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搏方式左心室收缩同步性超声评价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zh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2D-STI)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对比分析直接希氏束起搏(direct His-bundle pacing,DHBP)与右室心尖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pacing,RVA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并探讨2D-STI和TDI在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4例植入有DHBP和RVAP起搏方式的永久起搏器患者,分别在DHBP和RVAP状态下,采用2D-STI测量左室18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rs-SD)及最大差(Trs-Dif)、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的前间隔与左室后壁收缩期径向应变达峰时间的差值(Tas-post);采用TDI测量左室12节段收缩期速度达峰时间,计算其标准差(Ts-SD)及最大差(Ts-Dif)。

结果

与RVAP相比,DHBP状态下各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HBP时2D-STI对左室收缩同步性检出率优于TDI,RVAP时2D-STI对左室收缩不同步检出率亦优于TD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DHBP时左室收缩同步性及心功能均优于RVAP;RVAP可能会引起左室收缩不同步;2D-STI和TDI均能定量评价左室收缩同步性,2D-STI较TDI检出率更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FibroTouch脂肪衰减参数对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CHB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CHB组61例及CHB合并NAFLD组54例,分析FibroTouch在肝脏炎性反应、纤维化及脂肪肝的诊断价值及相关因素的关系,对其中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其中的计数
目的观察感染HBV的PBMC经人绒毛膜癌滋养层细胞(Bewo细胞)构建的胎盘屏障迁移情况,探讨PBMC作为载体转运HBV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培养并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培养Bewo细胞和PBMC的增殖和活性。用HBV DNA含量为5×106拷贝/mL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100 μL感染PBMC后,用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CFSE)荧光染料标记感染的细胞,transwell小室建立Bewo细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创伤所致下肢深静脉漂浮血栓(free-floating thrombus,FFT)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点,探讨其与血栓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创伤所致下肢深静脉FF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将FFT部位、回声、边缘清晰度、漂浮程度以及FFT周围绕行血流与FFT再通或固定两种预后做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FFT预后的独立
目的分析结节性甲状腺肿实时超声造影误诊情况,以期提高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6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超声造影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与病理结果不符的44例患者48个结节的误诊原因并讨论结节的大小、数目及钙化情况对超声造影结果的影响。结果本组病例共874个结节性甲状腺肿病灶中42个误诊为甲状腺癌,5个误诊为甲状腺腺瘤,1个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超声造影以均匀等增强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
期刊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对比评价先天性心脏病胎儿和正常胎儿小脑容积发育的差异。方法采集孕20~36+6周龄168例正常胎儿和73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小脑三维图像,采用虚拟器官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 (VOCAL)30°旋转法勾勒计算小脑容积,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在各孕周应用秩和检验探讨容积差异出现的最初孕龄,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各亚型对胎儿小脑发育的影响。结果两组胎儿的小脑容积均随孕周增加而增长,但从孕
期刊
目的分析不同病因的肝硬化患者肝杨氏模量值是否有差异。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99例,其中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139例,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26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34例。选择同期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肝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测量并记录肝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肝组织的杨氏模量值差异。结果健康对照组的肝组织杨氏模量值最低,为(4.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