话外衣,我终于败下阵来。
  朋友推荐我去新的城市学习生活,我跟我妈提起这件事的中午,原本还算轻松的氛围被搅糊,最后我妈“砰”地砸上门,晚上却少有地主动给我买了好吃的,极其罕见地对我轻声细语。
  于是我也不固执地离开了。和爸妈的关系,就像薛定谔的猫。
  我想我可能没法改变这种状态了,时好时坏,在沉溺于幸福的山巅和如履薄冰的谷底来回坐缆车。
  但我已经心甘情愿接受这一切啦,理解温存,也愿意承受不安。
  生活的痕迹太过于深刻。我忘不掉有次爸妈吵架时,我帮我爸说话,他却把导火索引到我身上,自己开脱回了屋里;也忘不掉小时候因为拆了压岁钱,被我妈关在门外,放声大哭。
  我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躲避不开,只能在那些灰暗与光鲜交织的时间里寻找临界点与白色地带,比如忙的时候留下一部分内容躲在卧室完成,在每次争执里闭紧嘴巴,学会说好听的话,跟我妈说她今天很好看。
  像一颗圆软的珍珠,既有柔软温润,当压迫降临也能随意溜走,不论缘深缘浅。
  编辑/广丽
其他文献
本首富在2018年刚开始做这个栏目的时候,最初选中的几位幸运喜剧王之中就有沈腾。就这么跟你说吧,比他好笑的都没他(年轻时候)好看,比他好看的又没他好笑(雷佳音也许要在此时发出不同意的声音)。如此遗世独立的人儿,被注意到也是情理中事。  两年匆匆过去,沈腾在这两年中也贡献了不少新的事迹。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在哪儿?),共同关注记者从前方发回的报道。关于美丽  (1)沈腾对自己的长相一向相
又到仲夏了,早上八九点钟的朝阳已经格外炙热。我推开窗,看见炙烤下的井岩古镇仿佛升起了一缕缕烈焰的青烟,目光随即往院子里一扫,发现如此炽热的阳光下,外婆正坐在天井里那把老旧的摇椅上晒太阳。  原本准备和小雀她们去吃冰,难得回一趟井岩古镇,我怎么舍得把时间浪费在老家这座四合院里?我连忙起床梳洗,决定今天一定要美出天际。可没等我高兴,就接到了母上大人的“圣旨”:“爸爸妈妈有急事要外出,你要照顾好患臆想症
小时候我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女孩儿,只要眼前能看到的,我都想知道那是什么。  家里有大大的院子,院子里有木头搭成的葡萄架,牛郎织女星相会的时候,我也非要跑到葡萄架下面听他们的悄悄话。  院子里还有个小小的秋千,以及什么都知道,并且喜欢摆弄花鸟虫鱼的爷爷。  种满了花草的小院子四季分明,每個季节都有不一样的花草在院子里争相开放。数不清的花草总会吸引各种各样的鸟儿过来,我和院子里那只橘猫都很忙。  它
我不喜欢他在我小时候的每项亲子活动都不来参与,他觉得无趣;我不喜欢他限制我交什么朋友;我不喜欢他觉得不好好学习的人,学习不好的人都是对不起父母,都是混蛋、傻子。  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不太好。他小时候我爷爷奶奶因为工作忙疏于管教,导致他长大后丝毫不听他们的管束,我行我素。回首过去,他只剩下无尽的后悔,后悔当时但凡听我爷爷奶奶一句劝,他现在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办公室里喝杯小茶每月就有万把元到账,不用忙
你可以试试盲拍。  某一个温度、气味、阳光绕过卧室的下午,湿答答的草尖、一大片植物、陌生又熟悉的青苔石板、墙壁粗糙的触感、坠入云端的盘山路……  在任何一个让你的心有触动的场景,一只手蒙上眼睛,手机镜头对准任何一个你认为可以代表这一瞬间的角度,拍下它。  可能画面倾斜,可能会糊,可能好笑甚至诡异,都没关系。  生命里需要铭记的是这样的时刻。  这样的时刻不用发圈,也不用在意谁点不点赞,更不用在意谁
@江苏省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方莼:命运之牌,学会珍惜生命  自制“命运之牌”,用四张A4纸裁剪成32张纸牌。在30张纸牌上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写上一件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2张上写令自己骄傲高兴的事情。再把纸牌放到盒子里让孩子依次抽取,随后与之讨论:你是否满意牌上的自己?生命只有一次,如果纸牌上的事情发生,该如何面对?引导孩子珍惜眼前的生活,开创美好的明天。  @广外外校 叶和丽:这样爱你刚刚好  我想
那熟悉的、令人发怵的、“罪恶”万分的铃声终究还是响起了。嗐,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啊!该面对的终究还是躲不过!  要说这一切,还得归结于我们外表侠义仁慈,内心“奸赖谄滑”的体育老师!跑圈儿也就算了,可附赠的一连串波比跳、提气跳、俯卧撑、蛙跳再加往返跑又是从何而来?还美其名曰“腰腹训练”!这下可好,腰腹力量还未练成,倒是把两条腿给练“废”了,站不稳,坐不安,连下个楼梯都如上刀山下火海!屋漏还偏逢连夜雨,
刘红红: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初中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浙江省A级证书教师。咨询邮箱:[email protected]  今天要上课的一班,学生们都很聪明,课堂氛围也一直不错,总会带给我很多的惊喜。于是,我带着一份神秘走进了教室。  我看着讲台下面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问道:  “亲爱的孩子们,今天想不想把你们的聪明才智在心理课上展现出来呀?”  “想,非常想!”全班都兴奋地嚷起来。
这是一个常见的宿舍关系的矛盾,也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第一次认真处理社会关系的一个成长期。尤其是大学宿舍,舍友来自大江南北,有着不同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洗澡的方式、睡眠的深浅,都会成为社交关系的一个变量。适当反抗,适时说不,是这个阶段要锻炼出来的生存本领。  关键词:分离焦虑 社交微恐惧  反击指数:两星半  反击口号:你要是惹我生气,我就不理你了,哼!  422这个寝室仿佛只容得下5個人,
下午,我正在抓紧一切时间在办公室打印稿子,突然收到妈妈的微信,语音里,妈妈用沙哑的声音说:“妈妈脖子右边的引流管又漏液了,漏了很多。我去找大夫,大夫不在。你给大夫发个微信。”  我登时慌乱了起来,连忙给医生发微信,请他帮忙处理,同时把打印好的稿子装在文件袋里,飞奔下楼开车往医院赶。谁知越是慌乱越是容易出错,匆忙间忘记看导航的最优路线,走了平时走的那一条路,正是下班高峰期间,车流量大,好巧不巧还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