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10日,中国第5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搭载3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去年曾和刘洋一起进入“神九”备选名单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成为本次唯一的“飞天女”。24日上午8时30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进行了天地对话。
随着2013年6月26日的神十返回,王亚平从一名普通的山村女孩,到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二位“太空骄女”,她有着怎样的逆袭故事?
轰动小山村,“卖樱桃的女孩”成了航天员
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贯穿全村,马路边、山坡上,随处可见在风中摇曳飘香的樱桃树,枝丫上郁郁葱葱,挂满了一颗颗红红黄黄的诱人果实。这里是山东省烟台市张格庄镇张格庄村,1980年1月,王亚平就出生在这个以盛产大樱桃而闻名的美丽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卖樱桃。
从小学到高中,王亚平虽成绩优异,上进心很强,但因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格外关注。但历任体育老师除外,在他们眼中,王亚平是“天生的体育能手”。由于她的身体素质相当好,从3年级就开始参加学校、县区运动会,一直到高中从未间断,都是参加长跑项目。
1996年5月,又是一个樱桃红遍山村的季节。这天,16岁的王亚平正在路边擦自行车,准备一会儿到镇上卖樱桃。几名路过的同学和她闲聊:“知道吗亚平,济南空军部队上的人,要来我们学校选飞行学员了!”从小到大,王亚平想过当医生、当律师,可是从未想过去当飞行员。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她只是平静地“哦”了一声。不料,同学们却怂恿她说:“人家的第一要求就是身体条件好,你可是咱们学校的体育健将啊,不去试试多可惜,机会难得!”
在同学和家人的再三鼓励下,王亚平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没想到,她竟凭借出众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市的3层体检!
1997年8月,高考分数下来后,她就收到了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消息传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这样,带着美好的愿望,女孩来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在飞行学院的4年时间里,她们除了学习大学课程以外,每天还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以及拉练、游泳、跳伞、飞行等特殊训练。尽管经历着魔鬼式训练,王亚平却没有喊过一声苦。
只是第一次飞行前,她有些忐忑地给家乡的父母打电话,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安慰。妈妈却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你学这个不就是为了开飞机吗,没问题,安全得很,何况有教员在,我们很放心。”王亚平当时有点委屈。
当第一次在教员带领下驾机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万分激动。那一刻她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和自豪。飞完后,这个对父母怨气未消的小姑娘,也不急于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
到晚上一打通电话,她才知道,父母竟然一整天都坐在村主任家里,眼巴巴地等着接女儿的电话呢!听到亚平的声音,爸爸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好,好,平安下来就好!”妈妈拿起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泪长流。
2001年8月,王亚平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从飞行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航空兵某师,成为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的一名飞行员。从此,她更加刻苦地钻研飞行技术,珍惜每一次飞行的机会。
美貌与本领并存,把4种机型“玩于股掌”
经过数年的历练,王亚平的飞行技术已十分过硬,航理考试连续两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事业上大步迈进的同时,她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恋人是兄弟部队的一名帅气飞行员。
2006年,26岁的王亚平与赵鹏结为夫妻。回家乡摆喜宴时,她不仅给所有乡亲发出了请柬和喜糖包,还从四处请来自己当年的老师们,奉为座上宾,和丈夫一起向他们真诚地敬酒,感谢恩师当年对自己的培养。
虽然王亚平和丈夫同为飞行员,但两人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不同单位,平时相见一次并不容易。婚后,她把母亲和妹妹也接到了武汉生活,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尽力弥补自己这些年因忙于工作而对亲人缺失的关爱。知道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离不开泥土,她和丈夫就一筐筐地往自家居住的高楼上抬土,然后厚厚地铺于阳台上,为母亲营造出一个“私家小菜园”,任她种些辣椒、蒜苗、番茄之类的青菜,充实晚年生活。
作为一名时常要“战斗”在万米高空上的女飞行员,王亚平在取得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的同时,也不乏一些惊心动魄的“空中历险记”。2007年4月,她所在的机组奉命飞往重庆,执行人工降雨任务。飞机从武汉起飞,进入50米高度时就遭遇了云层,雨点“啪啪”地打在挡风玻璃上,响个不停,过了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结冰是飞行中最大的危险,必须及时除冰才能保障正常飞行,而当天结冰特别严重。
座舱里一位战友听到螺旋桨甩掉的冰块打在机身上发出巨大的响动,连忙跑进机舱问什么情况。王亚平告诉他,飞机结冰了,飞行速度开始下降。他们迅速关闭了自动驾驶功能,王亚平用手紧紧握住驾驶杆,不断修正各种仪表,防止飞机摇晃造成失速。返航还是继续往前飞?机组成员商讨决定,再坚持往前飞一下,实在不行,就找最近的机场备降。
没想到,往前飞着飞着,突然就感觉云层变亮了,空中好像有一丝一缕的阳光洒下来,平生第一次感觉看到太阳是那么兴奋。又继续飞了几分钟,云缝慢慢开了,太阳出来了,飞机上大坨大坨的冰块慢慢融化了。回到家里看到亲人,王亚平心里倍感温暖,却不敢告诉母亲和妹妹自己经历过什么。
还有一次,王亚平驾驶着战鹰在进行仪表飞行,飞机离地10米左右,她刚刚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便听到“嘭”的一声,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瞬间,座舱内便充满了焦煳味,王亚平凭直觉判断:飞机撞鸟了!紧接着,机械师报告:“右发动机温度升高,动力下降。”在危急情况下,她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集中精力保持飞机状态,和机组人员密切协作,采取正确的方法着陆。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降落成功。下飞机一检查,飞机一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吸气道!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次历险经历,渐渐锻造出王亚平处变不惊的沉稳品性,再加上那股执著于蓝天的毅力,练就了她对飞行、对蓝天异乎寻常的天才般的融合感。从2001年正式成为飞行员,到2010年被选为女预备航天员,王亚平先后多次参加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9年间在天空飞翔的时间高达800多个小时。其间,她也从一名飞行“菜鸟”,炼成了团队骨干成员,可以熟练驾驶4种不同的机型在空中自由飞翔。
2010年5月,国家开始在女飞行员队伍中挑选首批女航天员,名额只有两个。筛选航天员的条件,要比飞行员苛刻很多,仅身体生理、心理素质和基础条件方面的检查就有100多项,还要求三代以内不得患有严重病症,甚至咽炎、鼻炎、药物过敏、龋齿、灰指甲等小瑕疵都会成为制约因素。除了身体上的,航天员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也极高。
当时面试女航天员的,是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英语考试环节,轮到王亚平的时候,先前面试的战友已悄悄把面试要问的一些口语题透露给她。但她觉得不能投机取巧,所以当和杨利伟面对面的时候,就真诚地对他说:“请你问一些新的口语题吧,原来的我已经有所了解了。”惊讶之余,杨利伟对王亚平的坦诚非常欣赏。
通过层层严格选拔,王亚平最终凭借自身实力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而另一位,正是乘“神舟九号”飞上太空的刘洋。
“神十”助圆太空梦,“最美飞天女”引世界瞩目
真正成为女航天员之后,王亚平才吃惊地发现,训练强度要比当飞行员时大得多。第一次上离心机的时候,面对机械臂的高速旋转,她感觉全身就像被巨石压着一样,丝毫动弹不得。每根头发、每根手指都在用力,几分钟下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做飞行员时,她们也有转椅检查,但转椅只坐4分钟就可以了,而且不用头动,做航天员则要连坐15分钟的转椅,而且需要叠加头动的刺激,这对哪怕前庭功能很好的人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第一次转椅检查,王亚平只坚持了5分钟就浑身冒汗、头晕恶心。万般痛苦之际,她想了个应对的方法:幻想自己站在美丽的海边,欣赏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注意力转移后,感觉好多了。
此后,王亚平每一次训练时所承受的强度,都和男航天员一样。因为在飞行员、航天员队伍中,必须漠视自己的性别,每个人都是一名战斗员。经过两年多的训练,王亚平可以像男航天员一样,承受8个G的过载,也就是说8倍于身体的重量压在胸前,她依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手脚灵活。
2012年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搭载首位女航天员发射升空,两名候选人正是王亚平和刘洋。尽管最后随“神九”飞天的是刘洋,而不是自己,但王亚平得知这一消息后,还是给予战友最真诚的拥抱和祝贺:“加油刘洋!为祖国争光!”
2013年3月31日,神舟十号飞船搭乘伊尔-76运输机从北京启程,运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这次,王亚平以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成为唯一候选女航天员。
2013年6月3日,航天员乘组和另外一组备份队员共6人,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住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接下来的日子,她和战友们在这里接受全封闭式训练。问天阁内分为3级隔离,任何人员与航天员接触,最短距离也要保持3米。
有趣的是,与两位“师兄”组合到一块儿后,他们经常会不定期地考王亚平,有过“飞天”经验的搭档,则经常向她讲述自己第一次在太空飞行的感受。听了他述说妙不可言的太空之旅,王亚平的眼睛里充满了憧憬的光芒。
2013年6月11日,带着激动心情的王亚平随着飞船的发射进入了太空。随着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6月20日,王亚平开始了太空授课,精彩的太空失重表演加上风趣的解说,让孩子们在了解到了太空知识的同时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所骄傲。尤其是王亚平当场表演一根手指推开聂海胜以及水膜的成形,更是让很多人啧啧称奇。
6月24日上午8时30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进行了天地对话。
“天地对话”开始后,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3名航天员表示诚挚问候。天地对话当中,当习近平主席亲切地问王亚平第一次进入太空是不是适应时,王亚平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
2013年6月26日上午8时,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任务安全返航,至此,山东姑娘王亚平完成了设备检修、天地对话、太空授课等任务,成为继刘洋之后第二位成功飞天的女航天员。
从一名小山村里走出的普通农家女,到举世瞩目的神舟十号“飞天嫦娥”,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长跑,王亚平赢得很辉煌。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还要凭借那份对蓝天的热爱,对外太空的探索精神,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出更多传奇!
编辑 / 孙鲁宁
(E-mail:[email protected])
随着2013年6月26日的神十返回,王亚平从一名普通的山村女孩,到举世瞩目的我国第二位“太空骄女”,她有着怎样的逆袭故事?
轰动小山村,“卖樱桃的女孩”成了航天员
弯弯曲曲的石板路贯穿全村,马路边、山坡上,随处可见在风中摇曳飘香的樱桃树,枝丫上郁郁葱葱,挂满了一颗颗红红黄黄的诱人果实。这里是山东省烟台市张格庄镇张格庄村,1980年1月,王亚平就出生在这个以盛产大樱桃而闻名的美丽山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卖樱桃。
从小学到高中,王亚平虽成绩优异,上进心很强,但因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并没有引起老师们的格外关注。但历任体育老师除外,在他们眼中,王亚平是“天生的体育能手”。由于她的身体素质相当好,从3年级就开始参加学校、县区运动会,一直到高中从未间断,都是参加长跑项目。
1996年5月,又是一个樱桃红遍山村的季节。这天,16岁的王亚平正在路边擦自行车,准备一会儿到镇上卖樱桃。几名路过的同学和她闲聊:“知道吗亚平,济南空军部队上的人,要来我们学校选飞行学员了!”从小到大,王亚平想过当医生、当律师,可是从未想过去当飞行员。所以,听到这个消息,她只是平静地“哦”了一声。不料,同学们却怂恿她说:“人家的第一要求就是身体条件好,你可是咱们学校的体育健将啊,不去试试多可惜,机会难得!”
在同学和家人的再三鼓励下,王亚平最终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报了名。没想到,她竟凭借出众的综合素质,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通过了学校、烟台市和济南市的3层体检!
1997年8月,高考分数下来后,她就收到了飞行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幸运地成为全国第七批37名女飞行员中的一员。消息传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就这样,带着美好的愿望,女孩来到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开始了她的军旅生涯。
在飞行学院的4年时间里,她们除了学习大学课程以外,每天还得进行体能训练和军事训练,以及拉练、游泳、跳伞、飞行等特殊训练。尽管经历着魔鬼式训练,王亚平却没有喊过一声苦。
只是第一次飞行前,她有些忐忑地给家乡的父母打电话,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安慰。妈妈却在电话那头轻描淡写地说:“你学这个不就是为了开飞机吗,没问题,安全得很,何况有教员在,我们很放心。”王亚平当时有点委屈。
当第一次在教员带领下驾机飞上蓝天,俯瞰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王亚平心里万分激动。那一刻她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女飞行员的骄傲和自豪。飞完后,这个对父母怨气未消的小姑娘,也不急于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
到晚上一打通电话,她才知道,父母竟然一整天都坐在村主任家里,眼巴巴地等着接女儿的电话呢!听到亚平的声音,爸爸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好,好,平安下来就好!”妈妈拿起电话,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双泪长流。
2001年8月,王亚平以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从飞行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素有“女飞行员摇篮”之称的航空兵某师,成为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的一名飞行员。从此,她更加刻苦地钻研飞行技术,珍惜每一次飞行的机会。
美貌与本领并存,把4种机型“玩于股掌”
经过数年的历练,王亚平的飞行技术已十分过硬,航理考试连续两年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在事业上大步迈进的同时,她也迎来了自己的爱情,恋人是兄弟部队的一名帅气飞行员。
2006年,26岁的王亚平与赵鹏结为夫妻。回家乡摆喜宴时,她不仅给所有乡亲发出了请柬和喜糖包,还从四处请来自己当年的老师们,奉为座上宾,和丈夫一起向他们真诚地敬酒,感谢恩师当年对自己的培养。
虽然王亚平和丈夫同为飞行员,但两人却分隔在相距数百公里的不同单位,平时相见一次并不容易。婚后,她把母亲和妹妹也接到了武汉生活,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尽力弥补自己这些年因忙于工作而对亲人缺失的关爱。知道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离不开泥土,她和丈夫就一筐筐地往自家居住的高楼上抬土,然后厚厚地铺于阳台上,为母亲营造出一个“私家小菜园”,任她种些辣椒、蒜苗、番茄之类的青菜,充实晚年生活。
作为一名时常要“战斗”在万米高空上的女飞行员,王亚平在取得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的同时,也不乏一些惊心动魄的“空中历险记”。2007年4月,她所在的机组奉命飞往重庆,执行人工降雨任务。飞机从武汉起飞,进入50米高度时就遭遇了云层,雨点“啪啪”地打在挡风玻璃上,响个不停,过了没多久,机身开始结冰。结冰是飞行中最大的危险,必须及时除冰才能保障正常飞行,而当天结冰特别严重。
座舱里一位战友听到螺旋桨甩掉的冰块打在机身上发出巨大的响动,连忙跑进机舱问什么情况。王亚平告诉他,飞机结冰了,飞行速度开始下降。他们迅速关闭了自动驾驶功能,王亚平用手紧紧握住驾驶杆,不断修正各种仪表,防止飞机摇晃造成失速。返航还是继续往前飞?机组成员商讨决定,再坚持往前飞一下,实在不行,就找最近的机场备降。
没想到,往前飞着飞着,突然就感觉云层变亮了,空中好像有一丝一缕的阳光洒下来,平生第一次感觉看到太阳是那么兴奋。又继续飞了几分钟,云缝慢慢开了,太阳出来了,飞机上大坨大坨的冰块慢慢融化了。回到家里看到亲人,王亚平心里倍感温暖,却不敢告诉母亲和妹妹自己经历过什么。
还有一次,王亚平驾驶着战鹰在进行仪表飞行,飞机离地10米左右,她刚刚发出“收起落架”的口令,便听到“嘭”的一声,一股鲜血直喷到挡风玻璃上。瞬间,座舱内便充满了焦煳味,王亚平凭直觉判断:飞机撞鸟了!紧接着,机械师报告:“右发动机温度升高,动力下降。”在危急情况下,她表现出了一个年轻飞行员少有的镇静,集中精力保持飞机状态,和机组人员密切协作,采取正确的方法着陆。11分钟后,终于使飞机在跑道上降落成功。下飞机一检查,飞机一共撞上了18只信鸽,有两只被吸进了吸气道!如果当时处理不当,后果不堪设想…… 一次次历险经历,渐渐锻造出王亚平处变不惊的沉稳品性,再加上那股执著于蓝天的毅力,练就了她对飞行、对蓝天异乎寻常的天才般的融合感。从2001年正式成为飞行员,到2010年被选为女预备航天员,王亚平先后多次参加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9年间在天空飞翔的时间高达800多个小时。其间,她也从一名飞行“菜鸟”,炼成了团队骨干成员,可以熟练驾驶4种不同的机型在空中自由飞翔。
2010年5月,国家开始在女飞行员队伍中挑选首批女航天员,名额只有两个。筛选航天员的条件,要比飞行员苛刻很多,仅身体生理、心理素质和基础条件方面的检查就有100多项,还要求三代以内不得患有严重病症,甚至咽炎、鼻炎、药物过敏、龋齿、灰指甲等小瑕疵都会成为制约因素。除了身体上的,航天员对个人综合素质要求也极高。
当时面试女航天员的,是中国首位“太空人”杨利伟。在英语考试环节,轮到王亚平的时候,先前面试的战友已悄悄把面试要问的一些口语题透露给她。但她觉得不能投机取巧,所以当和杨利伟面对面的时候,就真诚地对他说:“请你问一些新的口语题吧,原来的我已经有所了解了。”惊讶之余,杨利伟对王亚平的坦诚非常欣赏。
通过层层严格选拔,王亚平最终凭借自身实力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而另一位,正是乘“神舟九号”飞上太空的刘洋。
“神十”助圆太空梦,“最美飞天女”引世界瞩目
真正成为女航天员之后,王亚平才吃惊地发现,训练强度要比当飞行员时大得多。第一次上离心机的时候,面对机械臂的高速旋转,她感觉全身就像被巨石压着一样,丝毫动弹不得。每根头发、每根手指都在用力,几分钟下来,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做飞行员时,她们也有转椅检查,但转椅只坐4分钟就可以了,而且不用头动,做航天员则要连坐15分钟的转椅,而且需要叠加头动的刺激,这对哪怕前庭功能很好的人来说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第一次转椅检查,王亚平只坚持了5分钟就浑身冒汗、头晕恶心。万般痛苦之际,她想了个应对的方法:幻想自己站在美丽的海边,欣赏着波澜壮阔的大海……注意力转移后,感觉好多了。
此后,王亚平每一次训练时所承受的强度,都和男航天员一样。因为在飞行员、航天员队伍中,必须漠视自己的性别,每个人都是一名战斗员。经过两年多的训练,王亚平可以像男航天员一样,承受8个G的过载,也就是说8倍于身体的重量压在胸前,她依然可以保持头脑清醒手脚灵活。
2012年6月中旬,神舟九号飞船将搭载首位女航天员发射升空,两名候选人正是王亚平和刘洋。尽管最后随“神九”飞天的是刘洋,而不是自己,但王亚平得知这一消息后,还是给予战友最真诚的拥抱和祝贺:“加油刘洋!为祖国争光!”
2013年3月31日,神舟十号飞船搭乘伊尔-76运输机从北京启程,运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这次,王亚平以过硬的飞行技术和超强的心理素质,成为唯一候选女航天员。
2013年6月3日,航天员乘组和另外一组备份队员共6人,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入住航天员公寓“问天阁”。接下来的日子,她和战友们在这里接受全封闭式训练。问天阁内分为3级隔离,任何人员与航天员接触,最短距离也要保持3米。
有趣的是,与两位“师兄”组合到一块儿后,他们经常会不定期地考王亚平,有过“飞天”经验的搭档,则经常向她讲述自己第一次在太空飞行的感受。听了他述说妙不可言的太空之旅,王亚平的眼睛里充满了憧憬的光芒。
2013年6月11日,带着激动心情的王亚平随着飞船的发射进入了太空。随着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6月20日,王亚平开始了太空授课,精彩的太空失重表演加上风趣的解说,让孩子们在了解到了太空知识的同时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所骄傲。尤其是王亚平当场表演一根手指推开聂海胜以及水膜的成形,更是让很多人啧啧称奇。
6月24日上午8时30分许,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进行了天地对话。
“天地对话”开始后,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3名航天员表示诚挚问候。天地对话当中,当习近平主席亲切地问王亚平第一次进入太空是不是适应时,王亚平激动得几乎热泪盈眶。
2013年6月26日上午8时,神舟十号飞船完成任务安全返航,至此,山东姑娘王亚平完成了设备检修、天地对话、太空授课等任务,成为继刘洋之后第二位成功飞天的女航天员。
从一名小山村里走出的普通农家女,到举世瞩目的神舟十号“飞天嫦娥”,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长跑,王亚平赢得很辉煌。但她并不满足于此,她还要凭借那份对蓝天的热爱,对外太空的探索精神,在中国航天史上书写出更多传奇!
编辑 / 孙鲁宁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