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私生子?真相还是阴谋?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ang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肯尼遍是美国第35任总统,6秒钟内被杀身亡,成为英国历史上最大悬案。肯尼迪家族也充满太多有待破解的神秘谜团。肯尼迪家族每隔一个时期就会传出丑闻或是不幸事件,称为“肯尼迪咒语”,而咒语诡异之处在于针对男性。
  似乎“肯尼迪咒语”又在发生作用,最近温哥华现身肯尼遍私生子的消息,已经闹到地球人都知道了。更诡异的是,肯尼迪私生子的传闻又与一种美国大选的“阴谋论”纠缠在一起,更显得整个事态扑朔迷离。
  
  肯尼迪是美国民主党的偶像级人物,肯尼迪的弟弟、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泰德·肯尼迪公开支持奥巴马参加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有一种舆论说,肯尼迪私生子的报道有可能影响到美国大选,至少客观上截杀奥巴马气势如虹的选情,于是一种“阴谋论”浮上台面。也有一种传言说,即便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也会遭遇与肯尼迪同样的被刺命运。但对这种说法,我们姑且听之,但事情的背景又似乎意味着,不大可能仅仅是种八卦。
  
  街上行人呆住了
  
  在温哥华街头,一位中年男士据说常惊吓到路人,就因为这位相貌英俊的人和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惊人相似,而肯尼迪在几十年前早已经遇刺身亡了。
  有人称此人体型高瘦,脸上有些雀斑,有和肯尼迪相似的浓密红褐色头发和淡褐色眼珠,头发也向右分,一口整齐的牙齿让他笑起来与肯尼迪特别神似。人们常在路上拦下他,不是因为好玩,反倒是惊愕的成分居多。
  就在这个传闻不胫而走的时候,率先由加拿大的媒体曝光,报道说肯尼迪有一个私生子现今就生活和工作在温哥华。
  其实最早准备披露这件事情的是美国著名杂志《名利场》(Vanity Fair)。《名利场》杂志记者戴维·弗兰德花费长达18个月时间研究调查后,发现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和一名得州情妇秘密生有一名私生子,这位名叫杰克·沃辛顿(Jack Worthington)的肯尼迪私生子如今生活在加拿大温哥华,他的模样和肯尼迪非常相似。
  据《名利场》杂志派往温哥华为杰克拍照的知名摄影师哈里·本森称,杰克的相貌和约翰·肯尼迪拥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本森是许多历史大事的目击者,他过去曾为艾森·豪威尔、肯尼迪拍过照,美国前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遇刺时,本森就站在他身边。
  于是《名利场》杂志决定在最新一期杂志上公开这一密闻。就在即将推出这一爆炸性新闻前几天,作为一个礼貌的表示,该杂志将即将报道肯尼迪私生子的消息通报给了肯尼迪的弟弟、马萨诸塞州参议员泰德·肯尼迪,结果肯尼迪家族成员得知后反应强烈。几天后。现年75岁的泰德就施加压力,强行扼杀了这一故事。有消息说,泰德一定对《名利场》主编格雷登·卡特施加了高压手段。
  
  天生揭秘者
  
  然而让泰德·肯尼迪没想到的是,沃辛顿日前却主动站出来,接受加拿大第一大报《环球邮报》(Global Mail)采访,证实自己正是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私生子,还向记者提供了他的美国护照、加拿大签证和驾驶执照等身份文件。他称为避免蜚短流长,“我认为最好还是直接与你们接触并说出真相,而不是让人们胡乱猜测。”
  现年46岁的沃辛顿半年前和加拿大裔妻子一起,从美国移居到温哥华生活,并在加拿大从事商业生意。沃辛顿在美国成长和接受教育,目前仍然是美国公民身份,并育有子女。当记者问他的肯尼迪私生子身份曝光后,对他将来的生活是否会有影响,沃辛顿说:“我希望影响尽可能小,我喜欢现在的生活。我喜欢在卑诗省的生活。”
  沃辛顿说他的母亲接近约翰逊家族(Lyndon Johnson’s family),并称之所以公开自己的身份,绝不是为了肯尼迪家族的遗产:“我对《名利场》杂志说,我愿意立即和肯尼迪家族签署一份协议,我不会从肯尼迪的家族遗产中寻求任何继承权。事实上,我和将我抚养长大的养父之间拥有完美的父子关系。”
  沃辛顿不久前还专门发表了一份声明,在这个声明中他这样说:“《名利场》对我母亲的家庭和他们的故事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和林登·约翰逊的崛起及约翰·肯尼迪的陨落有关。我之所以站出来,是出于一种职责,我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许多美国人也许不会赞成我的做法,他们想将肮脏的东西扫到地毯下面,但我却不能做到,我天生就是一个揭秘者。”
  沃辛顿还声称,他一生都从未和“生父”肯尼迪见过一面,当他的肯尼迪“私生子”身份曝光后,他很为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担忧,目前他已雇佣了专门的保镖来保护他和家人的安全。
  
  一笔风流债?
  
  沃辛顿在简短的访谈中并未解释,为何他等了这么多年才出面,也并未说清楚自己如何晓得是肯尼迪私生子之事。
  据悉,美国副总统林登·约翰逊介绍得克萨斯州一名女子给肯尼迪认识,肯尼迪随后就和这名得州女子发展了一段秘密的私情。这名情人在1962年——肯尼迪遇刺前一年为肯尼迪生下了一名私生子。
  也有一种说法是,1961年2月,43岁的肯尼迪就任美国总统仅1个月后,前往得克萨斯州访问。在一次聚会中,这名得州女子认识了肯尼迪,两人一见倾心并发生了私情。该女子为肯尼迪“珠胎暗结”,于1961年11月22日生下了沃辛顿。巧合的是,1963年11月22日,就在沃辛顿2岁生日当天,肯尼迪在达拉斯市访问期间遇刺身亡。据沃辛顿自己称,肯尼迪遇刺之后不久,他的母亲也另嫁他人,而其养父也很清楚沃辛顿的身世。
  沃辛顿的母亲、也就是传闻中肯尼迪的得州情人,目前仍然活在世上,当《名利场》记者敲响她的家门试图对她进行采访时,她得知记者来意后立即重重关上了她的房门。
  
  如果一切都是真的
  
  如果沃辛顿真是肯尼迪的私生子,那么他可能是在肯尼迪1961年宣誓就任总统几周后孕育的。沃辛顿日前已经提出要求,希望肯尼迪家族成员能够提供DNA样本,以便在美国或爱尔兰进行Y染色体分析,通过“亲子鉴定”来证明他和肯尼迪家族拥有相同的DNA,从而证实自己的身份,以便“认祖归宗”,惊天秘密将大白于天下。
  据《名利场》杂志发言人称,他们的肯尼迪私生子故事并没有被强行扼杀,他们一旦获得了足够的证据——譬如DNA测试结果出来后,就会立即刊登这一调查报告,据悉里面有一些“有可能改写美国历史”的内容。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秘闻或许会对民主党的总统预选产生巨大冲击。目前在民主党的总统预选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候选人、伊利诺伊州联邦参议员奥巴马,频频被拿来和当年的 肯尼迪相比较,人们将其称为“新一代肯尼迪”。奥巴马也确实经常被人与肯尼迪相提并论,泰德·肯尼迪更是表态支持奥马巴,并说奥巴马让他想起自己的兄长。
  事实上,在多次演说中,奥巴马都在说着与肯尼迪相似的话。而奥巴马也得到了肯尼迪家族成员支持。然而,一旦肯尼迪“私生子”丑闻得到证实,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必将受损,从而连带令奥巴马的形象也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毁掉奥巴马的“总统梦”。
  
  布什前弟妹爱过沃辛顿
  
  英国星期邮报日前披露,美国总统布什的前弟妹雪伦(Sharon Bush)和沃辛顿曾有过一段情。
  据报导,雪伦说,从小到大,沃辛顿一直以为父亲是休斯顿一所学校校长,也是他母亲结婚47年的丈夫。直到几年前,母亲才吐露实情,告诉沃辛顿他的生父其实是被暗杀的美国总统。雪伦说,沃辛顿与肯尼迪长得“像得不得了”。
  在与布什的弟弟尼尔·布什结婚23年后,雪伦于2003年4月离婚,随后与47岁的金融家沃辛顿相恋。雪伦说,沃辛顿对自己“身世”的反应是“震惊”,她形容沃辛顿是个“好人”、“很正直”、“很有道德感的人”。
  雪伦最近还另外闹出一段新闻。她与尼尔分手后,曾与华裔巨商蔡至勇(Gerry Tsai)来往,并论及婚嫁,但后来悔婚。后因雪伦不归还蔡所送的11克拉订婚钻戒而被告上法庭。
  尽管怀疑论者称沃辛顿是“疯子”、“机会主义分子”、“幻想者”,但雪伦说,沃辛顿只想了解真相。
  
  神秘的肯尼迪家族
  
  肯尼迪家族时而达到鼎盛,时而跌入低谷,始终被一连串的飞来横祸、各种丑闻所缠绕,从而给这个家族带来一种宿命的神秘色彩,传家族基因作怪,“咒语缠身”。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美国的公众对肯尼迪家族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兴趣和关注。
  肯尼迪家男性多半英年早逝,而且死因都相当离奇。肯尼迪1963年遇刺身亡时,时年46岁。而他曾任司法部长的弟弟也在5年后一场演讲会场上,遭到枪击,年纪只有43岁。至于肯尼迪的哥哥乔·肯尼迪,早在二战期间就命丧德国。不知是注定还是巧合,肯尼迪家族的男性几乎都活不过50岁。
  肯尼迪和妻子贾桂琳生有3名儿女,女儿卡罗琳出生于1957年,儿子小肯尼迪出生于1960年11月25日。贾桂琳还于1963年8月生下了一名叫做帕特里克的男婴,但他出生后两天就夭折了。
  在肯尼迪葬礼上,小肯尼迪向父亲的棺木行礼。有人预测,小肯尼迪会成为父亲事业的继承者。然而,小肯尼迪1999年7月16日和妻子卡罗琳·贝塞特一起丧生于坠机事故中,年仅39岁。当时小肯尼迪驾驶的是一架小型螺旋桨飞机,事发时前部朝下,机身与海面垂直扎入大海,同机的还有小姨子劳伦·贝塞特。
  肯尼迪去世后,贾桂琳嫁给了“希腊船王”亚里士多德·奥纳西斯。她1994年死于癌症。目前肯尼迪第一家庭只有女儿卡罗琳在世。
  纽约《标准晚报》著名记者、英国《每日快报》老板最宠爱的外孙女、英国贵族后代珍妮·坎贝尔,在2007年11月底离世,享年78岁。这位被称为“貌美如花”的女人,据说一年内与肯尼迪、赫鲁晓夫和卡斯特罗都“睡过觉”,也被称为世界上唯一能“赤裸裸”地了解三位总统的女人。美国总统演讲词写手休姆斯在其回忆录《白宫写手忏悔录》中披露,1963年10月肯尼迪静悄悄地溜往乔治城,摸上坎贝尔的香闺。
  肯尼迪生前绯闻对象,还有著名女星玛丽莲·梦露和茱迪·艾斯纳,两人分别于1962年8月和1999年9月殒世。
  
  (摘自加拿大《环球华报》)
  (责任编辑:胡文婕)
其他文献
养花种树就怕忘了浇水,生活用品设计师Julien了解这种辛苦与痛苦,特别设计出“Mon Pot”概念花盆,为爱花人分忧解劳、Mon Pot以厨房计时器为概念,花盆底座上有1天、1周与2周的定时刻度,并内建由太阳能电池供应能源的马达动力,只要将花盆上的指标转到底座上的指定时间,花盆便开始转动,开始倒数计时。至于转动的目的,是为了让植物的每一面都能平均接受到日照。时间到,底座的绿色LED灯会自动亮灯,
景气糟,失业人口流窜,到处都是愤世嫉俗的声浪。在东京著名的电器街秋叶原,最近有人载着一卡车碗盘走江湖,不是卖碗盘,而是提供场所让这些郁闷者“砸碗盘”泄愤。  27岁的原克也开着1.5吨卡车,用布篷完全盖住。外面则架着鲜明的旗子写着“摔盘子,把所有的郁闷都摔出去!”、“最大的发泄方法,不论是人际关系、家庭、恋爱、任务,全部都砸了吧!”的叫喊声。  一位工薪阶级拿着盘子高喊说:“当上司有什么好的,去你
量身订做    台中市“中友百货”对面,不到5米的窄巷,一排斑驳的老房子映照着午后阳光,显得沉静。其中一家小店,挤满了背书包刚放学的学生,吵嚷的笑声,丝毫没有吵到在陈列柜上打盹的猫咪。学生正在逛的是“自由术”饰品店,中台技术学院四年级的罗同学说:“因为同学收到一个用铝线串着宝石,可做项链、耳环、手链三合一的生日礼物,戴着十分醒目,介绍我来买,她也到这里买项链当母亲节与情人节礼物,妈妈与男朋友收到都
如果希望新认识的人对你有好印象,不妨一起坐下来喝杯热饮。  在一个新实验里,手握一杯热咖啡的人,比起握着冷咖啡杯的人,更能觉得别人慷慨、有爱心,并且更快乐。另一个实验发现,拿过治疗用热敷垫的人,比拿过冰袋的人,更有可能购买礼物赠送他人。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营销学教授威廉斯发现,人体感受到的温暖,会无意中激发对别人友善的行为。“在外在世界、我们的身体、心理和我们脑中的想法之间,存在着有意义性的关联。
台湾健保制度被认为是全球典范,从医疗需求、医疗供给等项目,都获称赞,曾被评为国际排名第二,仅次于瑞典。    台湾健保制度于1995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是国民党时代连战担任阁揆时最亮丽的政绩,它以被保险人口投保率高、投保费率低、给付范围广及就医方便而闻名。  《经济学人信息部》(EIU)在2000年就医疗需求、医疗供给等项目,将台湾医疗保健评为世界第二,仅次于瑞典。美国广播公司在2003年制作节目
目前世界粮食库存剧降至近30年来最低点,世界主要稻米产销国泰国、越南、印度等限制出口以保内需。造成国际米价剧升,世界抢粮大战俨然成形。至少33个国家因粮价油价上涨而出现骚乱。    万事吃为先,民以食为天。百年不遇的全球暖化影响作物收成,导致目前世界粮源库存剧降至近30年来最低点。养活地球一半人口的“世界谷仓”——泰国、越南、印度等稻米生产国纷纷推出限制出口以保护内需的措施,结果弄巧成拙,反而造成
当原本是一家支柱的爸爸失业时,全家该如何调适以共度这场危机?    “为什么删掉我?我怎么这么倒霉?”刘维志(化名)今年58岁,在台湾某出版公司担任副总经理,独生子今年刚升高一。最近他奉命拟妥一份棘手的部门裁员名单后,却意外接到了自己的资遣通知单,要被迫离开服务15年的公司……  受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今年失业率创下新高,这波失业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45~64岁的中高龄失业者增加速度最快,他们大多
防盗自行车亭 省空间    骑自行车上下班,健康又环保,但如何在都会区找到令人安心的自行车位,可就令上班族伤透了脑筋。英国苏格兰设计师Grant Howarth,针对自行车通勤族设计出防盗自行车亭,自行车以直立方式停放,将后轮放进专用沟槽固定,上方再加一道专用锁。这样的直立式设计不但节省空间,也顺带保护自行车不受撞击,一举两得。停车亭侧面还可以刊登广告,增加营收。  售价:未定  上市:未上市  
2年前,李忠勋与女友李盈慧从垃圾堆里捡来门板与桌子,在台南创立“飞鱼婚纱”。他坚持跳脱传统,忠实呈现新人,却被质疑:“不美!怎么赚钱?”他们靠博客图片故事,意外打响名气。看腻千篇一律的公式婚纱照,台湾北部客人争相到“飞鱼婚纱”拍摄属于自己的爱情故事。    相簿里,黑白与彩色画面交错,忧郁男孩最后被女孩阳光般的笑容救赎了。“这是我们的客人,男生自觉是个抑郁寡欢的怪人,直到碰到对的女生……”听完顾客
当艺人潘越云被丈夫抓奸在床,她说:“婚姻不幸福,我不后悔。”爱情如此脆弱,当婚姻经不起现实与时间磨损,便有婚外情这样一根针,刺破了礼堂里的忠贞誓言,更刺痛了那一个不明就里的原配。  台湾是少数通奸须负刑事责任的地方,而抓奸,也成了原配报复、制衡、发泄的最佳手段。其实硬梆梆的法条怎么关得住流动的情欲?台湾记者采访了以下几个故事,当爱情已逝,原配们选择放手,虽然回忆仍带着伤痛,但他们理解了人性,反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