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术前核磁共振(MRI)检查神经血管束(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分布的差异情况,在保留神经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NS-LR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临床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58~74岁,平均68岁。术前血清PSA 0.94~12.28 ng/ml,平均7.01 ng/ml。术前Gleason评分6~8分,平均6分。临床分期:T1~T2期37例,T3期5例。术前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IEF-5)平均为21分,其中勃起功能正常(IIEF-5>22分)23例。42例术前均行MRI检查,根据NVB在前列腺包膜周围的分布差异情况分为3组:A组17例,完全未见NVB;B组8例,可见NVB但不明显;C组17例,可见明显NVB。3组的年龄、术前血清PSA、Gleason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术前IIEF-5分别为(19.5±0.5)分、(22.8±0.7)分、(21.5±0.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例均全麻下行NS-LRP。比较3组手术前后IIEF-5的差异。
结果本研究4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42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4.1个月。A、B、C组术后IIEF-5分别为(8.0±0.5)分、(14.1±0.7)分和(15.5±0.6)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IIEF-5下降幅度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MRI检查NVB明显可见的患者相比,MRI检查未见NVB患者的前列腺包膜周围与勃起功能相关的神经可能走行于前列腺包膜两侧,并弥散分布于前列腺前方腹侧面。为最大限度保留NVB及术后勃起功能,NS-LRP术中在前列腺包膜两侧和腹侧面应更精细地解剖和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