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假人及AE—MDB实车侧面碰撞试验的研究分析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e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实车碰撞试验方案
  本文所进行的对比均在实车上进行试验,所使用的车辆为我公司一款A0级轿车,整车安全性能在同类型小车中处于领先地位。
  1.1 实验方案
  (1)方案详情
  通过控制变量法对比不同试验条件对结果产生的影响,试验情况如表1所示:
  (2)研究方向
  通过上述方案的五次试验,得出表2中4种变量的对比情况:
  2 试验结果对比及分析
  2.1 试验结果对比
  五次试验的假人伤害值对比如表3所示。
  2.2 试验结果分析
  从车身变形量及侵入速度两方面分析产生此结果差异的原因。
  (1)车身变形量分析
  车辆碰撞侧每隔10cm进行画点,在碰撞试验前后分别测量这些点的坐标值。
  车身胸线、腰腹线变形量对比(胸线是车身上对应假人胸部位置的线)
  五次試验的对比表明:AEMDB侧面碰撞试验,车身后部胸线、腰腹线变形量增大;离地高度增加,台车重量增大,整体变形量增加显著。
  (2)车门侵入速度分析
  在碰撞侧前车门对应假人胸部、腰腹部位置,后车门腰腹部位置粘贴加速度传感器并对侵入速度进行对比。
  ①前门胸部、腰腹部侵入速度对比,五次试验的对比情况表明,假人受伤害的时间段为15~40ms,在此时间段内4#试验侵入速度最大且相比于1#试验均有明显增加。
  ②后门腰腹部侵入速度对比,五次试验的对比情表明,假人受伤害的时间段为15-40ms,在此时间段内5#试验侵入速度最大,1#试验侵入速度最小,对应后排假人骨盆合力伤害值,5#最大,1#最小。
  (3)B柱侵入速度分析
  在碰撞侧B柱对应假人胸、腰腹部及下部粘贴加速度传感器,并对侵入速度进行对比,分析B柱在侧面碰撞中的作用。
  ①碰撞侧B柱对应假人胸部位置侵入速度对比,4#试验前排假人胸部得分最低,其前车门胸部侵入速度最高,对应B柱上的侵入速度也最高。
  ②碰撞侧B柱对应假人腰腹部位置侵入速度对比,5#试验后排假人腰部得分最低,对应B柱上的侵入速度也为最高。
  ③B柱下部位置侵入速度对比,4#试验移动壁障抬高50mm,B柱下部侵入速度最低,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由B柱上部吸收的较多,导致B柱下部(结构较为强硬的部分)未能有效进行能量吸收,从而导致假人伤害值增加。
  4 结论
  (1)使用AEMDB壁障、碰撞点后移250mm进行侧碰试验后排假人腰部伤害值均增加,相同碰撞速度下伤害值增加程度约为25%;
  (2)AEMDB碰撞速度增加,对后排假人腰部伤害值影响明显;
  (3)AEMDB离地高度增加,侵入速度及变形量影响较大,导致前排假人胸部伤害值增加129%、腹部伤害值增加26%;
  (4)碰撞速度增加导致前后排假人伤害值均增加,车辆变形形态与50km/h的AEMDB侧面碰撞基本无差别。
  为加强车辆在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车辆设计者都需对B柱及车门内外结构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城市物质形态的影响是巨大的.从对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及其物质形态的关系的讨论到提出信息技术应用与城市物质形态的协同发展,论证了信息技术对城市物质形态
一、加强农经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一)总体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经体系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推进农
某企业在工件的平面上加工两个Ф9.25mm孔,两孔的中心距为(59±0.03)mm(见图1)。为了检测这两个孔的中心距尺寸偏差,我们为该企业设计了一种检具,如图2所示。
某企业委托我厂加工一批零件,如图1所示,该零件加工的重点是螺旋面的加工。螺旋面的常用加工方法有车削和铣削。车削适合加工螺距或导程较小的螺纹,加工螺距大于4mm的螺纹,刀
为筛选出适合天津地区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葡萄酒产品,以晚熟、抗病、丰产、土壤适应性、酒质作为选择酿酒葡萄品种的主要依据,对天津地区引进的33个主要
我们以判断的方式把握世界,判断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陈述,是传统逻辑的核心。已有的判断标准是在某个范围内形成的判断标准,是否能保证其一定会有效地延伸到扩展的其他范围,是一个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