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兴趣 提高质量 夯实成果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phi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阅读教学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硬骨头”,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实践和思考,认为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做这样的尝试。
  一、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应当建立在自主、自需的基础上,教师则应给予学生不断的肯定、激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肢体语言得到满足,激发阅读兴趣。
  心理学表明:小学生都有着强烈的活动需要,如对游戏和运动的需要。这一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因此笔者在教学《蚂蚁和蝈蝈》时,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来表演,全体学生都参与到了表演中。这个过程虽短,但留下的印象却很深刻,也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的肢体语言通过表演得到了满足,大大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
  2.成就感得到满足,保持阅读兴趣。
  “成就需要就是交往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相结合的产物,小学生成就需要主要体现在学业范围。”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就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二、引导学生读中思考,提升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逐渐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读书时若停止了思考,那便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为了能训练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实践:
  1.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在和文本对话。因此,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出示一个或几个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课本上圈画批注,能很好地提升阅读的质量。例如在教学《谁的本领大》,笔者出示了以下问题:(1)风和太阳为什么要比本领?(2)第一次比赛比的是什么,谁赢了?(3)太阳和风进行了第二场比赛,他们又比的是什么?比赛结果怎样?学生带着这些指向性极强的问题饶有兴致地阅读课文,并能认真地圈画批注。学生只有带着思考走进文本,阅读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和共鸣。这时,学生思维的跃动,情感的迸发都是处于自动自发的最佳状态。
  2.让学生根据课题和课文内容自主设疑和解答。
  问题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并贯穿于学习的始终,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同时学习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辨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例如在教学《有趣的发现》时,笔者让学生根据课题和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全班交流,共同解决。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疑问:(1)这个有趣的发现是谁发现的?(2)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什么?(3)达尔文是怎么发现这个有趣的发现的?根据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教师一一罗列,指名回答,整节课的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惑、有不解,才能有思索、有创新。在思维的碰撞中,概念逐步清晰,课堂也还给了学生。
  此外,还可以在教师的适当穿插讲解中,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展开讨论。即,教师稍作引导后把问题又抛回给学生,师生在课堂生成中教学相长。
  广泛而自由的阅读,能为孩子插上一双翅膀,让他们自由地翱翔于文化和精神的天空。依笔者观察,目前二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比较缺乏足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方可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我阅读,丰富精神世界。
  1.抓住重点段落,寻找语言表达规律
  在一二年级课文中,“总分”式的段落结构比较多,即文章围绕一个中心或一个特征对事物的各个方面分别作具体的描述或者介绍,如《看菊花》《冰花》《台湾的蝴蝶谷》等。充分利用这种构段方式进行基于文本的概括能力训练,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巧借句式训练,促进阅读感悟
  在语文课堂中如何用好句式训练难倒了不少老师。老师往往会中断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穿插某个句式训练,这使语言缺乏连贯性、情感缺乏整体性。倘若句式训练应与文本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能以句式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能以阅读感悟促进句式的运用、语言的内化。在苏教版二下第五单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句式训练:我认识了 的木兰, 的沉香, 的孟郊;我最喜欢 , 因为 。学生在完成句式训练的同时对课文内容进行了概括总结,明确课文的思想感情,又能方便地借助句式规范地说出。
  三、巧妙设计课堂作业,夯实阅读成果
  静态机械的作业让学生深感学习的负担,从而讨厌学习。笔者在所教的班级中做了一些尝试,让作业形式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爱上课堂阅读的作业。例如:以读促悟,以演内化。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的逐步提高,会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逐步加深。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感受江河的美丽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对故事性较强的课文还可以让学生演一演。例如《狐假虎威》《狼和小羊》。可爱的小动物被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从学生表演时的语气、表情、动作可见他们对文本的把握很精准。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情感体会,也提高了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有一段精辟的阐述:“儿童只有通过自己的情感之门,通过共同感受、共同欢乐和自豪的情感,通过认识兴趣去吸收精神财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得到丰富。”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啪”的一声,我还没反应过来,只听妹妹惊慌失措地喊道:“哥哥,你的脚流血啦!”原来玻璃碎片把我的脚后跟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鲜红的血往外直流,滴得到处都是,顿时一阵阵钻心的疼痛向我袭来,我吓得两腿发软,声嘶力竭地大声哭喊。妈妈一把抱起我,按住我的伤口,十万火急地赶往医院。  到了医院,医生叔叔检查一番后,就开始帮我清洗伤口。看见叔叔拿出药水和工具,我瞬间变得紧张不安,紧紧抓住妈妈的手不肯松开。当消毒
“潘将军,潘将军,主公想让你应战华雄!”“潘将军,谁是潘将军?”“是您啊,无双上将潘风潘将军。”哦,我到了三国,当上了“潘将军”。既然主公安排,我就去呗。我和华雄战了一个回合,就觉得力不从心了。拨马就想脱身,一轉脸,一个黑面大汉和一个红面大汉站在一个中年人的身后,哈哈,想必他们就是刘关张了。我且躲在一边隔岸观火,看看关二爷的勇力。果然,一个声音传来:“我乃关羽,华雄,拿命来!”……关羽提着华雄人头
有了写百字的习惯和需要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对许多写作素材比较敏感,随时随地都会感到素材就在眼前。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乘公车没有座位,随着车子停停走走,就想到了“汽车迪斯科”;中午睡觉听到电扇发出“吱呦吱呦”的声音,就想到了“特殊的催眠曲”;烈日下等红绿灯感觉时间难熬,就想到了“智能红绿灯”……这样一来,一有时间就有写不完的作文了!平时在收集到素材后,要注重整理,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到写作时
来到南京中山陵,会不由自主地心生肃穆,这里是孙中山的长眠之地。  在灵堂,一位老者在瞻仰完先生的灵柩后,弯腰深深鞠了一躬,抬头时眼中泛着泪光;一对年轻的情侣流连在篆有先生手抄的《建国大纲》的大厅墙壁前,你一句我一句地轻声诵读……此情此景无法不使人动容。  6月1日,是孙中山奉安中山陵80周年的日子。光阴荏苒,他却一如既往地被人们铭记和缅怀。  在南京,一位被访者告诉记者,孙中山长眠南京,是南京之幸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传统的“自然”学科教育已转变为如今的“科学”课程,新教材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自身的探究,亲历实验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收集、整理,实践、操作来认识、学习科学知识,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的精髓在于生活教育,我们的科学更是来源于生活,那么,如何让生活教育与科学探究紧密联系起来,值得广大科学教育者深思。  一、引领学生依据生活,发现科学问题
“我的心地图”是一个巨大的心形,“朋友”“晴天”“惊喜”占据三个尖角位置,遥相呼应。想一想,在“晴天”里有“朋友”,还有“惊喜”,这何尝不是一个令人期盼的组合?当然要鼎足而立,放在心尖尖的位置!“妈妈” “爸爸”,字号是最大的,与“朋友”“晴天”“惊喜”是同级别的,让主要内容一览无余。这是第一层级:重要内容。  “一个特别的人”用虚线勾出专属区域,可能是虚拟的,可能是某个人,可能在孩子心中还不确定
法国红酒、俄罗斯乳品、南美咖啡……越来越多的“好东西”通过进博会进入中国百姓的生活,为全球企业创造打入中国市场的新商机。中欧经贸合作前景广阔  2019年11月5日,在第二届进博会主宾国法国馆,法国总统马克龙热情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品尝法国红酒和牛肉食品。习近平在法国馆同参展企业交流时表示,中国消费市场很大,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多样化需求,希望法国企业家展现长远眼光,同中国加强互利合作。  作为长
我调皮,没想到,小气球比我还皮。  這小家伙,一身绿装,像一片绿叶,还没我的巴掌大。我先把它吹大吧。我把它放在我的手掌心,憋足了气,张开小口一使劲儿,“呼——”它变成了一只绿苹果;再吹一口气,它又变成了一个大西瓜……  我轻轻松开手,它便“噗噗噗”地往外喷气,那股气呛得我眼都睁不开了。这还不算,它竟然捎带着喷了我一脸口水,那可是我的口水呀!讨厌!  我再次把它吹得大大的,举过头顶手一松,“呼——”
对此案的深挖彻查,必将成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个醒目路标,  直指前方的河清海晏、天朗气清  “操场埋尸”,骇人听闻,令人发指。  6月19日,湖南省怀化市新晃一中操场挖出一具尸骸。6月23日,经DNA检验鉴定,警方确定尸骸正是疑似失踪了16年的新晃一中教职工邓世平。据此前邓世平家人公开举报信介绍,邓世平生前主要负责学校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并因学校跑道工程方偷工减料、预算超标、虚报工程款问题与
放假啦,  城里的娃回乡下。扔掉书包,  撒开脚丫,  追鸡、赶鸭,  捉蝴蝶、逮蚂蚱。  哎呀呀,  满身脏泥巴,  指导教师:蒋新宇