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现实问题分析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h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新媒体发展特点,分析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以及新媒体背景下艺术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和艺术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五个方面的现实困惑,以期对艺术实践教学的健康开展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
  【关键词】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活动;现实问题
  【基金项目】我校广播电视艺术学被列为“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广播电视艺术学重点支撑专业,本文属于其相关研究。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担负着培养传媒人才的重任,是使广播电视事业不断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现行的专业教育模式诞生于传统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既要保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经典经验和方法,同时,如何适应新媒体语境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学策略,成为当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中亟待思考的难点问题。
  特别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实践教学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在重学轻术的文科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高校的实践教学仍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法,将实训时空局限于课堂上、教室内,将实践环节定位于课堂实践教学方面,忽略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提升,忽视了课堂以外艺术实践教学的开展与延伸。诚然,课堂实践教学固然重要,但脱离真实媒体环境的仿真演播场景的模拟,无法满足真实岗位的实际需求,因此,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艺术实践教学研究迫在眉睫。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概说
  (一)新媒体背景下艺术实践教学研究背景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事业正面临着新一轮的机遇和挑战。媒介融合下的广播电视事业对传媒人才的素质与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新媒体语境特点,在实践教学中应渗透一些调整和改革,最大幅度的完成“播、说、诵、演”的能力训练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专业技能。
  艺术实践教学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课堂实践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际功能。艺术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以演带练、以赛促学”,使学生能够尽快提升专业素养,尽快适应媒体融合背景下工作岗位的综合性实践需求。实践证明,艺术实践活动已成为检验播音专业实践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切合媒体融合背景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于实践教学改革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意义。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概说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是指围绕专业领域在课堂之外进行的、以提升学生“播、说、诵、演”的专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所有艺术实践教学过程。艺术实践教学主要依赖于课堂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指以竞赛或展演的方式进行,在过程中考查学生解决实际运用能力的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各级各类的比赛(比如朗诵比赛、演讲比赛、配音比赛、主持人比赛等)、展演活动(比如各种社会性的演出、礼仪性活动主持、讲演、表演等)等。
  二、新媒体背景下艺术实践教学现实问题分析
  现如今,大多数高校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经认识到艺术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艺术实践教学属于课堂以外实践教学的延伸拓展部分,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是侧重于课堂实践环节方面,对于艺术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投入与重视,缺乏具体的拓展方法与培养途径。在艺术实践教学的探索过程中,遇到诸多现实问题的困惑。
  (一)偏重课堂实践教学的开展
  课堂实践教学,即在课堂这一特定空间中开展实践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实践课程主要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实训内容的小课课程、技能实践性质的专业课程。
  课堂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比重,客观上改变了“重学轻术”的传统教育观念,弥补了大多数课堂理论教学脱离实际运用的弊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课程,主要在课堂这一特定空间中讲授与实践运用相关的原理、技巧、方法等,通过模拟现实场景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比如四门主干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以及相对应的四门专业实训小课,还有文艺作品演播、即兴口语表达、表演基础、电视摄像与编辑、综艺娱乐主持、文化礼仪主持等课程。
  尽管课堂实践教学对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课堂实践教学无法与真正的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矛盾也日益突出。课堂实践教学在课堂中总是模拟现场,课上课下不能形成良好互动,亦无法将学生带到真实的现实场景中。探索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应只满足于课堂实践教学环节的完成,更应注重把专业技巧运用到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中。艺术实践教学具有课堂实践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增强艺术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要建立课上课下结合、校内校外结合立体交叉的实践技能训练体系,注重艺术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改革中的特色推动与拓展,实现实践课程与专业实践的高度契合。
  (二)与课堂实践教学沟通、反馈较少
  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中,课堂内的实践教学与课堂外的艺术实践教学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课堂实践教学是必要的基础保障,艺术实践教学是重要的实战延伸。
  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有着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突破了以课堂、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育模式,有着鲜明的特色:首先,组织模式多样,有的是学校自行组织的各级各类的艺术实践活动,有的是学校作为单位外出参与的艺术实践活动,有的是学生自行参加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其次,活动类别多样,有的是竞赛活动,有的是舞台展演。竞赛活动中有的是朗诵比赛,有的是演讲比赛,有的是配音比赛,有的是主持人比赛……舞台展演中有的是朗诵展演,有的是话剧展演,有的是主持展演,有的是播报展演……   事实上,艺术实践教学与相关专业实践课程渗透较少,艺术实践教学与课堂实践课程的教学几乎分道而行。
  1、艺术实践教学缺乏阶段性追踪与反馈
  由于对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本身缺乏必要的申报备案机制与跟踪监管机制,课堂实践课程老师并不能真正了解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对于过程性表现一无所知,很难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反馈作用于课堂实践课程的教学。
  2、艺术实践教学缺乏针对性总结和训练
  艺术实践教学活动带有较强的竞争机制,太看重结果,忽略对过程性表现的总结与评价,不会落实到具体的支撑课程教学中,针对出现的每一个相关问题去总结、练习与提升。
  3、艺术实践教学不能结合相关支撑课程针对性开展
  实践教学应突出阶段性训练,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训练内容,结合相关支撑课程设置艺术实践活动内容,进行阶段性评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战水平,带动实践的参与热情。但事实上,支撑课程普遍缺少实践运用,不能与艺术实践教学活动互动沟通。
  4、课堂实践课程太倾向于书本训练体系
  课堂实践课程的教材具有比较完备的训练体系,每一章节内容都有典型的讲解材料和训练材料,尽管这些材料越来越缺失新鲜感与时代感,但依旧是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的重要支撑材料。而对于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总结和概括太少,并没有给课堂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推动与促进。
  (三)与真正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不成正比
  媒介融合背景下,需要具备综合素质的语言传播专业人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是整体性、综合性的培养,这就使得教学要从以往单一的业务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复合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以对口型专业能力培养转变为更注重适应性的职业能力提升。
  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实践课程模式,即大课理论与小课实训的结合模式,也就是说偏重于课堂实践课程的授课方式。这种授课方式太依赖于书本训练体系,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缺乏个性化培养,更加注重技术性,不能有效的将技术、学术、能力融为一体。实践教学中,忽视了艺术实践教学的开展与规范,忽略了职业定位与真实体验的训练,弱化了职业素质、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具体的拓展方法与培养途径
  目前,大多数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还是侧重于课堂实践环节方面,对于具体的拓展方法与培养途径各个高校均自成一体、各有一套。相反,对于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训练体系普遍欠缺。拓展方法与培养途径的制定是保证艺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它落实于各个方面,主要包括组织、培训、监督、评价等各个环节的制定。大多数高校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作为办学理念加以探讨,议题主要集中在师资培养、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鲜有探讨艺术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拓展方法与途径的论述。
  (五)缺乏必要的组织、监管、评价机制
  艺术实践教学活动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其规范管理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和开放性。此外,受制于内容、形式、场所、环节等诸多复杂性因素的影响,艺术实践教学活动自由灵活程度太大,更多的表现为学生的自主性行为,学校缺乏有力的机制保障。比如组织单位不明确、规章制度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到位、激励制度不完善、培训辅导不充分、统筹宣传不得力、组织分工不平衡等。
  总之,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使我们对艺术实践教学的健康开展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艺术实践教学的开展不应仅停留于表面,应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媒体传播特点,一方面,大力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善于围绕新变化、新形势积极推进艺术实践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应使实践教学向艺术实践教学环节倾斜,按照实践岗位需求开展艺术实践教学,制定具体的拓展方法与培养途径,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最后,应将艺术实践教学与就业紧密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就业向新媒体领域倾斜,比如现在的网络主持等职业已成为学生就业的新去向,善于根据社会现实、传媒需求特点以及艺术实践教学需求调整就业方向,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使其能够应对各种就业环境和就业岗位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章蔚中,张兴旺,王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8(4):62-64.
  [2]叶辉,程备久,胡文友,等.高等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5(10):40-42.
  [3]王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评价方案研究[J].大舞台,2015(10).
  (作者: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对垂体腺瘤进行三维影像重建,探讨肿瘤形态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直径大于10mm的垂体腺瘤58例,其中经鼻蝶窦入路手术52例,经翼点入路手术6例;根据患者术前MR
【摘 要】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时代,新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影响面大、开放性强等特点,打破了传媒生态原有的格局,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新媒体越来越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舆论。在这种情势下,传统媒体要强化导向意识、借力新媒体、强化观点输出、紧扣热点互动、拓宽传播平台,以创新的方式引领社会舆论,提升舆论宣传引导力。  【关键词】互联网;新媒体;舆论宣传;引导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互联网
互联网+的提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路径,立足于大学生创业模式主题,简单阐述了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大学生创业的创新路径,就大学生创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对策。
在多种媒体并行的环境下,政务微信必须加强其核心内容——政务资讯的塑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受众。国务院办公厅也提出了政务微信内容塑造的"三原则",期待谋求当下政务微
【摘要】数字出版技术以互联网平台为支撑迅速崛起,互联网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移动技术运营商都在数字出版这一领域使出浑身解数,与传统出版展开竞争。本文从数字时代的社会大背景入手,剖析当下传统出版业面临的内容生产模式、发行方式、阅读方式、经营方式以及内容为王等六大挑战,以期更好的促进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的整合与转型。  【关键词】数字时代 传统出版业挑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传播手段的不断健全,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闻摄影行业添加了新的活力,新闻摄影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且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主要对网络时代下的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进行比较,提出网络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特点及优势。  【关键词】网络时代;新闻摄影;发展  摄影可以记录一些自然风景以及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闻摄影的形式发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工作压力剧增,日常起居节律失调,越来越多人罹患慢性胃炎,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而中医中药治疗胃病颇具特色。周福生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经验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