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与声呐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看过电影《蝙蝠侠》吧,在巨大的蝙蝠标记下,专门惩恶扬善的“蝙蝠侠”傲然站立,啊,一个新的英雄传说诞生了!为什么这个侠客以“蝙蝠”为名呢?原来小小的蝙蝠是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动物啊,它也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是仿生学的一个骄傲!
  
  蝙蝠捕食的秘密
  
  蝙蝠是唯一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有900多种,蝙蝠的体型大小差异极大,最大的狐蝠翼展达15m,而基蒂氏猪鼻蝙蝠的翼展仅有15cm。
  蝙蝠引起科学家兴趣的是,它具有一种非凡的本,领,就是能在黑暗中准确地捕食,1794年,意大利的生物学家斯帕兰扎尼发现,蒙住眼睛的蝙蝠在布满纵横交错的细线的房间里来回飞行,从不会碰上细线,后来科学家利用高频脉冲检测装置,证明了蝙蝠在飞行中能发出脉冲超声波,原来蝙蝠有超声波定位的本领啊!如果把蝙蝠的耳朵蒙上。使它不能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那它只有在黑暗中瞎撞了。
  蝙蝠在飞行过程中,从喉内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当超声波被物体挡住后,会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来接收这种超声波,就能判断出障碍物或食物的大小和距离了。
  我们说蝙蝠的回声定位装置很神奇,原因很多,首先它十分灵敏,在黑暗中能分辨出用直径为0.1mm细线组成的网,并能从刚刚容下其身体的小网眼中穿过去,其次,它的分辨能力极强,能准确地分辨出食物与障碍物,并以每分钟10个以上的速度捕食昆虫,第三,蝙蝠的抗干扰能力强,蝙蝠出来觅食一般都是成群的,但即使众多的蝙蝠同时发声,它们也不会相互干扰,哪怕背景噪声比它发出的声波强百倍,它仍能分辨出从昆虫身上反射回来的声波,第四,蝙蝠能同时探测若干个目标的位置和大小,据研究它竟能在1s内捕捉识别近百组回声(声波往返一次为一组),第五。蝙蝠是主动“探测”,自己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返回波。
  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蝙蝠的全部声呐结构十分小巧、紧凑,总重量不到0.1g,有的蝙蝠为了保证能听到声波,可以用大功率发射声波,有的还能把声波聚集成波束。
  
  声呐的原理和结构
  
  科学家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了利用声波测量距离的仪器——声呐。
  声呐测距的原理很简单,我们知道,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就会反射回来,因为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已知的,约340m/s,利用测量声波发射和返回的时间,根据“距离=速度×时间”的公式,就可以测量一个未知距离的数值。
  声呐是1906年由英国的刘易斯,尼克森发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被应用到军事上,用来有效地侦测潜藏在水底的潜水艇。
  你知道吗?在水中进行观察和测量,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只有声波,光在水中的穿透能力很有限,即使在清澈的海水中,也只能看到几十米内的物体,然而,声波在水中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中爆炸一个几公斤的炸弹,在2×104km外还可以收到信号,现代声呐都使用超声波,为什么声呐要使用超声波呢?因为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换能器是声呐中的重要器件,它是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换的装置,它有两个用途:一是在水下发射声波,称为“发射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扬声器:二是在水下接收声波,称为“接收换能器”,相当于空气中的传声器(俗称“话筒”),换能器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同时用于发射和接收声波。
  
  水下监测的耳目
  
  现代声呐按工作方式可分为主动声呐和被动声呐:按装备对象可分为水面舰艇声呐、潜艇声呐、航空声呐、便携式声呐和海岸声呐等。
  主动声呐技术是指声呐主动发射声波“照射”目标,然后收测回波进行计算显示,适用于探测冰山、暗礁、沉船、海深、鱼群、水雷和关闭了发动机的隐蔽潜艇等。
  被动声呐技术是指声呐被动接收舰船等水中目标产生的噪声和水声设备发射的信号,以测定目标的方位,它由简单的水听器演变而来,它探索收听目标发出的噪声,判断出目标的位置和某些特性,特别适用于不能发声暴露自己而又要探测敌舰活动的潜艇。
  目前,声呐是各国进行水下监视使用的主要技术,用于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进行水下通信和导航,保障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直升机的战术机动和水中武器的使用,此外,声呐技术还广泛用于鱼雷制导、水雷引信,以及鱼群探测、海洋石油勘探、船舶导航、水下作业、水文测量和海底地质地貌的勘测等。
  茫茫大海充满了秘密,利用声呐可以发现不少秘密:比如古代沉船、飞机残骸、暗礁石等,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当时观察冰山基本是靠眼睛)就是首先被声呐发现的,我国打捞明代沉船“南海一号”也利用声呐技术,取得了很大成功。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陆续出现了数字化、计算机化、多功能的新型声呐,随着声呐的识别能力越来越精细,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人们幻想的“大海捞针”将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 程 哲
其他文献
河南省商丘市六中九年级7班的张若瑾同学问:  “由于动车的车速特别快.坐在车内的人看车外的景  物感到眩晕,为此动车窗玻璃做了特殊处理,为什  么?”这个提问使笔者忆及曾看到过某资料在介绍动  车文章时,提及它的窗玻璃和住家用的窗玻璃不同.  是采取高技术制成的,使动车在300 km/h以上速度行  驶时,车外景物移动速度看起来变慢了。从而不会使  人感到眩晕.其实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天象仪是模拟星空的天文教学和科普仪器设备,它能够在一个半球形天幕上演示观察者在地球上不同经纬度地点看到的各类天体、天体系统及其运动,  世界上最早的天象仪是中国北宋时期的发明家苏颂与韩公廉发明的,又叫“假天仪”,它的天球直径近2m,球面上相应于真实天空星体的位置处开了一个个小孔,人在里面就能看到点点光亮,仿佛夜空中的星星一般,当悬坐球内扳动枢轴,使球体转动时,就可以形象地看到星宿的出没运行,  天
2009年7月22日我国出现了日全食奇观。此次日全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间,在我国境内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最长时间超过6min。同时,这也是世界历史覆盖人口最多的一次日全食。日全食分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和复圆五个阶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潜艇也有“眼睛”和“耳朵”?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奇怪。其实这个“眼睛”和“耳朵”就是声呐。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功与功率的区别  功与功率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力做功反映了力作用在物体上所显示出的“成效”.做功多少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有关,做功要经历一个过程:功率反映力做功的快慢.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做功多的物体其功率不一定大,而功率大的物体其做功不一定多,甚至可能不做功(做功为零).功与功率的单位及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
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接触到的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那么,不同的声音有哪些不同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探究“声音的特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电熨斗熨烫衣服、用电饭煲做饭、用电热水壶烧水(如图11)……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当电流通过这些用电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实际上,许多导体通电后,都会伴随有明显的发热现象,从能的角度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为什么说根号2不是有理数?想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并不容易.我们必须证明的是,根号2永远不可能表示成一个分数,换句话说.任意两个正整数之比都不等于根号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电能、电热和电功率是电学部分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电能表示电流做功的多少,计算公式是W=UIt.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计算公式是P==UI. 电能转化为热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凡是电热问题都可以用焦耳定律(Q=I2Rt)计算.  一、额定电功率与实际电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叫做额定电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时消耗
生活中的一些电器,如扬声器、电动机、电磁起重机、电话等均应用了磁性,但它们的磁性都离不开电,电与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实验1: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在均匀撒有铁屑的硬纸板中间穿过一根直导线,通电后,轻敲纸板,发现铁屑排列成以导线为圆心的一层一层的同心圆。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