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化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kf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电力系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本所在,变电站自动化的发展情况说明了经济发展的状况。我国对电力系统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并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西部大开发和东部经济建设服务的"西电东送", 三峡工程建设的初步完成。在变电站自动化领域中,由于智能化开关、一次运行设备在线状态检测,光电式电流,电压互感器、变电站运行等操作的不断使用和日趋成熟,并且计算机高速网络在实时系统中不断地开发和应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流。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化开关;光电式电流
  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中,数字化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数字化技术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首先,数字化是数字计算机的基础,并且数字化是软件技术的基础,是智能技术的基础;其次,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它为信息社会提供了基础。数字化变电站就是使变电站的所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输出过程由过去的模拟信息全部转换为数字信息,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通信网络和系统。它的基本特征体现在设备智能化,通信网络化模型和通信协议统一化,运行管理自动化等方面。我国首座数字化变电站-翠峰变电站位于1998年3月3日建成投产, 并于2006年3月27日改造为全数字化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经过7个月的投产运行.各种数据采集、传输准确无误.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数字化变电站的技术特点和应用
  1.1一次设备的智能化
  一次設备中被检测的信号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驱动回路都采用微处理器和光电技术的设计,这使常规机电式继电器及控制回路的结构简化了,传统的导线连接被数字程控器及数字公共信号网络所取代。可编程控制器代替了变电站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和其逻辑回路,常规的强电模拟信号和控制电缆被光电数字和光纤代替。
  1.2二次设备的网络化
  变电站中常规的二次设备:故障录波装置、继电保护装置、电压无功控制、量控制装置、远动装置、同期操作装置、在线状态检测装置等,都是基于标准化、模块化的微处理机技术而设计制造,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网络,二次设备通过网络真正地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共享。
  1.3自动运行的管理系统
  变电站运行管理系统的自动化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并且能够及时地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
  要想在变电站内一次电气设备与二次电子装置均实现数字化通信,并具有全站统一的数据建模及数据通信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装置之间的互操作性。在一、二次设备之间同样实现全数字化通信,如果变电站内智能装置的数量急剧增加,全站智能装置必须采用统一的数据建模及数据通信平台,才能实现互操作性。
  2.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在物理上可分为智能化的一次设备和网络化的二次备。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三个层次:"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各层次内部和层次之间采用高速网络通信。
  过程层的典型设备有远方I/O、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主要完成开关量和模拟量的采集以及控制命令的发送等与一次设备相关的功能。间隔层设备的主要功能包括汇总本间隔过程层实时数据信息,实施对一次设备保护控制功能,实施本间隔操作闭锁功能。实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站控层的主要功能包括通过两级高速网络汇总全站的实时数据信息,不断刷新实时数据库,按时登录历史数据库、按既定协约将有关数据信息送往调度或控制中心、接收调度或控制中心有关控制命令并转间隔层、过程层执行。
  过程层与间隔层之间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串行通信方式在标准中称为过程总线通信,间隔层与变电站层之间串行通信方式称为站级总线通信。
  3.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过程层方面,例如智能化开关设备 ,光电互感器、状态检测等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目前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研究开发过程中专业协作需要加强, 比如智能化电器的研究至少存在机、电、光三个专业协同攻关。其次,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进。并且试验设备、测试方法、检验标准,特别是电磁干扰与兼容控制与试验还是薄弱环节。
  4.数字化变电站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将会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考虑与目前常规变电站技术的兼容性。
  4.1过程层常规设备接入方案
  过程层常规设备主要指互感器和断路器设备,具体应用就是采取非常规互感器技术和智能断路器技术,或智能断路器控制器技术,常规设备的接入方式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常规互感器和常规断路器;常规互感器和智能断路器;非常规互感器和常规断路器。
  4.2过程总线方案
  在第二阶段中前面控制和测量数据的分离通信系统将合并到一起,控制和测量数据的合并减少了间隔接线的复杂性,但间隔层IED设备需要两个以太网口分别与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连接。由于传送了来自合并单元的数字化电气量测系统的瞬时值,此种通信方式比第一阶段中的通信方式更快。出于这个原因将使用100 Mbit/s以太网,通过过程总线保护装置的跳闸命令被发送到断路器。
  4.3过程总线和站总线合并方案
  由于第一 ,第二阶段中过程总线和变电站总线都使用了基于MMS应用层通信堆栈的以太网,和以太网的不断发展,使得变电总线联接构成一个通信网。并且不会影响变电站内部站的通信。
  5.结束语
  文章论述了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征、结构及其发展。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实现全部数字化变电站自动化的功能,还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攻关解决,基于智能断路器技术的成熟度实现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从交流量的采集到断路器操作的全数字化应用;通过变电站总线与过程层总线的集成,实现数字化变电站集成型自动化的应用。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常规变电站技术的兼容,这意味着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的发展可以建立在现有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应用上的平稳发展和逐步突破,使新技术的应用能有机地结合电网的发展,未来在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成熟的基础上将标志着新代数字化电网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周长久.国内领先的数字变电站技术[J].云南电业,2006,11:7.
  [2]朱大新.数字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J].电工技术杂志,2001,4(2):20-22.
  [3]高翔,张沛超.数字化变电站的主要特征和关键技术[J].电网技术,2006,30(23):67.
  [4]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展望[J].华东电力,2006,34(8):46.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重点从防雷的基本机理以及传统建筑防雷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探讨了现代智能建筑中应采取的相应防雷措施。  【关键词】雷电;防雷;建筑防雷;智能建筑  1.建筑防雷  1.1外部防雷装置与内部防雷装置  国际电工委员会编制的标准(IEC1024-1)将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分为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接闪器是指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它位于建筑
【摘 要】对于数控车床的主轴电机,使用了无速度传感器的变频调速器的矢量控制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大幅度降低维护费用,甚至是免维护的;可实现高效率的切割和较高的加工精度;实现低速和高速情况下强劲的力矩输出。本文介绍了采用数控车床的主轴驱动中变频控制的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并简述了无速度传感器的矢量变频器的基本应用。  【关键词】矢量控制;变频器;数控车床  数控车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集机床、计
【摘 要】软起动器是具有先进科技水平、工作运行安全可靠的电机控制装置。它既能保证电动机在负载要求的启动特性下平滑启动,又能降低对电网的冲击,同时还能实现直接计算机通讯控制,为自动化智能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了软起动器的工作原理,阐述软起动器的起动方式及其应用。  【关键词】软起动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  0.概述  电动机传统起动有自耦降压、Y/△降压、延边△降压
【摘 要】如何计算主轴箱的温升。  【关键词】热变形的影响;主轴箱  主轴箱作为卧式车床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工作时,由于传动件的机械摩擦,润滑油飞溅,搅拌作用等而发热,使主轴箱温度升高,产生热变形。热变形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改变各相关部件的相对位置。  如主轴箱发热后使主轴轴线升高,而尾座则由于内部无传动件而温升很小,这就使主轴与尾座套筒轴线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
【摘 要】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远动技术的发展,为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及其支撑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本文总结了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过程及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情况,提出了以JAVA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广义平台的概念,介绍了新一代的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展望。  【关键词】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应用;发展;JAVA技术  1.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的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专用计算机和
【摘 要】相介绍三交流电动机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绕组;绝缘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工农业生产中最常见的电气设备,其作用是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其中用得最多的是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其结构简单,起步方便,体积较小,工作可靠,坚固耐用,便于维护和检修。为了保证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电气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运行的基本知识,了解对异步电动机的安全评估,做到
【摘 要】高压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控制电器之一,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安全与稳定运行。基于断路器重要作用,介绍了高压断路器的常见故障并对各种故障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检修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高压断路器;故障原因  由于受设计、生产、运行工况、检修与维护、电动力及大电流冲击等因素的影响,断路器在系统中发生故障的几率较大。下面详细介绍高压断路器的故障及
【摘 要】吸收传质过程中,吸收剂用量越大,吸收效果越好,精度越高。但是如果吸收剂用量过大,就会造成解析过程中负担过重。所以本案优化的目标为:用最小的吸收剂用量达到指定的吸收精度。首先要初步估算一个吸收剂用量,再确定平衡级数。这样就可以用RateFrac模块确定填料高度;然后做一次灵敏度分析,确定一个合适的吸收剂用量以及所对应的填料高度;然后将其回带到原计算过程中,再做一次灵敏度分析,确定出第一次灵
【摘 要】该文通过对目前国内远程抄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直接利用低压电力线构成与低压电网系统结构相对应的用户电能表终端+配变集中器组网的远程抄表系统。  【关键词】远程抄表;居民小区;低压扩频载波  1.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现状及其特点  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属楼单元有14~18块低压电能表,单元子区数据采集器负责采集其下属的电能表电量数据,配变集中器则负责收集配电变压器下面的所有单元子区采集器的数据。
【摘 要】配电网自动化是运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及新的高性能的配电设备等技术手段,对配电网进行离线与在线的智能化监控管理,使配电网始终处于安全、可靠、优质、经济、高效的最优运行状态。配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扩大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之一。通过对配网自动化技术现状的分析,找出目前电网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