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zhang78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既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偏低,这是当前中职作文教学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教学生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呢?本文总结了三点,那就是立意新、选材精、构思巧。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立意 选材 构思
  几乎每个学生都做过这样一个美梦,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像神笔马良一样拥有一支神笔,梦寐以求得到这样一根“点石成金的魔棒”。让自己轻松自如地学习、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生活上事事如意,样样顺心。轻松获得自己希望拥有的一切。但是要想使写作文思泉涌,信手拈来,写出生花美文,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的“点睛神笔”确实是非常重要和特别关键的。那么,何谓点睛神笔?其实就是写好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怎样“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呢?简单说也就是掌握并巧妙运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在有限时间里立意构思并写出高质量的生花美文。要想成为这样的“巧妇”,一定要抓好作文的三个关键环节。那就是:作文要立意新、选材精、构思巧。掌握其中技巧方法就如同拥有点睛神笔,妙写生花美文。具体又该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下面做详细阐述。
  一、立意新
  意即文章的主题,也就是作者通过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就如同人的中枢神经,统领全文,贯穿首尾,制约每段,支配每句。意,不仅要“立”得正确,还要“立”得新颖、深刻。所以意在笔先,作文在动笔之前,一定要把表达的意图、说明的问题、论述的道理定好。至少知道自己想说什么,是喜欢、是厌恶?是感动、是反对?是快乐,是痛苦?是赞扬、是批评?……一篇文章质量的高低、价值的大小、作用的强弱、影响的好坏,主要看它的主题如何。其立意一定得感情真实、思想健康。要紧扣时代脉搏,所考虑的问题有新的角度,所写的内容有独到见解。如同摄影一样,只有选取一个最佳角度,才能拍摄出最好的照片。例如以“竹子”为例,老师要启发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考虑:由竹子中空想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那些虚怀若谷的人;由郑板桥的竹子图想到做人应该有气节、有骨气;由竹子冬天不落叶想到傲霜斗雪、不畏严寒的气概:由竹子没有旁逸斜出的枝蔓想到正直挺拔;由雨后春笋想到顽强的生命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善于多方面多角度地看问题,打破常规,独辟蹊径,选用人人心中有的材料,写出个个笔下无的见识,塑造第一千零一个哈姆雷特,让老师眼睛为之一亮,心情为之一爽。
  二、选材精
  作文材料就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或理论依据。作文材料要创新就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奇”。素材的选取要新鲜贴切。我们要善于从现实生活、历史典故、文学名著中搜寻别人没有用过的材料,而且要注意材料的贴切性、典型性、新颖性与多样性。材料新颖又切合题意,那就能显示自己敏捷的思维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
  1.重大历史事件:往往蕴含丰富内涵,可以增加作文的厚重感。
  2.古今中外名人:恰当运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或富有哲理的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或作为主角,就可以增加文化底蕴。
  3.传世经典名著:倘若把名著中某些人物、事件加以巧妙运用,也可以丰富作文内涵。
  4.热点时事内容:如果选取最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入文,则一方面能增强作文的时代感与新鲜感。另一方面非常能吸引人的眼球,增强读者兴趣和文章感染力。
  5.当代传媒信息:当代传媒非常发达,如果让学生选取报刊、电视、电脑其中的一些材料入文,则容易使作文别出心裁,独具匠心。
  三、构思巧
  “凤头、猪肚、豹尾”——这是对文章结构重要性的最精辟概括。悬念丛生,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能吸引读者投入故事中,此谓“贵直者人也,贵曲者文也”。“曲径通幽”,但又不能让读者感到故弄玄虚,云山雾罩,那就要构思巧妙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即:
  1.“题眼亮”:要有“一双闪亮的眼睛”,题目要新颖别致。“题好一半文”。一个人能有一双聪慧明亮的大眼睛,那就可以很好地传情达意,文章题目就是文章的“一双慧眼”。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因此文题就应该有着传神的魅力,有画龙点睛的功效。如可以巧妙化用修辞或巧用诗词、名言或巧设悬念、或故事线编等为题。
  2.开头要如“凤头”:文章开头要新颖独特,短小精悍,有文采,紧扣题旨。力求避俗就新,引人入胜,给人以美感。如开门见山、引用名言、巧用诗歌、歌词开头、设问开篇、对比映衬、突出重点等。切勿含糊其辞,故弄玄虚。
  3.“猪肚”为中间几段,容量大,内容丰富,在写法上应该新颖别致、富于变化。要讲究文法,既要“言之有物”,又要“言之有序”。适当采用衬托、联想、象征、描写、抒情等方法。结合运用小中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喻志、以物喻人等方式方法;并采用比喻、反复、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恰当运用成语、格言名句等增添文采。使人读了爽心悦目,心旷神怡。
  4.“豹尾”是指结尾是全篇内容的升华之处,也是意境的深邃之处。应能紧扣话题,突出中心,产生一种极强的震撼力与感召力引发人们的共鸣。作文结尾形式一般有议论反问式、含蓄余味式、赞美抒情式、哲理深思式、名言点睛式、联想做梦式、决心号召式等,不管采取哪种方式,都要能“结”得住,断得下,呼应前文,强化形象,能够点明意旨,升华主题。
  总之,假如学生真能理解掌握并“妙用点睛神笔,巧写生花美文”,狠抓关键三环节,充分理解并在实际应用领悟其中的深意,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使文章立意新、构思巧、选材精,那么这样的美文谁能不大声喝彩?这样的佳作谁定会让人拍案叫绝。
  参考文献:
  [1]王坦.论相助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改研究,2002,2.
  [2]王亚平.主体性职教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能教改,2002,4.
  [3]赵红霞.作文功夫在课外——浅谈作文教学[J].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04.
  [4]林玉荣.指导学生写好读后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01.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灵活创造的能力,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外在表现。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机智,令课堂富有生气,充满智慧与灵动。他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教学机智应对情境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主要源于他的人道主义儿童观、“我与你”的师生观和长期的经验积累与反思。阿莫纳什维利在教学机智方面堪称典范,值得广大教师学习借鉴,不断修炼自我,培养个人的教学机智。
学期将了,学校在与教师签约时,笔者利用职务之便作了如下一番调查,更加深了对“当老师不容易,当班主任更不容易”的理解。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承载主要教育职能的班主任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力量,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和指导者。然而,调查结果显示,愿意担任班主任者的人数不到学校全体教师人数的50%,且班主任教师随着任职年限的增长,工作热情和干劲逐渐消退,不愿当班主任的呼声随之强烈,职业倦怠日
摘 要: 大类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2015年9月,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正式推广大类培养改革。本文针对采用大类培养模式下不同民族、不同家庭背景的新生进行调研,以此摸清新生对大类培养改革措施的了解和认可情况,分析和筛选影响专业选择的客观因素,为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通识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 大类培养 专业选择 专业认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精英
“我想做什么?”这是每一个人做事的原动力。小时候,老师问我们:“你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想当什么人?”有的想当一名售货员,因为这样就会有很多好吃的;有的想当画家,因为他喜欢画画;有的想当解放军叔叔,因为他们最帅……我想当老师,因为我认为老师是最聪明的人,知道很多知识。为了这些可能很幼稚、很天真的原因,我们往往会爆发出无限的热情努力学习,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现在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这神圣的讲台
摘 要: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作者以《4以内乘法口诀》为例,谈谈支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它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更丰润。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 教学运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一般可包括“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五个环节。下面我就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4以
摘 要: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如果能良好利用这项技术,那么对于当今城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对海绵城市湿地不同种类的植物特性和应用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海绵城市”中的水文功能与景观设计的关系和融合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技术 水文功能 景观设计  一、“海绵城市”调研背
摘 要: 在幼儿园教育中,游戏是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它对孩子身心等各方面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中孩子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动手能力及理解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同样非常重要。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如何将幼儿园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进行探讨与分析,希望对幼儿园教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幼儿园教育 游戏课程 区域活
摘 要: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过程中对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和归宿进行了深入探索,其中包含了马、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领域和国家间关系的历史考察。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领域,还是现代政治学、政治社会学、社会学关注的核心领域,正确厘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并构建国家和社会平衡协调发展的良性互动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
摘 要: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对地理教育提出“构建开放式的课堂”的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课内外各种资源,创设平台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与能力,采用合适的方法与手段,表达、交流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在新教学要求下如何体现这一理念,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每个地理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研究课题。让学生学习知识后,能学以致用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作者尝试将生活点滴搬入课堂,创设情境让学生“演绎”,让学生在“演
摘 要: 本文基于OECD理念的引领,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合作学习的现状,梳理常见错误,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探寻优质互动合作学习,让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 OECD理念 优质互动 合作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  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的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从小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重要意义。综合实践活动常用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学习,目的就是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