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人”假定出发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承认和尊重个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把人正视为理性的利己主义者,维护和鼓励公平竞争,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才能实现国家快速稳定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经济人国家政策公平竞争机制“求真务实”一直以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和优良传统。我认为,在国家管理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最大的务实就是承认和尊重个人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把人正视为理性的利己主义者,承认和保护个人通过公平竞争所获得的应得利益。不能把人都视为是大公无私的,并以此为基点来制定国家政策。而是应务实的考虑如何把个人对合理的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相统一,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维护和鼓励公平竞争,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同时完善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避免或减少单一的竞争所带来的弊端和社会问题。只有这这样,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经济人”假定与国家政策的制定
  现代经济学里,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假定,即“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和“保护个人产权假定”。这三个假定可谓是经济学的精髓。其中的“经济人假定”,是指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即认为人是自私的。我认为,这个假定不但在经济学领域内具有根本性和实用性,而且对于许多方面的国家政策的制定,包括政府管理机制建设,市场管理机制建设等,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济人假定”把人看作是理性的利己主义者,认为人是自私的。但这里所谓的人是自私的,并不是否认在人类社会中有大公无私的人和事。无私奉献的人和事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社会都举不胜举。但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那些以天下为己任,毫无利己之求的人与整个人类群体相比毕竟是少的,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大公无私的品质正是因为稀贵和超乎常人才被人们所广为传诵,这种品质和精神也只是存在于特定环境下或特定人物的身上而已。而本文所说的人是自私的,则是从普遍性的意义和层面来说的。在社会的宣传和教育中,我们可以大力的提倡、歌颂无私的品格,但在国家的体制建设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人的自私性,许多国家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经济人假定”为基点,把人看作是自私的,这样才能制定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策,反之,则很可能造成决策的失误。
  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有一个著名的“好人假定”理论。他认为,制度设计关键在于假定,从“好人”假定出发必定设计出坏制度,导致坏结果;从“坏人”的假定出发,则能设计出好制度,得到好结果。所以在制定国家制度时必须把人就假定为“经济人”,把人都看作是自私的。否则,就必然会导致政策的重大失误。
  在建国初期正是因为忽视或某种程度上否认了人的自私理性主义,从“好人”的假定出发,制定出了许多不符合实际的政策,使我国的建设事业受到了巨大损失。忽视人对物质利益的正常要求,忽视物质上的刺激,而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精神的鼓励和宣扬上,我认为这种做法是非常不符合实际,不符合我党所提倡的务实的精神的。不可否认当时的做法在一定时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却是不可能长久的,久之势必使人的劳动积极性受到限制和损伤,从而影响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不是要否定精神的作用,而是认为精神作用在更多时候只能是辅助方面的,而不能把他作为主导。我们必须在承认人总体上、普遍意义上的自私性的基础上,来做好精神方面的教育和宣传,才能使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中一直以来把官员都假定为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公仆,在激励中重精神,而轻物质。正是因为把政府官员都当作是无私奉献的圣人,所以长期实行低工资制度。结果如何呢?一是政府效率低,二是腐败屡禁不止。各国经验表明,高薪未必一定养廉,但低薪必然会成为导致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官员要求极为严苛,铁面无私。他对腐败官员竟使用“剥皮食草”之刑,处罚不谓不重,但腐败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官员的俸禄极低,有的竟难以养家糊口,官员大权在握,却处境寒微,自然滋生腐败。
  事实上,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的社会劳动者,他们都有口腹之欲,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因此,在制定国家政策时,必须正视人自私的本性,把个人都看作是自私的,重视物质利益的满足和刺激,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促进社会发展的“好政策”。
  二、遵守自然法则,建立公平竞争机制
  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是自私的理性主义者,那么通过怎样的途径使人的利益得到满足才是公平合理的哪?怎样使个人对利益的追求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实现更好的统一哪?这就是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通过竞争实现合理的利益分配,促进社会的发展。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大自然恒古不变的法则。竞争是自然界物种进化的根本动力。人的社会性使人不同在于大自然的其它物种,但人也是生活在自然界中具有自然属性的动物,所以,同样要遵循大自然的法则,必须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整个人类社会也正是在竞争中不断得到发展进步的。国家必须承认和维护公平竞争,如果否定竞争,否定了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那么这个国家将不会得到发展。但是一个国家不发展,不等于整个社会都不发展,人类社会始终在按照这个自然法则发展进步着。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处在激烈的竞争中。那些很好的尊重自然法则、尊重竞争的国家在很快的发展着,于是发展缓慢甚至停滞的国家便逐步被淘汰。中国在近代史上遭受外侵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中国的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将自己置身在世界的竞技场之外,置身于世界发展的大潮之外,企图过自己自足的太平日子。但这却是不符合自然法则的,必然受到其惩罚。中国闭关锁国,逃避竞争的做法,造成了近代史上中国的落后,而落后就必然要挨打。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中国在近代史上所遭受的侵略是一种历史必然,是人类社会始终在按照自然法则,通过竞争以实现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政策的制定来说,必须要尊重人为获得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公平竞争,必须要承认和保护优胜者在通过公平竞争所取得的合法利益。否则就是在否认或人为的逃避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就会阻碍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生产力的发达程度,
  社会的物质财富以及人的思想意识水平还没有达到平均分配,共同富裕的要求时,就必须在公平的竞争机制下,按照个人通过不同的劳动付出所取得的不同的劳动成果进行利益分配。否则就不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采用了市场机制,而市场机制从根本来说就是一种竞争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靠的就是竞争。
  但是中国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竞争机制不健全,出现了严重的利益分配多元化,形成了许多的既得利益者和既得利益集团,利益分配不公平,人均收入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公平的竞争机制必然会导致不公平的现象的出现,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如果的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产生社会动荡,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遵循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尊重和维护公平竞争。同时,人类社会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简单的自然竞争法则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竞争中优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所获得的利益不同,久之必然产生贫富差别,随之产生貧困、失业、贫富差距悬殊等社会问题,从而产生社会矛盾。如果这种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调节,就会不断加深,最终激化,造成大规模的暴动,引起社会动荡。因此,国家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同时,还必须采取必要措施,缓和社会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以达到社会的相对公平,避免社会动荡,实现社会的良性稳定的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王东京.聚焦时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8.
  [2]陈立.中国国家战略问题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
  [3]张义生.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理论思考.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12.
  [4]胡安刚,扬帆.大国战略.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1.
  [5]白津夫.经济理论前言问题.济南人民出版社,1999,5.
  [6]赵剑英.复兴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2.
  [7]王东京.与中国官员谈中国改革.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1.
  [8]卞洪登.国策百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9.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和新的历史阶段内首要的战略性工作。语文课文中的师者形象,是学生学习的“范本”,更是执教者的道德楷模。为此,文章对语文课本中的师者形象进行论述,以指导教师的教学。  关键词:教师;师者形象;语文课本;师德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5-0090-01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
摘 要:要构建自主学习型课堂,教师就要对教学关系进行调整,对课堂结构进行改革,使学生的情感需求得到满足。要赞赏鼓励,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要优化教学关系,将照本宣科转为书声琅琅;要凸显文本具有的个性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个性化;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19-0091-01  传统教学模式
MI-921电解分析仪是深圳越华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集离子选择电极及量压发为一体的分析仪,可以检测血清或血浆中的钾、钠、氯、钙、碳酸氢根阴离子及PH值等,其仪器的特点是:操
慢性肾炎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最主要原因,占54.4%。影响工作、健康、生命较大。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重要
我国逐步进入老龄社会,前列腺增生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老年人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不稳定,使手术病例明显增多。我科2002年1月~2009年9月共行传统前列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应予以重视。文章以《怀念母亲》为例,从注重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注重字词掌握和句式欣赏、注重阅读兴趣激发和提问技巧等方面论述阅读课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阅读策略;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80-0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教材中阅读
摘 要:文章以环境优化为切入点,阐述民主、自由和激励等因素融入,对丰富学生认知和思维的促进作用。突出外部环境对英语教学过程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在积淀深厚感知中获得丰富语言文化知识。  关键词:小学英语;环境;民主;自由;激励;影响;促进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80-01  英语课堂是师生进行互动交流的乐园,更是学生深化理解感知
摘 要: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得体运用外国语的重要前提。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设计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语言任务,更加集中有效地进行文化教学,变单调的“传统阅读”为积极的“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于潜移默化中完成“文化教学”。  关键词:职高;英语课堂;文化教学;跨文化;语言教学;网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
摘 要: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间工艺,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利用剪纸开展民俗化创意手工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剪纸文化艺术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弘扬,使學生在剪纸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美术教学;剪纸活动;创新能力;教学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3-0089-01  “传承”一词在百度中的含义是:传递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微波和中频电疗联合治疗60例患者。结论:微波和中频电疗联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二者结合可起到协同促进作用,使疼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