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主管副市长和山东省的政协委员,王亚早在2005年2月就提交议案呼吁“切实加强养犬管理。遏制狂犬病蔓延”。现在,他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
9月15日,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出通报,上海28个犬伤门诊就诊人数急剧上升,今年1~7月已达5250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16%,预计今年犬咬伤人数将首次突破10万。
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胡家瑜介绍说,上海自2003年再次发现内源性狂犬病(指患者在沪被狗咬并染病)病例以来,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态势。2001年,全市犬伤门诊就诊人数为51283人,2005年就诊人数增至99029人。
在广东东莞,该市疾控中心向媒体透露,从年初至8月底,该市已发生近20例狂犬病死亡个案。
在卫生部公布的今年8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狂犬病死亡人数为301例。自今年5月份起,狂犬病已连续四个月成为中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
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传染病
今年7月12日,山东枣庄市副市长王亚收到由市委快讯批转的第136号市委办公室《信息快报》(专报),眉头立即紧锁起来。
快报称:2006年7月10日17:00,市卫生局接到市疾病防控中心报告,称腾州市东郭镇发生一例狂犬病疫情。患者孙茂良,男,49岁,西坞沟村村民,5月19日被自家犬咬伤右下肢,自行处理后未接种狂犬病疫苗。7月2日自觉双下肢疼痛、麻木,在东郭镇大坞沟村卫生室治疗后未见好转。7月5日出现吞咽困难,呕吐和发烧等症状。7月8日在腾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狂犬病。后患者放弃治疗,于7月9日14:00死于家中。腾州市卫生防疫站于7月9日前往患者家中调查核实,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其家人叙述均符合狂犬病病例诊断标准。
作为主管副市长和山东省的政协委员,王亚早在2005年2月就提交议案呼吁“切实加强养犬管理,遏制狂犬病蔓延”。现在,他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在此之前,枣庄已经有两名病人死于狂犬病,这是多年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他随即在《快报》上批示道:通知腾州市、小弯区政府每日上报疫情及涉及范围内犬类捕杀、免疫数字。在批示的日期后,他特意加注了“4PM”(下午四点)字样。很快,这段批示上又多了一个标记,注明“已批示督办”。
在枣庄临近的济宁,狂犬病甚至让政府的招商部门担心疫区的帽子会吓跑外来客商。当地官方新闻网站引述副市长陈颖的话说,今年以来全市狂犬病疫情大幅上升,先后在9个县市区、14个乡镇、16个村出现疫情,截至8月2日已造成16例病人死亡,“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8月10日,在海外媒体热炒济宁和云南牟定的“打狗风暴”时,《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济宁街头看到,有关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通告已经在大街上贴出。晚上10点,在该市共青团路一处绿地上只有四只狗在溜达,而平时这里“到处都是乱跑的狗”。
不多的几只狗在草地上随意玩耍着。这原本是一幅人狗和谐的画面,但在狂犬病疫情的阴影下却多少让人有些不安。据一位遛狗人说,他的狗是注射过疫苗的有证犬,而更多的那些无证犬都躲在家里好几天不敢出门。
在济宁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看门人告诉我们医生刚刚下班。“平时我们是下午5点下班,这几天中心将工作时间延长到了9点”。
据专家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人患病主要是通过带毒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引起。除采取有效的疫苗预防外,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但当地人对疫情显然有些冷漠。“已经在电视里知道了狂犬病的事,发病的主要是在农村,我们这里没事。”一位怀抱金色“博美”小犬的中年女士说。她的丈夫光着上身乘凉,一边抚摩着小狗,一边说:“我们家的狗每天都洗澡,干净,只有那些没人管的疯狗咬人才发病呢。”
记者在街头随意询问了几位正在纳凉的居民,他们表示政府并没有在市区开展大规模的捕杀活动。不少居民对济宁已经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狂犬病疫区的事情并不知情。一位老太太说:狗是挺讨厌的,不过绕着走也就没事了。狂犬病死了十几个人,没听说啊?再说,北京不比我们这边狗多多了?
在向媒体通报了狂犬病情况后,济宁市官方对狂犬病有关信息突然讳莫如深。除了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和正在密切监视外,该市一位官员转述市领导的意见说:希望媒体不要再炒作“打狗”和“狂犬病”了,“济宁正在全心全力谋求发展,不要再让这些不利的消息影响稳定和发展了”。
一份关于狂犬病的政府报告
济宁的官员说,济宁不是惟一的疫区,也不是发病最厉害的地方。这一说法得到了临近的枣庄政府有关官员的印证。
“狂犬病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明显回升,狂犬病进入新一轮流行高峰。”这是多年主管和研究公共卫生安全的枣庄市副市长王亚的基本判断。
王亚最新主持起草的《枣庄市狂犬病防治情况综述报告》提供了不少难能可贵的数据资料。据悉,这也是全国不多的区域性狂犬病专项政府报告之一。
这份报告说,1991年之后,枣庄13年没有狂犬病疫情报告。自2004年5月发生第一例狂犬病以来,疫情明显回升。2004年全市共报告病人5例,2005年报告病人6例,今年以来报告病人3例。这14名病人已全部死亡,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8岁。除一例学龄前儿童外,其余13例均为农民。
报告认为,1991年后13年没有狂犬病疫情报告的主要原因一是山东省政府1989年制定了《山东省养犬管理办法》,二是枣庄市1990年的集中灭犬和家犬免疫活动。报告还特别指出,正是由于连续多年未发生狂犬病疫情,犬类对狂犬病病毒普遍容易感染。同时,犬类密度较大,流动相对频繁,部分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狂犬病知识不够熟悉,被抓伤、咬伤后未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这些都是导致狂犬病高发的因素。
令人意外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所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中,这份地方政府的材料里所梳理的全国及全省的有关狂犬病数据是最全的。根据报告“全国及全省疫情形势”这一部分所提供的数字,自1950年我国有狂犬病记载以来,截至2004年,狂犬病的死亡总人数约103161例,共出现4次流行高峰,几乎每十年就会出现一次。
“1990年以后,全国各地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至1996年狂犬病步入发病低谷。此后,随着养犬热进一步升温,疫情逐年严重。卫生部传染病疫情年报和月报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3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分别较前一年上升91%、 34%和71%,呈现惊人的增长。而2004年以后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自1996年以来,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第五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我国形成。”
报告还披露,在山东省,“2004年狂犬病发病64例,2005年发病58例,今年截至7月底发病46例,比上年同期增加109.9%,而且疫情呈扩大之势。前期集中在临沂市,后向枣庄、济宁、菏泽、济南等地扩展”。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山东的情况远非全国最严重的,“从全国整体形势看,狂犬病流行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态势”,二是狂犬病的发作并非始自今天,早在“非典”发作的2003年,全国报告该病发病县区数已达190个,“其中首次报告狂犬病的县就达30个”。
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在2004年山东64例狂犬病患者中,发生在临沂的有43例,病人全部死亡。但迄今为止鲜有媒体对临沂的情况进行报道。
在山东首府济南,尽管政府已于8月6日下发通知,要求有关疾控中心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实行全天候服务。同时,当地媒体也披露济南一男子被狗咬伤致死,一些小区也张贴了疫情警示,但济南官方在有关文件中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周边地区出现疫情”等字眼。
狂犬病防控的7大危机
在一个爱狗和养狗人越来越多的转型期社会,狂犬病的流行考验的实际上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采访中,有关专家列举了目前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养犬数量增加但对狗的关爱不够,在一些城市,环卫工人每天收集的狗便据说达20万吨。狗随便被遗弃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愿意给宠物看病也屡见不鲜。
犬类“健康带毒率”增加:在人们看来,狂犬病通常似乎是“疯狗咬人”所致。可专家提供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健康”犬狂犬病毒携带率已高达5%~10%,咬人可疑犬的带毒率在30%以上。
伤口处理率低:在枣庄市发生的14例患者中,多数病人被咬伤后仅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
疫苗管理混乱:一些生产厂家为单纯追逐单位利益,多渠道抛售狂犬疫苗,有些经销者没有冷藏设施,致使疫苗效果得不到保障。
养犬管理条例滞后:为有效遏制狂犬病的传播流行,亟需对过去的养犬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领导不力,重视不够:专家建议,目前应进一步加大狂犬病危害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共同搞好防范工作。
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在依然存在:当务之急是公安、畜牧、卫生、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8月13日,即将结束在山东的采访之际,记者得知,“枣庄市狂犬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试行)”即将获得通过并生效运行。该预案对狂犬病首诊责任制、疫情报告、单位职责应急防控措施、犬类管理、疫苗管理等都规定了详细的措施。
在人狗关系微妙的时刻,这份预案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
9月15日,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发出通报,上海28个犬伤门诊就诊人数急剧上升,今年1~7月已达52503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8.16%,预计今年犬咬伤人数将首次突破10万。
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胡家瑜介绍说,上海自2003年再次发现内源性狂犬病(指患者在沪被狗咬并染病)病例以来,发病人数呈快速上升态势。2001年,全市犬伤门诊就诊人数为51283人,2005年就诊人数增至99029人。
在广东东莞,该市疾控中心向媒体透露,从年初至8月底,该市已发生近20例狂犬病死亡个案。
在卫生部公布的今年8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中,狂犬病死亡人数为301例。自今年5月份起,狂犬病已连续四个月成为中国报告死亡数最高的传染病病种。
一个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传染病
今年7月12日,山东枣庄市副市长王亚收到由市委快讯批转的第136号市委办公室《信息快报》(专报),眉头立即紧锁起来。
快报称:2006年7月10日17:00,市卫生局接到市疾病防控中心报告,称腾州市东郭镇发生一例狂犬病疫情。患者孙茂良,男,49岁,西坞沟村村民,5月19日被自家犬咬伤右下肢,自行处理后未接种狂犬病疫苗。7月2日自觉双下肢疼痛、麻木,在东郭镇大坞沟村卫生室治疗后未见好转。7月5日出现吞咽困难,呕吐和发烧等症状。7月8日在腾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诊断为狂犬病。后患者放弃治疗,于7月9日14:00死于家中。腾州市卫生防疫站于7月9日前往患者家中调查核实,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其家人叙述均符合狂犬病病例诊断标准。
作为主管副市长和山东省的政协委员,王亚早在2005年2月就提交议案呼吁“切实加强养犬管理,遏制狂犬病蔓延”。现在,他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在此之前,枣庄已经有两名病人死于狂犬病,这是多年没有发生过的情况。
他随即在《快报》上批示道:通知腾州市、小弯区政府每日上报疫情及涉及范围内犬类捕杀、免疫数字。在批示的日期后,他特意加注了“4PM”(下午四点)字样。很快,这段批示上又多了一个标记,注明“已批示督办”。
在枣庄临近的济宁,狂犬病甚至让政府的招商部门担心疫区的帽子会吓跑外来客商。当地官方新闻网站引述副市长陈颖的话说,今年以来全市狂犬病疫情大幅上升,先后在9个县市区、14个乡镇、16个村出现疫情,截至8月2日已造成16例病人死亡,“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8月10日,在海外媒体热炒济宁和云南牟定的“打狗风暴”时,《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济宁街头看到,有关加强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通告已经在大街上贴出。晚上10点,在该市共青团路一处绿地上只有四只狗在溜达,而平时这里“到处都是乱跑的狗”。
不多的几只狗在草地上随意玩耍着。这原本是一幅人狗和谐的画面,但在狂犬病疫情的阴影下却多少让人有些不安。据一位遛狗人说,他的狗是注射过疫苗的有证犬,而更多的那些无证犬都躲在家里好几天不敢出门。
在济宁市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看门人告诉我们医生刚刚下班。“平时我们是下午5点下班,这几天中心将工作时间延长到了9点”。
据专家介绍,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人患病主要是通过带毒犬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引起。除采取有效的疫苗预防外,此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100%。
但当地人对疫情显然有些冷漠。“已经在电视里知道了狂犬病的事,发病的主要是在农村,我们这里没事。”一位怀抱金色“博美”小犬的中年女士说。她的丈夫光着上身乘凉,一边抚摩着小狗,一边说:“我们家的狗每天都洗澡,干净,只有那些没人管的疯狗咬人才发病呢。”
记者在街头随意询问了几位正在纳凉的居民,他们表示政府并没有在市区开展大规模的捕杀活动。不少居民对济宁已经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狂犬病疫区的事情并不知情。一位老太太说:狗是挺讨厌的,不过绕着走也就没事了。狂犬病死了十几个人,没听说啊?再说,北京不比我们这边狗多多了?
在向媒体通报了狂犬病情况后,济宁市官方对狂犬病有关信息突然讳莫如深。除了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和正在密切监视外,该市一位官员转述市领导的意见说:希望媒体不要再炒作“打狗”和“狂犬病”了,“济宁正在全心全力谋求发展,不要再让这些不利的消息影响稳定和发展了”。
一份关于狂犬病的政府报告
济宁的官员说,济宁不是惟一的疫区,也不是发病最厉害的地方。这一说法得到了临近的枣庄政府有关官员的印证。
“狂犬病在全国不少地方出现明显回升,狂犬病进入新一轮流行高峰。”这是多年主管和研究公共卫生安全的枣庄市副市长王亚的基本判断。
王亚最新主持起草的《枣庄市狂犬病防治情况综述报告》提供了不少难能可贵的数据资料。据悉,这也是全国不多的区域性狂犬病专项政府报告之一。
这份报告说,1991年之后,枣庄13年没有狂犬病疫情报告。自2004年5月发生第一例狂犬病以来,疫情明显回升。2004年全市共报告病人5例,2005年报告病人6例,今年以来报告病人3例。这14名病人已全部死亡,其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8岁。除一例学龄前儿童外,其余13例均为农民。
报告认为,1991年后13年没有狂犬病疫情报告的主要原因一是山东省政府1989年制定了《山东省养犬管理办法》,二是枣庄市1990年的集中灭犬和家犬免疫活动。报告还特别指出,正是由于连续多年未发生狂犬病疫情,犬类对狂犬病病毒普遍容易感染。同时,犬类密度较大,流动相对频繁,部分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狂犬病知识不够熟悉,被抓伤、咬伤后未能及时采取保护措施,这些都是导致狂犬病高发的因素。
令人意外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所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中,这份地方政府的材料里所梳理的全国及全省的有关狂犬病数据是最全的。根据报告“全国及全省疫情形势”这一部分所提供的数字,自1950年我国有狂犬病记载以来,截至2004年,狂犬病的死亡总人数约103161例,共出现4次流行高峰,几乎每十年就会出现一次。
“1990年以后,全国各地狂犬病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至1996年狂犬病步入发病低谷。此后,随着养犬热进一步升温,疫情逐年严重。卫生部传染病疫情年报和月报统计显示,2001年至2003年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分别较前一年上升91%、 34%和71%,呈现惊人的增长。而2004年以后全国狂犬病死亡人数持续上升。自1996年以来,狂犬病流行逐年快速反弹,第五次狂犬病流行高峰正在我国形成。”
报告还披露,在山东省,“2004年狂犬病发病64例,2005年发病58例,今年截至7月底发病46例,比上年同期增加109.9%,而且疫情呈扩大之势。前期集中在临沂市,后向枣庄、济宁、菏泽、济南等地扩展”。
在这份报告中我们注意到两个细节,一是山东的情况远非全国最严重的,“从全国整体形势看,狂犬病流行以长江为界,呈南高北低态势”,二是狂犬病的发作并非始自今天,早在“非典”发作的2003年,全国报告该病发病县区数已达190个,“其中首次报告狂犬病的县就达30个”。
在采访中记者还得知,在2004年山东64例狂犬病患者中,发生在临沂的有43例,病人全部死亡。但迄今为止鲜有媒体对临沂的情况进行报道。
在山东首府济南,尽管政府已于8月6日下发通知,要求有关疾控中心对狂犬病疫苗接种实行全天候服务。同时,当地媒体也披露济南一男子被狗咬伤致死,一些小区也张贴了疫情警示,但济南官方在有关文件中总是小心翼翼地使用“周边地区出现疫情”等字眼。
狂犬病防控的7大危机
在一个爱狗和养狗人越来越多的转型期社会,狂犬病的流行考验的实际上是政府的执政能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采访中,有关专家列举了目前狂犬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
养犬数量增加但对狗的关爱不够,在一些城市,环卫工人每天收集的狗便据说达20万吨。狗随便被遗弃的情况时有发生,不愿意给宠物看病也屡见不鲜。
犬类“健康带毒率”增加:在人们看来,狂犬病通常似乎是“疯狗咬人”所致。可专家提供的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健康”犬狂犬病毒携带率已高达5%~10%,咬人可疑犬的带毒率在30%以上。
伤口处理率低:在枣庄市发生的14例患者中,多数病人被咬伤后仅对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但未注射狂犬病疫苗。
疫苗管理混乱:一些生产厂家为单纯追逐单位利益,多渠道抛售狂犬疫苗,有些经销者没有冷藏设施,致使疫苗效果得不到保障。
养犬管理条例滞后:为有效遏制狂犬病的传播流行,亟需对过去的养犬管理办法进行修订。
领导不力,重视不够:专家建议,目前应进一步加大狂犬病危害的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群众共同搞好防范工作。
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现在依然存在:当务之急是公安、畜牧、卫生、工商等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8月13日,即将结束在山东的采访之际,记者得知,“枣庄市狂犬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试行)”即将获得通过并生效运行。该预案对狂犬病首诊责任制、疫情报告、单位职责应急防控措施、犬类管理、疫苗管理等都规定了详细的措施。
在人狗关系微妙的时刻,这份预案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