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白色证书制度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白色证书是一种有利于能效提升的市场交易制度,本文从概念和经济学原理角度对白色证书制度进行了介绍,并重点研究了白色证书制度的运营机制,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节能工作在制度创新上的启示。
  关键词:白色证书 欧盟 节能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8—0001—03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伴随着能源和资源的巨大消耗,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跟大的差距,中国1亿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12.03万吨标准煤,大约是日本1亿美元GDP所消耗能源的7.20倍、德国的5.62倍、美国的3.52倍、印度的l_18倍、世界平均水平的3.28倍。节能是我国当前最为艰巨的任务,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2008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为实现规划中提到的能耗目标,除了技术创新和引进外,制度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白色证书是在欧洲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能效提高制度设计,深入研究白色证书制度的发展现状,必将对我国节能工作带来极大的启示。
  
  1 白色证书的概念
  
  白色证书旨在通过限定能源供应商在一定时期内的目标能效提高量,来提升全社会的能源使用效率。它既是一种能效政策,又是一种交易体系。一方面,白色证书可以度量能源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获得官标能效提高量的情况:另一方面,它实现了完全市场化运作,能源供应商可以在一定市场规则条件下,通过双边交易或交易市场进行证书的买卖。
  白色证书机制实质上是一个基于市场的政策组合,由为特定的责任主体设定的节能配额加上节能量的交易系统组成。前者也可以被称为节能配额制,节能配额是指为节约能源设定特定的节能目标,以鼓励更有效的生产、运输和使用电力和天然气的制度,这样的目标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机制达到。该制度通常包括用于实现目标节能措施的名单,并对不履约的行为规定处罚或罚金。后者即节能量的交易系统也被称为白色证书系统。这里,白色证书是由主管部门或授权机构颁发的,保证一定数额的节能量已经完成的证明。每个证书都是唯一的、可以追踪的商品,本身带有产权,意味着一定数量的额外节能量,并且保证与这些节能量相关的利益没有在其他的地方被占用。证书在本质上表征着节约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利益,如同可再生能源证书代表了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所带来的环境和社会收益。
  白色证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能源供应商,包括电力企业,主要是发电商和配电商等。目前,已经实施白色证书体系的国家有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由于这一政策措施深刻影响了欧洲能效市场对能源供应商的角色定位。欧盟已经开始考虑将上述三个国家的经验,运用到整个欧洲的能效提高计划中。
  
  2 白色证书制度的经济学原理
  
  因承担节能任务的各责任主体生产技术条件的差异,各方在提高能效方面所做的努力有着不同的边际成本,因此在交易费用低于交易所能带来的净收益的情况下,通过交易,使参与交易各方的边际成本相等,从而可以使完成节能目标所需的总成本最低。
  假设不考虑交易费用,两个责任主体所承担的节能义务根据能源消耗总量按比例分配,在双方能耗总量相同的情况下,所分配的节能目标都是固定的单位。在没有白色证书交易时,由于两主体具有不同节能边际成本,导致完成相同目标所花费的边际成本有很大的差别,此时甲完成目标所需总成本为A,而乙所需总成本为B,整个社会总成本为A+B。在有白色证书交易之后,建立新的均衡点,两主体都在统一价格P下完成目标。其中,假设甲多完成部分目标,但将该超额目标出售给乙。此时,虽然甲的直接节能总成本上升将大于A,但由于在将超额完成的目标按价格P出售给乙之后,还能获得剩余收益大于因多完成目标而付出的成本,因此对于甲方来说,总的节能成本反而可以降低;对于乙方来说通过市场交易购买甲方多完成的节能目标而付出的费用为D,而边际成本的差异,自己园少生产同等节能目标而节省的费用为E,同时E大于D。
  通过交易系统把边际成本不同的责任主体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所有参与者共赢的结果,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化。更为可贵的是,白色证书交易的效果还不仅仅是静态的。由于在该交易制度下,凡是边际成本较低的责任主体单位都能够通过节能指标的交易获取收益,因而能够大大激发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以及帮助实现节能指标的动态优化配置,从而能够在整个社会上创造出一种可持续的节能动力,推动节能事业以最低的成本不断发展。
  
  3 欧盟白色证书制度的运作机制
  
  3.1 明确政策目的,确定节能目标。在白色证书制度的运作过程中,政策目的及节能目标的选择与确立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不同的政策目的会对交易制度的建立及其实施的细节产生许多重要影响。节能义务和交易机制可以实现很多政策目的,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减少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等等。选择什么样的节能目标,取决于给定的不同政策目的的相对优先性及其组合。如果政策目的是侧重于改善能源供应安全,则目标很有可能定义为一次能源节约量,如果政策目的是侧重于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则目标可以设定为二次能源节约量;同时,当目标侧重于实现的确定性,可以设置累计的周期性目标;当目标侧重于鼓励回收期长项目,则可以设置全寿命周期折算的单期目标。
  3.2 界定制度参与的责任主体。从理论上说,选择节能责任主体的定义具有一般性,即不必局限于能源供应链上的特定位置(如生产、传输、分配、零售、消费)。但鉴于能源供应链上游的能效项目与减排项目趋同,已包含在欧盟排放贸易计划之中,因此为避免双重计算,欧盟白色证书制度仅聚焦于终端能效项目。通过研究不同环节行为主体的责任特征,电力的零售商可以在竞争市场上运作,并且可以直接与能源消费者联系,有利于推动提高能效计划的实施,但这也取决于零售市场所处的自由化阶段:大的消费者可以直接承担责任,小的消费者,特别是家庭,可能没有能力去履行责任,且监管工作异常繁重,由能源零售商代表其承担责任更加现实。
  3.3 制定节白色证书交易的市场规则。在政策目的和责任主体确定之后,白色证书制度运作的有效性就主要取决于其市场交易过程中的各种规则。
  3.3.1 项目的评估和审批规则。项目的评估和审批规则包括很多的细节,如所实施项目的类型、技术类型、投资边界、规模门槛、项目的实施地点和服务人群、能源载体的类型、取得证书的资格等等。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我国三种专利授权量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出三种专利授权量的产出弹性,以此衍生出三种专利分别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期对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专利战略部署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专利 授权量 定量分析 经济增长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Amount of China’s Three K
摘要:城市治理机制是保障城市公平和城市运行效率的最重要的机制。在城市拓展和功能优化的过程中,不可混淆城市治理、城市管理和城市经营等概念,它们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城市的变迁过程中,随着城市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城市治理机制得以不断优化。本文通过对美国城市治理机制演变的分析,探讨美国城市变迁不同时期的城市治理呈现出来的主要问题,并发掘其中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治理 自由放任政策 分区制 相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