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语言的把握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教学领域。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普通的教学方式在讲授方法和课程准备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针对多媒体的特点,我们在选择教学语言时,应结合多媒体特点来设计多媒体教学中的语言。
  关键字:多媒体 教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8-110-01
  
  一、语言精炼、简明
  
  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图、文、声并茂的功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力争所讲授的内容尽量用图像的形式展示给同学,而教师在教学语言方面就本着能用图像来吸引学生的地方,不必用语言去表达的原则,比如说在讲历史课时,讲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一段,在教学时,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传统教学中,老师开始讲述侵略者如何烧杀抢夺,导致圆明园一无所有,还被大火烧了个精光等等一些自认为感人肺腑的话,但同学们觉得可信度并不高,甚至有的人只当听了个故事而已。如果用多媒体的形式把被侵略者糟蹋的图片一一展示出来,这时教师不必慷慨陈词,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介绍,便可以和同学们共同沉浸在过去的回忆中,如果还像普通教学那样讲述,也就失去了意义,应该让同学们看到图片后自己去感受,形成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其他学科的多媒体教学中也如此,讲授过程能用媒体展现的,就不要有过多的讲述,只要简单说明主题即可。
  其次,根据多媒体传输速度快、信息量大的特点,我们表述太多、停顿时间太长会影响整个媒体播放效果,太少有时又表达不清,所以在准备教学语言时,根据具体需要来尽量精化语言较多使用多媒体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使同学掌握更多的知识。
  
  二、语言的学科性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动态的美,使用教学语言就要进一步来探究不同学科对语言的要求规范不同,有些学科必须使用该学科的专业术语,注意学科知识特点。有些学科使用通俗语言与学科术语均可,那么在多媒体环境下要使用何种语言来配合这个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专业术语要求不高时为了使讲解生动有趣和配合我们的多媒体画面,就需要采用比较通俗的语言,这种语言比较优美,但又不失科学性,让学生享受到知识美、语言美。但是专业术语要求高的多媒体教学,其语言的要求要符合课件本身的要求,达到两者的协调一致。
  
  三、语言的适应性
  
  多媒体环境下的语言要适应与之相对应的环境,不同的学科配置一定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为适应这种环境就要配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语言,切忌多媒体环境内展示的是同学们很容易进入情境的,教师却滔滔不绝的讲一些如何进入情境学习之类的话,让人听了有俗不可耐之感,教师应融入这个环境,并且用恰当的语言来引导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适当调节课堂气氛把适应本学科和此环境的语言,有节制的表达出来,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情境要有不同的语言设计,不要千篇一律。
  
  四、语言的“不需要”性
  
  使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进入情境,有时不需要语言,以往教师需要讲很多学生才能进入状态的情境,现在只需要通过媒体直观的播放,使学生立即又融入其中之感或对图像中的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自然而然的就注意听讲了。比如说在物理课中讲授缓冲运动时,教师直接把火箭发射和火管喷水的图片放给学生看,这时不必要在刚开始时用说“这是我们这节课要讲的缓冲运动”,让学生自己去看去体会,之后,再提出问题,再来讲授,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变为主动想知道老师要讲的知识,这样效果自然会更好。
  
  五、语言的过渡
  
  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过渡语言也有所不同,多媒体的突出优点就是图像、声音并茂,如果教师讲课使用过多的语言来引导多媒体课程得过渡,只会费力不讨好。语言过渡的效果远不如动态的画面过渡的效果更为直观、方便、快捷,还更容易被人接受。在授课时,不必要像普通教学那样详细的总结,举出实例引出新内容,使学生进入情境。在多媒体教学中,要精炼过渡语言,把握语言与媒体播放的节奏,过渡语言要抓住主旨,少而精的使用媒体引出新的课题是学生进入情境。
  
  六、语言与操作的协调性
  
  多媒体教学语言与传统教学语言有很多不同之处,在协调性方面也有所不同,传统的教学语言都是讲授为主配以板书,而多媒体主要以画面和声音为主,教师根据画面和声音的需要做一解释说明,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播放内容的需要配以必要的说明,达到操作与讲授同步,更好的完成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已有几年的历史,教学中的诸多问题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改进,以求不断完善逐步来建立起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为以后的教学发展提供更为便捷的参考,教学语言的改变更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Since Carlson (1977), bare noun phrases (which willbe referred to as BNPs afterwards) have been a focus of linguistics in English. Gradually, the studies of bar
摘 要: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在乡镇中学化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对枯燥、单调的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其越来越显示出传统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更凸现科学性,恩 让学生对科学知识不再感到枯涩难懂,遥不可及。  关键词:乡镇中学 化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The theory of indirect speech acts proposed by John Searle is a problematic issue in speech act theory. The theory is sub-ject to various criticisms. This essay
摘 要:教育教学过程是传播教育信息的过程。我国的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提出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教学以课堂形式活泼、信息量大、内容直观、手段新颖、节省板书时间等优势,确定了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传统教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现代学校管理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个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洪湖市第一小学领导班子以科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方向,传承百年办学优良传统,本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微型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因而必须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材应进行及时修订,以便保持该课程高质量的教学水平.阐述了修订教材的基本设想、修订教材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点,
学,其本质是学生自觉地以文本为师,以生活为师,自己教自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越来越多自己感兴趣的或未知的“是什么”和“为什么”,然后尝试着去感知、思考、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